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中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通用版).docx
7页二中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通用版)根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办发(2021)40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28号)和《XX省教育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x教基(xxx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校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后,特制定“XX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坚持办学方向,全面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主导、各方参与、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明确并强化、学校、家庭和校外培训机构等各方责任,切实减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二、成立学校“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创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动学校“双减”工作全面、高效、有序进行,学校仔细做好教师思想工作,充足调动宽敞教师主动性、制造性,全体党员主动参加,起到先锋作用。
学校“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三、指导思想以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市教育局、区社会事业局的相关文件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为主阵地,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推进学校科学内涵发展,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实施水平四、工作原则(一)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明确家校协同责任,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二)坚持立德树人和全面发展同行的原则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认真执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设计和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三)坚持多样性和发展性并举的原则多布置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践性作业和过程性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多样化、个性化四)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相结合的原则五、具体实施方案(一)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一是新学期,将在全面提供晚托服务的基础上启动午托服务,从整体上扩大课后服务面。
试行“无边界课堂”,引入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等校外优质资源为学生开设讲座将“无边界课堂”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课后服务时段和周末时间活动时间要求: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二是课后服务对象实现全覆盖要进一步强化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学校根据实际统筹支持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等措施三是课后服务监管评价不断完善将课后服务工作纳入学校教师工作考核,并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分配的重要参考同时开展对学校课后服务的人员配置、课程开设、社团活动、服务质量等进行满意度测评,及时发现问题,跟踪改进,不断提高质量二)科学制定学校教学计划保证开齐开足课程要特别重视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开设,不得随意挤占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坚决杜绝教师课堂上有意少讲、“课堂内容课外补”现象三)深化课堂教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任何教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出现课表与实际执行不符的情况,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
因地制宜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及相关课程,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教科研部门加强中小学教学、课程、作业等研究,围绕建立健全课程教学体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等,强化高效课堂观念,优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和手段,积极推进课堂教改,改变教育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现状四)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师德建设,从''师德”、“师道”、"师情”为抓手,开展"立德树人、育心育行”活动,增强教师的教育自控能力,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拒绝有偿家教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歧视学生;尊重课堂、尊重家长,创建老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年终进行师德评比,有恶性事件一票否决2、加强教师的培训做到:(1)学校为教师的个人发展搭建平台,开设名师讲堂,积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2)利用假期组织全校教师参加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3)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互帮互学,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4)开展“一会一社”活动,既培养、造就一支“轻负高质”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和壮大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后备力量;同时,为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搭建更广阔平台,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师成长道路。
5)开展教师大练功活动,通过研究课、示范课、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技能,让教师在贴近课堂的实践中,练就"增效”的课堂教学能力3、提高师德修养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坚决抵制“三违”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尊童、理解、宽容,不得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得讽刺挖苦学生,不得歧视后进生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应坚持正面教育,肯定成和进步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注重学生的心理康,通过谈心沟通,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五)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深刻领会XXX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教交流会、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六)积极动员,广泛宣传召开教师会议,组织学习“双减”工作的有关文件,领会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双减”的长远意义;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开展“一堂好课的标准”“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双减,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等专题研讨,辩证认识“双减”工作利用家长会、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学生宣讲素质教育观、全面发展观,搞好“双减”宣传工作,取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支持和监督,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双减”工作。
七)采用等级评价方式严格依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此项与教师师德考核挂钩六、保障措施(一)明确部门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机制,“双减"工作专班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例会和定期调度机制,定期报告工作进展,确保“双减“工作取得实效二)切实减轻义务教育学生作业负担坚持因材施教,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严格调控作业总量,加强作业质量监控与评价三)建立家校共育通道加强家校沟通,建立和谐的家校共育环境,共同促进孩子全面发展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合等多种渠道,听取学生家长对“书包不回家”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促进学校的“书包不回家”工作有效开展四)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双减”推进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做好宣传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