
对专业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经济学解释_金祥荣.pdf
6页对专业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经济学解释金祥荣 柯荣住( 杭州大学金融与经贸学院)根据科斯交易费用的经典理论 ,通过企业组织对市场组织的替代, 使原料阶段到顾客( 消费者) 阶段的流通渠道伸向企业内部,形成内部组织化, 由此可以减少交易上的种种浪费和不 确定性,以降低交易费用 科斯理论的经典意义在于包含内部组织化在内的企业组织,比起互不协调的 、 相互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之间的市场交易, 具有更明显的效益因此 ,从科斯的立场看,产品销售并不是关于市场中的独立主体之间的交换过程问题 而 是把其交换过程内部组织化, 并转换为一个更有效的内部交易过程的企业一般活动体系的问题这里销售管理的制度前提是企业组织的存在 目的是通过形成外延组织, 节省交易费用 这种外延组织既包括选择形成流通渠道这种企业狭义的外延组织, 也包括到消费阶段为止的广义的外延组织 ,即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 开发各种新产品,对固定客户提供服务等但是 ,专业 市场( 典型是第一代专业市场或农村专业市场) 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却是把上述交换过程或两类( 两层) 外延组织外部化 ,而不是内部化; 不是通过内部化过程来实现企业对市场的替代 ,而是通过外部化过程来实现“前店后厂”式的市场对企业的“倒替代” , 形成一个可供共同享用的 销售网络 。
因此进入专业市场的企业大多不通过或不靠自己的商标 、 品牌 、 厂牌来扩大企业知名度来拓展市场 ; 而是依靠专业市场的知名度 ,通过专业市场搜索、 集中和反馈各种信息 ,这不仅能增加交易量 ,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单位交易量的市场交易费用 那么, 究竟是什么决定企业采取这种降低交易费用途径的呢 ? 我们将先建立一个市场交 易方式演变的抽象模型, 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现实中市场交易方式和组织选择的决定因素一、交易方式或交易组织演变的一般理论只有当一种交易方式和市场组织能给交易各方带来交易费用的节约时, 它才有可能被创 新在这里,我们要先舍象掉产品的技术特征 ,只对买卖双方的构成和交易方式的演变进行抽象分析假定存在 n 个卖方和 m 个买方 ,它们进行一种 n 对 m 的交易我们假定发生交易所要搜 索的关系次数就是交易成本高低的指标, 那么 n 对 m 的交易中, 互相搜索信息所要发生的关系次数为 k( n ,m) =n·m ,这便是 n对 m 人的交易在没有市场组织下的交易费用的度量这种交易的成本极高 ,属于一种最原始的交易方式 如果各交易方为了节约交易费用发展了一个有形的古典式市场, 例如一个集市, 那么交易费用便可大大降低 ,n 个卖方和 m 个买方不必直 接地搜索对方的信息 。
通过市场, 买卖双方可以集中地获取对方的信息,只需搜索市场上的信息便可,这里发生的关系次数便降为 k( n,m) =m +n从 n 对 m 个人的直接交易发展到以市场为中介的交易 ,是一场伟大的变革过程 , 这无疑741997 年第 4 期大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集市这种市场组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但是这种交易组织的交易费用并非是最低的, 这就发展成一种通过订货或长期契约来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供货关 系的交易( 假定 n > m) n 个卖方中有 m 个卖方和 m 个买方订立了长期的供货关系 ,它们无需通过市场搜索其他主顾的信息 剩下 n-m 个卖方,如果剩余的 n -m 个人只对 m 个买方中的唯一一个发生交易,则有 k( n,m) = n ,如果是和 m 个买方中任何一个都发生交易,则 k( n, m)= m( n -m +1) 这第三种交易方式关系数目介于 n 和 m( n- m + 1) 之间第三种交易方式还可以有所发展,而形成第四种情形 这里出现了一个规模较小的调剂产品余缺的市场 ,因为已经有 m 个卖方和它的大宗买方订立合约, 剩下的 n-m 个卖方, 可以通过一个小规模的市场和 m 个买主发生交易 。
在这种情况下 ,关系数目 k( n, m) = n +m 这与第二种的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相同, 但和第二种相比其市场规模已大大缩小 如果我们选择一个度量市场交易相对于 n 对 m 的直接交易的相对效率的量度 F( n, m) =n·m n+m,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当 n = 1 或 m =1,即存在买方或卖方独家垄断的情况下, F( n, m) 1, 这表示这时的古典市场组织或交易方式是有效率的, 而且交易者越多市场带来的交易费用的节约也越明显(э F э n> 0,э F э m>0) ,但相对效率的增加却是递减的(э2Fэ n20)线性表示 ,即Gs= λ × Gd但是对于个别生产者( 卖方) 和消费者( 买方) , n 和 m 及 Qdi和 Qsi不一定完全相等 ,这就 可以组合成多种不同的情况 ,每一种情况对应的交易方式会有所不同 ,下面我们对此逐一分析1. nQdi这类产品供给的多样性程度比需求的多样性程 度小 ,对于一个厂家来说 ,它无法也不可能生产各种各样、 品种齐全的产品 ,但是它却可以大批量生产某一类商品( 例如某一款式的西服, 某一种式样的纽扣) ; 而同时 , 对于一个买方( 消费者、 中间商) 来说它的需求往往是多样的 ,它所想知道的产品的种类往往要超过一个厂商所能供给的产品种类 ,一个厂家在产品种类上的供给满足不了买方的需求( n Qni) 。
在这种情况下 ,卖方必须同时搜索多个买方的信息以便发生交易时使它的产 品数量余额为零 ,买方也必须同时搜索多个卖方的信息以便满足它的多样性的需求服装类商品便是典型的例子 在这里 ,一般说由大商场来代替专业市场也是不合算的 ,大商场不可能搜索到象专业市场所能达到的这么多种类产品的信息②, 它一般更大程度上只能充当类似于一个服装店( 批发商) 这样的功能而且更进一步说, 如果 n 比 m 大出越多 ,Qdi比 Qsi大出越 多,这时专业市场的作用越明显这在浙江经济事实中很易得到证明 ,大量由家庭工厂分散生产的经济模式, 要由大商场去搜索产品信息承担交易的成本是极为高昂的这正是诸如义乌小商品市场、 桥头纽扣市场特别发达的重要原因2. n>m ,Gd中至少存在一个 i 使 Qsi Qdi,n > m( i =1,2 , ……m) ; i 有 QsiQdi、 n =m 在这几种情况下, 建立长期的合约关系都是可能而且有效的 对于这几类产品,在初期虽然可以通过有形市场如集贸市场等形式来进行交易以达到交易费用的节约 ,但却不是最优的,其必然为具有更低的交易费用的交易方式所代替 综合起来, 前面各种不同类型产品的适宜的交易方式可由下表( 表 1) 给出:从表 1 中可以看到, 除右上角那种情况外 ,其它的所有情况都不宜采用如专业市场或旅行社这种市场交易外延组织外部化交易方式 ,而通过建立第四种市场如商店、百货公司进行交 易,更大程度上符合科斯意义上的组织内部化的交易。
这是我们对什么样的产品适宜于建立诸如专业市场这样的外部化组织的销售形式的详尽说明这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到证明 当然 ,这里也应考虑浙江省经济中的小批量、小规模的分散式经营对形成右上角这种市场交易制度的重要作用 它主要是影响了即使不必采用组织外部化进行销售的产品也加入采用组织 外部化销售的行列, 这使实际进入专业市场的产品类型的外延比由一般意义上所确定的产品类型的外延要大 这也是专业市场大量产生于以小规模企业为主的浙江省的原因 由此 ,也可以作这样的判断, 专业市场是使浙江省的“轻、 小 、 集 、 加”经济发展模式能向全国市场伸展的 重要制度前提, 也是这一模式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效率来源三、我国专业市场形成的因素分析在我国特殊的体制背景下 ,主要与在城市的国合商业交易制度形成对比,专业市场还有另 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因素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专业市场是面对国合销售渠道的“体制壁垒”而诱发的制度创新 我国拥有一系列规77①②这可以在温州苍南宜山的晴纶和棉纱专业市场的发展历程中找到证实, 那里的专业市场和义乌小商品市场有很大不同, 那里已产生了“中间商” 、 “代理商”等销售方式来替代专业市场, 大量的棉花棉纱交易已是通过场外进行。
现实中如标准化系列的变压器、低压电器的专业市场便是一例温州柳市的电器市场以后有可能走这样的路子表 1n m>1n m=1n mQdi多个买方对一个卖方的长期契约i: Qsi>Qdi多个买方对一个卖方的长期契约至少有一个 i 使 Qsi>Qdi外部化的市场交易, 如专业市场等i: Qsi=Qdi多个买方对一个卖方的长期契约i: Qsi=Qdi单个买方和单个卖方的长期契约i: Qsi=Qdi多个卖方对一个买方的长期契约至少有一个 i 使 Qsi1、n/m <1 ,后式比值愈小, 专业市场的技术效率愈明显 但对于其它各种类型的产品, 采用专业市场交易就未必是最优的而且从 动态角度看 ,Qsi/Qdi和 n/m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地说 ,Qis受生产的规模经济程度的影响,n 受资产的专用性程度的影响; Qid体现了需求量的大小, m 则受需求多样性的影响 它们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变动会对专业市场的规模和存在产生持久而重要的影响 这会使以后 的专业市场发展产生分野 ,不能满足上述条件的商品的专业市场将萎缩而且上述条件仅是一种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它还要受交易技术、交易工具和手段发展的影响2. 我国专业市场的兴起 ,是对科斯的企业替代市场这一交易费用节约经典理论的挑战 。
符合前文所述技术特点的小规模生产企业不该通过对企业的交易过程及其外延组织内部化 , 而应通过专业市场将其外延组织外部化来实现市场对企业的替代,以降低交易费用 3.企业规模大小或规模边界决定取决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这两项成本的综合比较和最小化 对于那些生产上规模经济不显著,而可以通过交易的外延组织外部化即通过专业市 场实现市场替代企业来大大节约交易费用的生产企业来说 ,实现小规模经营更好4.体制转换将影响专业市场的演化在我国特定的体制背景下 ,专业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并非完全由上述技术性因素及一般规律所决定, 而可能会产生一批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专业市 场,或者人为地扩大由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专业市场规模而这将随体制规范 ,如“制度落差” 、体制“灰区”的消失而收缩 责任编辑 : 禾 子) ( 校对 : 世 纪)79。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