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报乡(镇)或村基本情况.docx
21页—、申报乡(镇)或村基本情况申报乡(镇)或村名称桐柏县程湾乡开展示范(试点)的主要技 术依托单位河南科技大学林学院是否为省辖市科技示范(试 点)单位南阳市科技示范乡镇是否为其他省、市级示范或 试点单位河南省科普示范乡GDP (亿元)5.88产业结构比例(%)48:32:20人口数 (万人)总人口数1.7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人)3310农业人口1.6程湾乡位于淮河源头桐柏县西南部,豫鄂两省四县市结合处,总面积 140.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7万人,属山 地丘陵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葱郁,气候温和,河 流沟壑纵横交错,水源丰富主要产业有茶叶、板栗、食用菌、中药材等程湾乡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 气温15. 1°C,极端最高气温41.1 °C,极端最低气温-20.3 °C,年平均降水量 1215mm,无霜期231天,年日照时数平均2027小时,平均太阳总辐射112.06 千卡/ cm2属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极其适宜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具有采摘早、 品质好、无公害的显著优势一般清明节前即可采摘春茶,比相同维度线上 的信阳地区早5-11天。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曾以《对程湾乡茶叶早、好、 天然无公害特性与自然因子的相关探析》为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距桐柏县城45公里,312国道、豫S239线、Y014 线、乡村公路和村村通公路辐射全乡科技服务体系健全,乡农业服务开发中心、林业工作站、农技站及 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协会)13个,具有较好的科技发展条件茶叶人才 储备丰富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66多名,其中高级职称5名,乡土茶叶技 术人才、技术能手500余名,基本实现了种茶农户户均一个技术明白人二、概述(包括意义和必要性,工作基础和优势、总体目标 和任务,预期效果等)(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程湾乡位于淮河源头桐柏县西南部,豫鄂两省四县市结合处,总 面积140. 2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 7 万人,属山地丘陵地貌,"八山一水一分田",境内山峦起伏,森林葱 郁,气候温和,河流沟壑纵横交错,水源丰富程湾乡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温湿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5. 1°C ,极端最高气温41. 1°C ,极端最低气温一20. 3 °C , 年平均降水量1215呵 无霜期231天,年日照吋数平均2027小吋, 平均太阳总辐射112. 06千卡/cn2属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极其适宜 茶树牛.长。
所产茶叶具有采摘早、品质好、无公害的显著优势程湾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气候特点与土壤条件,为发展 茶叶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根据国家有关政 策,我乡开展了大面积治山整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作,为辖区 农民群众发展种植茶叶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目前,全镇茶叶种植面积 已达1- 5万亩年生产 吨,年产值 元,茶产业已成为能有效带 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具有富民强乡和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 产业近年来,程湾乡围绕浅山丘陵发展特色农业的特点,坚持以科 技为先导,加强领导,广泛宣传,科学规划,强化实施,依靠科技进步推进了全乡新农村建设步伐尤其是特色农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的模式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亮点近儿年来,尽管特色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科技含量不高,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科技成果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应用,技术集成度低,一定程度地限制 了特色产业发展速度在该乡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试点工作,对 该乡新农村建设进行高起点规划,加大技术集成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示范,建设以有机茶生产示范基地为主体项目的科技示范对于推动全乡发展,实现“富农、惠农”,实现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有机茶叶开发项目,符合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 育优质、高效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和“大力发展持续高 效农业”的产业政策,符合国家及地方茶叶种植规划布局,是依托区 域资源优势,发展县域经济的正确选择以茶叶专业合作社为依托, 采取“合作社違地嗾户”的模式,统一进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 可以完善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按照国家标准《有 机茶生产技术规程》组织生产,可以进一步优化山区种植结构和品种 结构,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 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实施本项目,是促进农民专 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增强其带动能力的需要项冃不仅使本合作社社 员直接受益,同时还能够辐射带动附近农民发展茶叶生产,吸引更多 农民主动地参与到合作社这个大家庭中来把众多农户组织起来进行 有机茶叶的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生产经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 组织化程度和综合效益总之,实施本项冃,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区域自然资源,优化生 态环境,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区域经济,而且对发展农业产业化 经营,促进本地区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扩充就业,增加农民 收入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二)工作基础和优势1、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项冃区距桐柏县城45公里,312国道、豫S239 线、Y014线、乡村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构成了该乡四通八达的交 通网络;电力充足:项目区高低压线路及农村电网设施配套完善(农村电网已经改造),电力资源充足;通讯便捷:项目区程湾乡 已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程控总容量3500门,移动 98%水利设施完善:程湾乡共有小型水库7座,塘堰坝水利工程 200余座,水利设施配套完善,灌溉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高: 项目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森林覆盖率54%环境优美2. 科技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程湾乡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之乡、茶叶 大乡”的总体冃标,按照“科技支撑、突出特色、产业支撐、活 商兴乡”的工作思路,抢抓机遇,务实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 又好又快发展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科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乡生产总值完成5. 8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完成3. 5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1. 6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 成6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 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10 元,其中来自茶叶的份额占3吆。
\政策优势突出:桐柏县连续多年被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委、 县政府自2000年起,把茶叶产业确定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并把茶 叶基地建设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相结合,积极引导、鼓励农 民大力发展高效良种茶园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 势,提出了 “科技兴茶”、“发展无公害茶叶、有机茶叶”、“培育 淮源名茶品牌,振兴桐柏茶叶产业”的战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 扶持茶叶生产的优惠政策4科技支撑条件充分:(1)、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河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 县科技局为项目指导监督单位,推行政府+协会+信用联合体”的工 作模式,在政府的引导下,全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13个, 覆盖到14个行政村,会员1800,已形成了县、镇、村一体化科技服 务网络刀近年来桐柏县在茶叶生产技术研究、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先后完成科研攻关项目11项,引进推广新技术19项,研制新品名茶5种,其中“黑明云雾”荣获第二届国际茶叶博览会银奖3)技术力量雄厚目前,全县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180多名, 其中高级职称18名项目区程湾乡拥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66多名, 其中高级职称5名,乡土茶叶技术人才、技术能手500余名,基本实 现了种茶农户户均一个技术明白人。
三) 总体目标和任务本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以茶叶为支柱产业,实现科技 富民强乡为冃标,以科技创新与技术集成转化推广为手段,以建立健 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公共服务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为重 点,强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为全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1、示范带动目标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提高茶叶产品品 质和效益,带动全乡茶叶生产的迅猛发展,迅速壮大茶叶这一特色主 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带动桐柏县程湾乡及周边乡 镇3万亩茶叶生产基地逐步向优质化、标准化、无公害和有机茶叶生 产方向迈进2社会效益目标通过本项目的组织实施,在全镇每年新建茶 叶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亩,到2015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由目前的 1. 5万亩推广到3万亩项冃直接带动合作社农户440个,户均种植有机茶叶2. 3亩项 目达产后,每户每年可分取红利5400元,领取劳动报酬5100元,两 项合计收入10500元,净增收4000多元项目可新增就业岗位154个,其中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140名'产品质量目标:在广泛引进、选育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通过推广优质品种(苗木)和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同时强化抚育管理,推行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使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有机茶标准。
4龙头企业和服务体系:通过项目建设,培育发展1—2个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拉长产业链条,同时使社会 化服务休系更加完善,服务功能更加齐全四)预期效果本项冃完成后,在全乡茶叶生产基地达3万亩,全部达到国家有机茶种植加工技术标准,全乡年产值达到4 4亿元,项目亩均和户均净增加收入分别达到1000元和2000元以上,培训农民技术员50人, 发展示范户46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加1125%,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0元,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600元,2013 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农 村劳动者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普遍提高,人居环境和 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二、三产业就地转移,社会效益更加突出三、具体任务内容和指标(一)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引进中茶108无性系优质茶种扩大茶叶种植面积640亩, 使有机茶叶基地规模达到1000亩,年产鲜茶10万k&建立茶叶 优良品种无性繁育基地30亩建有机茶加工厂一座,年加工有机干茶25吨二) 项目建设的规划和布局1、有机茶基地的规划和布局和建设标准(1)茶园地块划分有机茶基地划分为区、片、块三种形式。
一个区即为一个综 合经营单位,可依自然地形,如防护林、沟、主干道等作为分界 线划片是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和茶行布置,如一个独立的自然地 形,即可划为一片在一片茶园中要划为若干地块,以便田间管 理作业在平地或缓坡丘陵地的茶园地块,划成长方形或扇形, 以便延长茶行,利于机械操作地块的大小,主要从茶园管理是 否方便加以考虑,以10亩左右为宜,茶行长度以60米左右2)道路及排蓄水系统的设置道路网:道路网的设置,既要便于车辆通行和田间管理,又 要有利于水土保持,且少占耕地面积道路面积不要超过全场总 面积的5%以茶场总部为中心,从总部到各区、片、块的茶园, 有道路相通道路网包括干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道路网做 到块块相连,路路相通,区格分明排蓄水系统:茶园水利系统,包括保水、灌水、排水三方面 内容,由井、渠道、主沟、支沟、隔离沟和水库、塘、管道和机 埠组成2有机茶加工厂规划和布局按照茶叶加工工艺流程,规划布局晾青车间、杀青车间、揉捻车 间、做型车间、烘干车间、精制车间、冷库以及办公用房3.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标准:NY5192 茶树种子和苗木标准:GB 11767中规定的1、2级标准;生物质量标 准:CW 14551;微生物肥料标准:Nf 227;有机茶:Nf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