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教案(7月20日).pdf
23页学 海 无 涯 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的预防与控制控制 第一节第一节 医院感染概述医院感染概述 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且耐药性强,大量抗生素和医院是各种患者集中的场所,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且耐药性强,大量抗生素和 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不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等,导致医院感染不 断增多,这不仅使医院耗费了大量断增多,这不仅使医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 因此防治医院感染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防治医院感染成为当务之急 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一、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及分类 (一)概念:(一)概念: 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 :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 感染并出现症状感染并出现症状 (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二)医院内感染的分类 1、外源性的感染(交叉感染) :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外源性的感染(交叉感染) :病原体由一个人传播给另一个人而形成的感一个人而形成的感 染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二、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 (一一) )机体内在因素机体内在因素 1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包括年龄、性别等。
包括年龄、性别等 2 2、病理因素、病理因素 由于疾病使患者对病原微由于疾病使患者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降低生物的抵抗力降低 3 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 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性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影个体的情绪、主观能动性、暗示性作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影 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响其免疫功能和抵抗力 ( (二二) )机体外在因素机体外在因素 1 1、诊疗活动、诊疗活动 现代诊疗技术和先进的药物应用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现代诊疗技术和先进的药物应用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强大推动作 用,在造福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用,在造福人类健康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1)(1)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现代诊疗技术尤其是各种侵入性诊疗的增加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现代诊疗技术尤其是各种侵入性诊疗的增加 (2)(2)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治疗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治疗过程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 2 2、 医院环境、 医院环境 医院是各类患者聚集的场所, 其环境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医院是各类患者聚集的场所, 其环境易受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学 海 无 涯 2 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 3 3、、医院管理机制医院管理机制 医院感染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医院感染制度不健全,或者虽然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 但只是形式主义;医院感染管理资源不足,投入缺乏;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但只是形式主义;医院感染管理资源不足,投入缺乏;医院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 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都会影响医院感染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对医院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等都会影响医院感染 的发生 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 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就联系就 导致感染导致感染 (一)感染源: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感染源(一)感染源:医院内感染主要包括以下感染源 1、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已感染的患者及病原携带者 2、患者自身、患者自身 3、动物感染源、动物感染源 4、环境储源、环境储源 (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接触传播:外源性感染的主要途径 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方式:直接接触、间接接触接触 2、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有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空气传播:以空气为媒介,有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3、注射、输血传播、注射、输血传播 4、饮水、食物传播、饮水、食物传播 5、生物媒介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三)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三)易感宿主:对感染性疾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的人 因此,因此,医院感染常见的人群主要有:医院感染常见的人群主要有:婴幼儿及老年人;婴幼儿及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严重机体免疫功能严重 受损者;受损者;营养不良者;营养不良者;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剂治疗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者; 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接受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者;者;手术时间长者;手术时间长者;住院时间长者;住院时间长者;精神状态差、精神状态差、 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缺乏主观能动性者 学 海 无 涯 3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四、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应有独立完整的体系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应有独立完整的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不同科室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不同科室的相关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主任委员由医院院 长或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长或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 应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层次分明的医院感染管理体应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层次分明的医院感染管理体 系系,,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到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做到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时汇报、及时处理 ( (二二) )健全各项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 依照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来健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依照国家行政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来健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制度 ( (三三)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隔离技术规范,切实做到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必须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隔离技术规范,切实做到 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四)(四)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医务人员应当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落实医 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重视职业暴露的防护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重视职业暴露的防护 第二节第二节 清洁、消毒、灭菌清洁、消毒、灭菌 (一)清洁:指用(一)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的方法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的方法 (二)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牙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二)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牙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 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三)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三)灭菌: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 学 海 无 涯 4 生物,以及细菌牙胞的过程生物,以及细菌牙胞的过程 消毒、灭菌的方法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 是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细菌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是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和变性,细菌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 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分干热法(燃烧法、干烤法)和湿热法(煮分干热法(燃烧法、干烤法)和湿热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1)燃烧法)燃烧法 常用于常用于 a、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纸张、敷料等直接在焚烧炉内焚毁纸张、敷料等直接在焚烧炉内焚毁 b、金属器械:在火焰上烧灼、金属器械:在火焰上烧灼 20 秒秒 c、搪瓷容器:倒入少量、搪瓷容器:倒入少量 95100乙醇,点火燃烧至熄灭乙醇,点火燃烧至熄灭 d、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培养用的试管或烧瓶 ((2)干烤法(干热法))干烤法(干热法) 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利用特制的烤箱,通电升温后进行灭菌,其热力传播与穿透主要靠空气对 流和介质的传导,灭菌效果可靠流和介质的传导,灭菌效果可靠 适用于玻璃、金属、搪瓷类物品、油脂及各种粉剂等的灭菌适用于玻璃、金属、搪瓷类物品、油脂及各种粉剂等的灭菌 消毒:箱温消毒:箱温 120140 0,时间,时间 101020 分钟;灭菌:箱温分钟;灭菌:箱温 180,时间,时间 20203030 分钟。
分钟 ((3))煮沸消毒法煮沸消毒法 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消毒方法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消毒方法 方法:将水煮沸(方法:将水煮沸(100))后计时后计时 510 分钟达消毒目的分钟达消毒目的 如在水中加入如在水中加入 1%2%碳酸氢钠,沸点可达碳酸氢钠,沸点可达 105,除增强杀菌作用,除增强杀菌作用 外,还有去污防锈的作用外,还有去污防锈的作用 适用于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适用于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 ((4)压力蒸汽灭菌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灭菌效果可靠,是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灭菌效果可靠,是 学 海 无 涯 5 物理灭菌法中最有效的方法物理灭菌法中最有效的方法 方法:当压力在方法:当压力在 103137kpa,温度可达,温度可达 121126,经,经 2030 分钟可达分钟可达 灭菌目的灭菌目的 适用于如敷料、手术器械、搪瓷类物品及其某些药品适用于如敷料、手术器械、搪瓷类物品及其某些药品、细菌培养基等细菌培养基等 效果监测: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最可靠)效果监测: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生物监测法(最可靠) 2、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光照消毒法(辐射消毒) ((1)日光曝晒法: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日光曝晒法:将物品放在直射日光下曝晒 6 小时、定时翻动,可达消毒小时、定时翻动,可达消毒 目的。
目的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2m,时间,时间 3060 分钟分钟 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1m,时间不少于,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分钟 以上记时从灯亮后以上记时从灯亮后 57 分钟开始计时,如需再次使用,关灯后需间歇分钟开始计时,如需再次使用,关灯后需间歇 34 分钟再启分钟再启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理想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理想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 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 低温下使用低温下使用;无剌激性;腐蚀性;过敏性;无色、无味、无臭;毒性低;价格低;无剌激性;腐蚀性;过敏性;无色、无味、无臭;毒性低;价格低 廉等廉等 2、化学消、化学消毒剂使用原毒剂使用原则则 ((1)根据物品性能及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