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3《穷人》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范文.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艳春1****84
  • 文档编号:207905742
  • 上传时间:2021-11-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98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上语文13《穷人》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13《穷人》优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写14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舒适、隔板、勉强、抱怨、掀起、魁梧、撕破、倒霉、严肃、忧虑、湿淋淋、心惊肉跳、自言自语、自作自受、缝缝补补”等词语 2.抄写描写环境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她人的美好品质 4.学习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自读感悟,勾画重点词、句 3.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体验,发挥想象 4.续编《穷人》,升华人物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 从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及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并体会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桑娜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步感受桑娜的“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著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往往富于仁慈果真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穷人》,看看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也如他们的物质世界一样“穷” 设计意图: 抓住课文中的“穷”引入课文 二、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1.出示课件1: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伟大的作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青年时期就开始文学创作,他全部的创作时间达六十多年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作 2.托尔斯泰晚年时把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穷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资料,激起学生对列夫托尔斯泰这一世界级大作家的景仰之情,从而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2,自学生字 生字:注意“汹涌澎湃”四个字都是三点水 2.出示课件3—5,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渔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风呼啸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桑娜出门去看丈夫是否回来,顺便去看生病的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渔夫回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来抚养 设计意图: 这一教学环节,把着力点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让学生在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自读课文,理解文意 1.穷人是什么意思?(物质上的贫穷)课文哪些内容描写了他们的穷? 读课文,完成填空练习。

      出示课件6: 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     ;孩子们没有     ;吃的是     ,菜     鱼 两个孩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寡妇的日子     !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     垂下来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     盖在他们身上,还用     包住他们的小脚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 初步感悟穷人物质上的贫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从人物的心理、对话的描写及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回顾复习 1.回忆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师:《穷人》一文的写作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封建农奴制一步步地崩溃瓦解,广大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逐渐形成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在这个时期,贵族、资产阶级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华而道德堕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二、理解:“穷”人 1.课文只写了穷人的“穷”吗?你认为他们穷吗? 2.默读课文,说说桑娜和她丈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善良、爱帮助人、勤劳、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有同情心、淳朴……) 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虽然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他们不是穷人! 3.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 4.请找出描写环境、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句子,用“  ”画出来 三、细读重点句子,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出示课件7—15: (1)屋外寒风呼啸……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读了描写环境的句子,你能体会到什么?(桑娜虽贫穷但很勤劳)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A.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B.这段文字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 (先写了屋外,再写了屋内) C.室内的描写是围绕哪个词语写的?(课件中将“温暖而舒适”加上着重号) D.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什么样子的? E.你认为应该怎样理解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 F.这所谓的“温暖而舒适”是靠什么取得的? G.这段文字中渔夫和桑娜的勤劳,作者是直接写出来的吗?(不是)是怎样写出来的?(是通过室内外环境描写表现出来的。

      ) (2)对西蒙家场景的描写 (西蒙的贫穷艰难使她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爱,但她尽到了母亲的职责) 2.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 (1)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师边读边提问: A.“沉思”是什么意思?桑娜家境贫寒是通过对桑娜的什么描写表现出来的?(心理) B.“勉强填饱肚子”是什么意思? C.这“勉强度日”的生活是靠什么来维持的? 小结:这段文字通过描写桑娜的心理表现了桑娜家境贫穷,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得知,桑娜的家庭生活只能说是勉强度日,而这种勉强度日的生活也是靠桑娜和渔夫从早到晚不停地劳作才得以维持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读课文,并发现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出了桑娜、渔夫的勤劳和他们家境的贫寒,有利于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美好心灵  (2)她忐忑不安地想:(出示第9自然段的相关课件) 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这一段有这么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贫穷,由于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

      虽然桑娜的内心活动十分复杂,但是收养孤儿的决心没有动摇) ①学生围绕省略号进行合理想象,体会桑娜善良的美好品质 ②读了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让我们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责备自己,最后变得坚定  (3)“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①为什么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桑娜抱回孩子的那一刻她经过深思熟虑了吗?她考虑到自己这样做是舍己为人的善举吗?那么是什么驱使她这样做了?(善良的本性) ② “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意思?(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为什么在桑娜看来“非这样做不可”?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并让学生在品味人物心理描写的过程中领悟到桑娜的心地善良 3.描写对话的句子 不仅桑娜有高尚的品质,文中还有谁也具备这种品质?请找出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体会渔夫的高尚品质 (1)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的对话 (2)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读了人物对话的句子,我们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所感动自己都过得不容易,还要领养别人家的孩子,这种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

      ) (3)同桌分角色读 (4)出示课件16,重点引导: ①“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②“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桑娜沉默时,在想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桑娜的心理活动,渔夫在想些什么 (桑娜第一个沉默是在想我该怎么向丈夫说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盘算着从何说起,这种沉默正掩盖着桑娜内心的激烈斗争第二个沉默桑娜在试探渔夫) 渔夫为什么沉默?心里在想什么?(天气的恶劣和生活的压力使渔夫沉默了) ③出示课件17:“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这个“熬”字说明什么?(他为了抚养邻居家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劳动他与妻子同样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品质)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的负担,则完全置于脑后,可见渔夫心地很善良 4.出示课件18,完成句子 渔夫心里想:如果不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

      如果把这两个孩子抱来,          与其           ,不如            宁可           ,也要            四、课堂小结 课题是“穷人”,可文中没有一个“穷”字,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穷人的贫困与艰辛同样,全文没有一句赞美的话,然而穷人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伟大的文学家的文字功底 设计意图: 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加深对桑娜的认识,体会到渔夫善良、坚强的美好品质 五、展开想象,续写《穷人》 要求: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1.出示课件19,可以从以下内容提示: ①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会看到怎样的情景? ②桑娜和渔夫会怎么说?怎么做? ③第二天,桑娜和渔夫会怎样跟孩子解释? ④他们会怎样对待西蒙的两个孩子? ⑤两个孤儿的命运将会怎样? ⑥今后,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会怎样? 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桑娜一家人的生活及这两个孤儿的命运,合理展开想象,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再现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2.小组互相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