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守株待兔》 人教部编版.ppt

18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5676534
  • 上传时间:2019-10-1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72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守株待兔》,三年级 下册 第二单元,,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生活于战国末期,为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试着读出停顿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注释,,守株待兔,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同学们,你觉得课文中的这个农夫可笑吗?说说这个农夫为什么被宋人笑话? 学习了这则寓言,你觉得要从中吸取什么道理?(什么事情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只想着不劳而获),想一想,,寓言: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者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

      拓展学习,,宋人有_____田中_____,兔走______,_________而死因释________而___________,冀复___________兔不可___________,而身___________试着将这篇文言文背下来:,,这篇文言文体裁的寓言故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 1.读流利,读好停顿 2.根据注释理解意思 3.想想道理 4.背背课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试着运用这方法来学习《买椟还珠》①木兰:一种香木,木肌细而心黄,质料坚固美观 ②柜:这里指匣子 ③桂椒:香料名 ④玫瑰:漂亮的石头 ⑤辑:编,连在一起 ⑦鬻:卖楚国有个人到郑国去卖宝珠,特地用木兰做了个匣子,并用桂、椒一类的香料熏,用珠玉点缀,用玫瑰玉石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看中了这个漂亮的匣子,就买了他的匣子,而退还了宝珠这只能说那个楚国人会卖匣子,不能说他会卖宝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买椟还珠,,《守株待兔》给你什么启示?《买椟还珠》中的那个人你觉得可笑吗?对你有什么启发?,想一想,,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用同样的方法试着读一读《蜘蛛结网》,相信你会对这种文言文体裁的寓言故事的学习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