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李振声-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q****9
  • 文档编号:52852175
  • 上传时间:2018-08-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李振声-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李振声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在 60 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主要从 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 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 业发展战略研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 协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常 委1990 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1 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 学研究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 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技发明一等奖(1985),陈嘉庚农业科技 奖(1989),何粱何利农业科技奖(1995)、 中华农业英才奖等。

      xx 年获得国家最高 科学技术奖主要成就育成小偃麦 8 倍体、异附加系、 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将偃 麦草的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 害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小麦中,育成了小 偃麦新品种四、五、六号,小偃六号到 1988 年累计推广面积 5400 万亩,增产 小麦 32 亿斤;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 育种新体系,利用偃麦草蓝色胚乳基因 作为遗传标记性状,首次创制蓝粒单体 小麦系统,解决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 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 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个难题;育成自 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其缺体小麦 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 -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 奠定了基础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xx 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1.蓝粒小麦研究系统的建立及其 应用经过 20 多年的努力,初步建立 了蓝粒小麦研究系统利用这一系统, 除可进行染色体工程工具育种外,还可 利用蓝粒与其他性状连锁的关系寻找小 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并进一步进 行基因定位与克隆利用 DNA 分子荧 光原位杂交技术,建立了蓝粒代换系的 染色体标准核型,将控制蓝色胚乳糊粉 层基因定位于外源染色体长臂上距离着 丝点的区域内进一步利用多色荧光原 位杂交,鉴定出一系列的蓝粒小麦易位 系,涉及小麦 7 个部分同源群蓝粒小 麦研究系统的建立为初步定位小麦重要 农艺性状奠定基础,并为利用蓝粒标记 创造小麦异代换系提供了新的工具材料 和方法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资助2.小麦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研-------------------------------------------------------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究我国多数土壤缺磷少氮,但大量 使用氮、磷肥可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 浪费。

      该研究的目标是通过筛选鉴定氮、 磷高效小麦种质资源,分析其高效利用 氮、磷养分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基础,发 掘氮、磷高效基因资源,以培育氮、磷 高效小麦新品种,达到“少投入、多产 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目标该 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 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3. 小麦高效利用光能研究该研究旨在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 光合效率,优化光合产物分配以提高收 获指数在提高小麦个体光合效率方面, 重点研究小麦抗光氧化的生理和遗传基 础在提高小麦群体光合速率方面,主 要研究株型结构的优化及其遗传控制 在光合产物优化分配方面,主要研究茎 秆结构对光合产物转运的影响与遗传改 良通过将以上研究结果应用于小麦育 种实践而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本研究-------------------------------------------------------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