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电影简史课堂PPT.ppt
21页印度电影简史 1• 1896年卢米埃兄弟,将影片带到印度放映,并拍了印度记录片,从此开启印度电影的历史;如今印度电影,已走过一世纪!• 印度照相师与制版师法尔奇(dadasaheb phalke)受卢米埃兄弟启示,1912年在法国高蒙公司见习,创办印度斯坦影片公司.1913年,拍出印度第一部电影《哈里许昌德拉国王》(Raja Harishchandra)大受欢迎于是法尔奇成了印度电影之父!2《哈里许昌德拉国王》剧照3•第一代萌芽期印度电影1913-1920•印度无声电影繁荣期 1921-1930•印度有声片的开启 1931-1947•印度电影的分水岭 1948 - 70年代末•艰难期 80年代•新发展 90年代至今4第一代萌芽期印度电影1913-1920•1913到1920年共推出20部电影,其中兴都斯坦电影公司的评价颇高;还到伦敦放映,英国的观众也为之肯定;从此奠定印度电影的市场地位5印度无声电影繁荣期 1921-1930•这十年间印度推出将近200部电影。
•1922年,印英混血女星帕天古伯演的Pati Bhakti出现亲吻镜头,成为印度的初吻•1922加尔各达开征娱乐税6印度有声片的开启 1931-1947•新的电影公司有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电影不仅成了一种重要的行业,而且成了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称为第八艺术•1931有声片Alam Ara阿拉姆-阿拉,此片是部幻想故事片,它的场景瑰丽多彩,片中歌舞很多,对话全部使用通俗易懂的印度兴地语,引起印度观众的极大兴趣7•该片首映之日,剧场内外观众十分拥挤,欣喜若狂,出动警察维护秩序片中共有7首插曲歌曲,其中一首以《真主的名义赐给我爱情》,大为流行,是印度第一首电影歌曲,此片也成为印度歌舞片的典范•此期共有27部,四种地方语言的有声影片,其中有三部孟加拉语片,还有泰米尔语和泰鲁固语影片各一部《希林和福尔哈特》是印度第二部有声故事片,片中穿插着17首歌曲,很有特色,也很受欢迎8•1937年至1938年两年中,印度电影业不断发展,相继成立了“印度电影制片人协会”和“印度电影发行人协会”在马德拉斯建立了“南印度电影商会”有了这些机构推波助澜,大量出版品及商业性活动,更促进了电影业的发展。
到1940年印度电影业,已在全国的企业中占第八位,在世界电影企业中居第四位从业人员4万人,全国75家制片厂,250个发行商号,1496家电影院,全国平均年产200部影片9•到20世纪40年代,印度的电影内容产生质变,以现实和历史为题材的影片居多《不可接触的人》就是一部反映印度社会问题的杰出作品,它抨击了印度的贱民制度影片尖锐地指出,解决印度亿万贱民问题的办法,决不是把他们送进教堂,变为基督教徒而已,是为争取他们的合法权利,如贱民也可以自由出入寺庙、饮用公用饮水……10•英国严格禁止拍摄与战争无关的影片印度国大党对此并作出决定“如英国政府不给予印度独立和民主权利,印度将不支持其反对纳粹和法西斯的战争英国则要印度制片人每年至少为政府拍摄一部具有反法西斯战争内容的影片等等,否则政府将不配给制片材料,彼此针锋相对• 影片的审查变本加厉更,对涉及民族独立的歌曲、宣传甘地主张,表现民族领袖形象和的影片全部禁止拍摄或放映11战后•《大地之子》•《贫民区》•《柯棣华医生的故事》12印度电影的分水岭 1948 - 70年代末•《烈士》•《强制》•Satyajit Ray 阿普三部曲•Bimal Roy的《两亩地》•拉兹·卡布自导自演的《流浪者》•《章西女皇》•《哑女》•《改革》13•《不负责任的伴侣》•《仇敌》14宝莱坞Bollywood电影制片厂成立•200多公顷•印度每年超过800部的出片记录,近半数是在宝莱坞制作15艰难期 80年代•8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进入步履艰难的时期。
虽然电影业仍然规模庞大,其年产量还居世界之首,但它的名声却在世界影坛中一落千丈,电影观众减少,票房收入降低,只有5%的国产影片获利16新时期90年代至今•《阿育王》•《宝莱坞生死恋》•《Taal》•《荣耀之役》•《火》•《卡马书札》17印度电影特色•很多印度电影的故事剧本灵感都来自《罗摩衍那》和《摩呵婆罗多》两大史诗的情节和宗教传说,比如在过分夸张的情节中宣扬报恩复仇、惩恶扬善的主题;一成不变的公式化剧情,深受印度人观众喜欢至于印度少量严肃的、贴近社会现实的影片,屡获西方获奖,但往往叫好不叫座• 片中的MTV歌舞,成为印度电影与世界其它电影的最显著区别,同时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印度电影的最耀眼的特色18•印度电影年产量仍旧保持在800部左右,而其中大约550部属于纯歌舞电影(多于3个舞蹈场面,且每场歌舞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而剩下的200多部中也有一大部分或多或少地包含着歌舞场面的痕迹19印度电影的四大类•第一类:歌舞片《宝莱坞生死恋》、《错爱的呼唤》、《Taal》•第二类:以刻画被迫害的农奴、种性或被岐视的女性、迷信受害之苦难遭遇,如《印度之母》,萨雅吉·雷之《女神》•第三类:人性善恶、贪婪之矛盾和冲突之斗争。
《流浪者》《乡巴老进城记》《雨中寄情》《诗人悲歌》《爱的玩笑》•第四类:探讨现今社会的议题:米拉·奈儿《季风婚宴》、《火》20完 王啟星2011年11月30日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