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财务报审制实证假设.docx
6页时代金融 2017,29,220-220+222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财务报审制实证假设王璜人民银行巢湖中心支行导出/参考文献关注分享收藏打印摘要:目前在人民银行县级支行实施的财务报账制不能满足财务管理风险防控的需要, 木文尝试通过构建网络+影像的财务报审模式,实现财务支出的事中监督改变为 事前审查,使财务风险监督环节前移关键词:财务管理;报审制;假设;2002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财务管理的通知》 (银办发[2002]131号)文件精神,人民银行对县级支行的费用支出逐步推广实 行集中报账制,有效加强了全辖预算资金的规范和监督一、集中报账制的基本情况(-)具体操作流程报账行(县级支行):各县级支行在上级管辖行下达的预算指标范围内,按照费 用支出的审批权限和审批流程,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管辖行(中心支行):管辖行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县级支行费用支岀预审范围及大 额费用支出预审金额,对县级支行的每笔费用支出的合规性进行审核对审核中 发现的各种不合规费用开支项目不予报账县行财务报账制流程图下载原图(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极大规范了县级支行的财务支岀行为开支不合理、账户列支不准确等行为 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有利于优化预算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中心支 行能及时掌握全辖财务支出情况,促使资金的使用、配置更加合理化、规范化; 三是将财务监督由事后检查变为事中控制,使监督管理的关口前移,改善了长 期以来,对县支行的财务支出一直停留在事后检查、补救的状况三)存在问题1. 先支后核,无法实现事前监督报账制是由县支行先列支各项费用,月末前再经中心支行审核,因而即便中心 支行在刀末报账时发现了不合规费用,该笔费用支岀也已经即成事实,因而报 账制并未改变I 口有的监督模式:事后监督2. 对不合规费用支出行为的风险防控过于滞后当管辖行发现不合规费用支出时,由于支出款项在月度期间已转账支付完毕, 报账行必须追回该笔不合规款项,这就造成管辖行、报账行处境局面被动3. 增加县级支行的行政成本,更加突显人员紧缺的矛盾一是增加县支行行政成木,县支行车辆燃油费、过路过桥费等费用开支增加;二 是纠错成本高效率低审核中发现的差错,需经人工往返支行进行更正处理,影 响报账效率;三是凭证在途风险难以控制由于受各类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人工传递存在丢失等灭失风险;四是报账的时间节点在刀末日,对基层核算部门和管 辖行来说都加剧了会计人员紧缺的矛盾4. 按月审核报账,监督责任风险上移,县支行自我控制意识弱化。
由于增加了中心支行审核的屏障,有的县支行财务管理人员认为经费支出的自 主权受到制约,对费用开支管理意识有所减弱二.构建网络+影像的报审模式,实现日常财务支出的矩阵式管理)建立费用支出报审制,变事中监督为事前审查财务报审制,即运用影像系统的传输功能,对县支行的每笔支岀进行适吋审查, 审查不合格单据予以拒绝、返回县级支行,从而变报账制的月末事中监督为事前 审查县支行财务支出报审制流程:(-)借助内联网络平台优势,开发财务影像报审系统1. 基本功能假设1) 影像传输功能县支行财务人员通过财务影像报审系统的扫描接口将凭证、 单据、附件等扫描处理成图像,并上传到中心支行,中心支行财务审核人员接收 影像并适时查看2) 费用审核功能中心支行财务审核人员通过查看县支行上传的费用凭证、单 据、附件的影像,审核并及吋核批报审意见3) 数据统计查询功能中心支行财务审核人员通过数据统计功能,进行各县支 行财务报审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提高县支行报审工作质量4) 账务核对功能实现财务影像报审系统数据与财务综合账务处理系统中相关 县支行数据的核对,提高财务核算的准确性2. 操作流程假设:仃)县支行对费用支出进行初步全面审核。
2) 县支行上传影像资料县支行财务人员通过财务影像报审系统的扫描接口对 费用支出的凭证、单据、附件资料逐一扫描成图像,适时上传至中心支行3) 中心支行接收影像资料并审核中心支行财务审核人员通过财务影像报审系 统适时接收各县支行上传的影像资料,审查费用支出的合法、合规性及附件资料 的完整性,提出处理意见4) 中心支行发送审核冋执对于合规的费用支出,中心支行财务报审人员发送 “审核通过”回执,县支行财务人员收到回执即办理费用支出的转账付款,并进行财务综合系统的记账、复核等账务处理;对于不合规的费用支出,中心支行 财务报审人员发送“审核拒绝”回执,签署拒绝理由,县支行财务人员据此完 善账务后再次提交审核,或是取消该笔费用支出事项5) 中心支行生成报账审核登记表月末日前财务影像报审系统自动生成当月各 县支行的报审数据,中心支行财务审查人员据此与财务综合管理系统相关数据 进行核对,若存在不一致,则需查明差错原由,确保系统间相关数据准确、一 致三)财务报审制的优势1. 先审后支,真正实现了事前监督由于经中心支行审查后方可转账支付,从而变事中审查为事前监督,监督环节 前移,有效避免了报账制最大的弊端,即当发生报账退回时,县支行的费用早 己支付、款项追回被动的尴尬局面。
2. 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务资金的成本效益通过财务影像报审系统完成各县支行费用支岀的审查,避免人工传递的诸多弊 端,如单据遗失的风险、因报账退冋纠错而来冋造成的低效等,节约大量的差旅 费用、油耗等车辆运行费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以辖5县支行的某地市中支测算:假设每个县级支行每年报账12次,每次花费差 旅费、车辆过路费、人工成本等费用500元计算,每年可节省费用3万元;全省 按60个县域测算:每年可节省费用36万元3. 大大缓解会计部门月末业务过于集中的矛盾借助于影像的传送功能,县支行不必在月末派专人将纸质费用凭证提交中心支 行审核,中心支行也不必急于在短短一至两天集中完成全辖财务账务的审核, 将原集中在月末的财务报账业务分散在月度期间完成,缓解了会计部门在月末 业务过于集中、人员短缺的矛盾4. 有助于实现日常财务支出的矩阵式管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连接财务影像报审系统和财务综合管理系统端口,不但 实现财务核算数据的集中反映,更加强了省会中心支行对各地市支行乃至基层 县支行FI常财务支出的矩阵式管理,形成上下一体、实时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5. 使费用支出凭证档案实现电子化存贮成为可能档案电子化是档案管理的长期趋势,电子档案所具备的索引查询功能,是纸质 档案所无法达到的优势。
财务影像报审系统在对费用支出凭证、单据、资料的影 像扫描上传的基础上,可以形成费用支岀凭证档案的电子化保管,从而逐步取 代纸质费用凭证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