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级党校的培训计划.doc
11页县级党校的培训计划篇一:县级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安排表县级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教学安排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培训分理论学习、社会调查、论 文交流与总结三个阶段进行培训内容涉及: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胡锦涛 建党九十周年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 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管理科学、经济理论、法律法规、人口与计划生育理 论;“三千文化”和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探 讨等,共安排有27个教学专题为体现干部培训的系统性、 完整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大力推行板块式教学和菜单式教 学,强化案例教学,增强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培训实 效除课堂教学外,本期培训班为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促进内容形式的活泼多样,安排了一个月的社会调研及2场 专题讨论、1次社会考察活动和5次班务活动教学活动具 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理论学习(9月20日一11月4日) 第一教学板块:理论基础第二教学板块:党的建设理论与政策学习第三教学板块:供需式教学专题第四教学板块:菜单课题第二阶段:(11月12 0-12月12日)开展社会调查, 撰写调研报告。
由学员回单位进行第三阶段:(12月8 0-9日)论文交流、学习总结1篇二:培育干部培训文化打造先进县级党校培育干部培训文化打造先进县级党校走进身处闹市却幽静清新的清镇党校校园,这所四座青 山三面环抱的干部培训学校,以绿树为屏风,以青山为椅背 伫立于校园任一角,仰望清镇名山 “文笔山",更能 感受其俊秀与内涵,带人走进一幅自然与历史交汇的肃穆画 卷:干部培训班嚓亮的军号、紧急的哨笛、有力的步伐、铿 锵的口号是画面的背景音乐;清晨鸟鸣声中,学员集体太极 拳的行云流水传承着中华民族五千年自强不息的历史;激情 与理智交融的主题演讲、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生动课堂点亮画 卷中与时俱进的睿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学员读书 交流会、《清镇党校校刊》平添校园几许儒雅风景;“贺龙广 场”、“鸭池河红军长征纪念碑”的现场教育和中八农场服刑 人员现身说、敲响悠长空明深沉的警钟??他们感召着干部学员们攀登清镇党校“文笔山"上那座 名叫身心兼修、能力完善的山峰的确,踏上这片热土的干 部学员,整个身心、整个时空被一种强烈的“力量流"所感 染、所熏陶、所引导、所启发在清镇党校培训学习,成为 了他们形成更为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科学的执政理念和更 为高超的执政本领的过程。
而引领着这一过程的正是清镇党 校所具有的外化于形、固化于制、内化于心的集“物质载体、 制度载体和理念内核”于一体的清镇党校干部培训文化她 是我校培训特色的重要表征,是主体班次的生命所在清镇党校干部培训文化是党校建校48年来,特别是近年 来,在干部教育发展历程中积淀下来的由我校师资队伍所共 享的,内化于全体教职工心理的具有稳定性的深层次的价值 取向、思维理念及其物质载体的干部培训文化今天,她越 来越凸显其强大的教育感染力干部培训实践证明,它起到 了统一全体教职工业务思想和行动、减弱硬约束对干部心理 的冲撞、缓解成人干部学员自治心理与被治现实形成的冲 突,从而产生更强大、深刻、持久而有力的约束效果和培训 效果我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党校干部培训文 化一、着力丰富和有效利用干部培训文化之物质载体 校园、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运动场、自然人文景观和社 会上可资利用的各种物质条件构成了我校干部培训文化之 物质载体,它们是我校干部培训文化的物质形式,也是表层 结构我校干部培训文化之物质载体建设以着力创优人文校园 环境为根本,同时不断尝试和利用其他社会资源辅助开展多 种教学学校占地面积虽然不大、办学空间亦有限,但我们 仍积极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和人文氛围,适时增添并充分发 掘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以服务于干部培训工作。
清镇名山 “文笔山”的青翠优雅和文化底蕴与党校精神相互交融;标 准篮球场、乒乓球场和室内活动室是学员行为训练和集体活 动空间;教学区的景泰蓝陈设、名人字画及建校40年的大 展厅见证着党校的发展历程;藏书刊报纸达13000册(期、 类)的阅览室、光碟课件达1600张的远程教育室、多媒体 教室为优质的干训课程、实现远程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党 校网页、电子政务更为我们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征求意见按 需施教提供的快捷的现代化平台;同时清镇境内的“贺龙广 场”、“鸭池河红军长征纪念碑”、中八农场、大冲村规模种 植业基地等成为我校常备的现场教育、现身说法基地??这些培训资源、人文景观和教育基地的综合利用,为我 校干部培训理念得以实施、干部培训制度得以执行提供了充 分的保障,也渗透着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气息二、着力完善和严格执行干部培训文化之制度载体若干年来党校干部培训的实践证明科学、规范、完善的 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和机制,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保障,是打造党校 干训文化的中坚力量我校逐步构建起落实《中国共产党党 校工作条例》的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教学 改革、科研工作、学员管理、师资培训等制度。
这些制度构 成了干部培训文化的制度载体,确保了党校先进的干训理念 切实得到贯彻和实施一)建立和不断完善教学改革制度为了保证教学工作能够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 干部素质服务,切实通过教育培训帮助干部学员从理论和实 践层面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干部培训 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既是党校发展的动力所 在,更是党校切实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清镇党校在认真探索包括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干部成长 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 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 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一是严格按资格、素质要求选聘和安 排任课教师,严格备课质量管理,坚持课前审查教案和多媒 体课件制度;坚持新课题集体备课和试讲制度;同时还建立 学科多样、涵盖省内外专家、党政领导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的外聘教师师资库,丰富师资来源二是在坚持和完善讲授 式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培训内容和不同班次学员的特 点,采取研究式、互动式、案例式、体验式,并拟开展模拟 式、菜单式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2007 年、2008年举办的副科级干部培训班和青年干部培训班上, 党校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将《如何破解我市当前拆迁征地中 的难题》、《红枫湖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清镇市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 考》、《清镇市村民组长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等14个课 题列入教学计划,组织并指导学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撰写 调研报告,举办学员论坛;今年在新上任副科级领导干部班 上,我们还开展了《如何当好副科级领导干部》的主题演讲 活动,这些教学形式有效地增强了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 力,加强了干部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 的能力,促进了实事求是作风建设。
此外,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党校改变了过去单纯“学 员走进来"的教学模式,进行了 “教师走出去”战略,组织教师深入市直机关、乡镇和行政村,宣讲中央、省委、贵阳清镇两级 市委的有关精神,受到了基层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 广泛欢迎二) 建立、完善、坚持科研工作制度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清镇党校坚持科研为 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 策服务,按照“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的要求,围绕清镇 市强力推进“环境立市、工业强市、科教人才兴市”三大 战略,破解“三大难题”来开展,党校以制度的方式规定每 个教师每学期至少研究一个专题、撰写一篇论文、承担一个 讲座从2006年至今,清镇党校成立课题组,已成功申报 了贵阳市委党校课题、清镇市科技局课题3项,分别为:《清 镇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清镇市农民增收动力机制 分析及动力机制形成策略》、《清镇市农村养老保险研究》 目前,清镇党校还参与了中央党校关于基层党校建设课题的 研究通过加大科研工作力度,促进了教师对清镇市情、党 情、干情认识的深化,为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夯实了基础三) 建立、完善和严格学员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文化建设是关键。
它是干部培训取得实效 的保障我校坚决贯彻执行贵州省《关于干部在党校学习期 间加强作风建设的十五项规定》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 从严管理,切实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本学期我们学习借鉴 省委组织部平坝农场干部培训班学员四项管理制度(半军事 化的封闭管理制度、明确条目的违纪扣分制度、系统分组的 自我管理制度、考核评定和结果反馈制度)用于指导我校的 学员管理实践,修改制定了《清镇市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学 员管理制度》,严格党内生活,严肃校规校纪,把中央关于 “干部进党校学习,不论什么级别,都要以普通学员的身份, 认真遵守考勤制度、请假制度、生活管理制度、考试考核制 度和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以高度的自觉努力完成学习任 务”落到了实处,出勤率一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受到 了外来授课专家的赞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确保培训 质量的关键中共清镇市委高度重视和支持党校的发展,把 党校师资培训列入全市干部培训计划,我校的师资培训还得 到省委组织部的名额支持,自2007年以来,清镇党校相继 选送专兼职教师18人次到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等名校参加党校师资班和十七大精神、经济学、公 共管理学、公共危机管理、新农村建设等专题培训。
同时清 镇市委大力支持党校开办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党校先后 选送5名专兼职教师报考攻读经济学、法学、行政学、党建、 公共管理等专业在人才引进方面,经市委同意,得到组织 部、人事局、编办的大力支持,党校近年共引进研究生6名 为了多渠道的培养提高教师素质,2007年至今,党校已选派11名教师分别到省委组织部、贵阳市计生局、清镇市委党建 办、乡(镇、街道)和帮扶村等单位进行锻炼,有效促进了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三、着力总结、借鉴和创新干部培训文化的理念内核干部培训理念是干部培训文化的主导因素,是干训文化 的灵魂和核心价值取向,是干训文化之物质载体和制度载体 的形成根源和存在依据多年来,我校干部培训的教学、管 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如下一些内化于心的理念,它们构成 了我校干部培训文化的理念内核一)坚持“以学员为本、按需施教"的理念干部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需要遵循教 育的一般规律,也需要遵循特殊规律学员丰富的实践经验 和相当的认知水平,要求党校的干部培训既要有前沿理论的 深度,也要有现实实践的厚度;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和角色年 龄等现实状况,要求党校的干部培训既要有激情的理念更 新,更要有多种教学形式的相得益彰。
这些都需要党校的干部培训朝着理论性和现 实性、时效性和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相结合的道路不 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由此,我校在“以学员为本、按需 施教”的理念指导下形成了如下制度:我们在教学计划的编制及课程 设置上,建立并坚持了由党校、组织部和主办单位共同参与 培训需求调研并研究确定教学计划的会议制度根据市委每年年初下达的全年干部教育 培训安排意见,为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党校和组织部共同深入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开展培训需 求调研,在此基础上,由党校认真分析各轮训类班次和培训 类班次的特点和要求,准确把握培训目的,拿出教学计划初 步方案,然后召开“三方会议",共同研究确定教学计划, 为各个班次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2、以学 员自行组织评比学员论坛等活动为载体,积极践行以学员为 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以党小组为单元结合学员思想、 工作、学习以及班级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党性分析,避免 了党性教育的空洞性,又体现学员自我管理理念3、坚持 学员测评及分析制度,对学员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意见 及时组织专兼职教师进行反馈和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