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紧张性.docx
8页压力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紧张性、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生理上、心理上的反应人在一生中会经历 各种各样的压力,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刺激学生学 习高水平的压力或压力持续时间过长,可使机体平衡失调,导致心 身疾病[1]本科实习护生常常面临着各种压力,如不能很好应对,会 影响身心健康及临床实习效果,甚至动摇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的决心[2] 许多护理教育者关注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展了积极的研究,来 了解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承受的压力水平,分析主要压力源和 常用的应对方式1 本科实习护生压力的相关研究现状1.1 研究工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压力源、压力应对方式两方面 开展研究1.1.1 本科实习护生压力源问卷国外较为常用的是 Admi 的 NSSS (Nursing Student's Stress Scale)[ 2 ] ,由于我国与国外护理教育体制、 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的差异性,该量表在我国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我国较早应用的问卷为曹颖等[ 3 ]编制的“本科护生压力源量表”,该 量表含 6 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的需求、工作性质与内容、监督与 评价、病人的情况、病房环境与设备、教学安排,共 32 个条目,每 个条目从没有压力感到重度压力感,以 0~3 分表示。
并将结果以均 数的高低分为 3 个水平,均数在 1.0 以下为低水平的压力,~2.0 为 中等水平的压力,~3.0为高水平的压力问卷的信度Cronbach^s a为 0.86之后,杨永丽等[ 4 ]结合我国现今高校扩招、学生就业压力 大等实际情况,制定本科实习护生压力源量表,共7个方面,32 个 条目,增设了“考试及就业”压力源,每个条目从没有压力感到较大 压力感,以 1~4 分表示压力水平的描述方法与曹颖等编制的量表类似问卷的重测信度为 0.761.1.2 本科实习护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 /量表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是应 对方式问卷[5 ] (Coping StyleQuestionnaire, CSQ),包含解决问题、 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6 个方面,共 62 个条目,每个条 目有“是”或“否”2 个答案,分值 0~1 分此外还有,简易应对 方式问卷,它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 个维度组成,包括20 个条目, 积极应对维度 12 项,消极应对维度 8 项,按 0~3 级评分,统计积 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的平均分,分值越高表示该应对方式使用越多 还有部分学者自设量表,例如曹颖等[6]设计的应对量表,含24 个条 目,每个条目根据应对方式使用的频率(没有、很少、有时、经常) 分为4个水平,以0~3分表示。
问卷的可信度Cronbach' a为0.861.2本科实习护生的压力水平1997年,Admi[2 ]通过调查研究显示: 以色列的护理本科生实践前的压力显著高于实践中期,而实践中期的 压力明显高于实践后期该研究还表明,学生对同一事件的压力感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国内研究显示:护理本科生(共 68 名)中 67.6% 有中度水平压力, 19.1%有高水平压力[3];临床实习期间的本科护生 (共 92 名)有中度压力占58.8%,低度、高度压力分别占40.0%、 1.2%[4 ]此外,压力 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实习时期,本科护生的压力水平随着时间的 推移呈现下降趋势,压力得分以 0~3 分表示,在实习 1 周、1 个月、 3 个月、 5 个月总均分分别是(2.06 ± 0.50 )分、( 1.92± 0.47)分、 (1.82±0.48)分、(1.75±0.45)分[ 7 ];临床实习后期,本科护生感 到压力程度要高于前期和中期,即在实习中期(3~6 个月)时压力总 均分为(2.10±0.83)分,出现了低峰,而初期(1~3 个月)及后期 (7~9 个月)则分别为(2.13±0.85)分、(2.19±0.90)分[8]。
1.3 本科实习护生与其他学历实习护生压力水平的比较目前护理教 育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这些不同 学历层次的护生由于教育层次、年龄、生活经历等各方面的差异,在 临床实习中的压力源及压力水平可能也不尽相同[9]孙霞等[10]对 90 名不同学历(中专、大专、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的压力源进行 调查,结果表明:护生总体压力评分为(1.05±0.46)分,本科组为 (1.07±0.34)分、大专组为(1.20±0.45)分、中专组为(0.88±0.55) 分,不同学历护生压力源总分及各条目评分比较,除了“出现差错的 可能”这项条目外,其余条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生在实习期 间的心理压力程度与其学历无关调查者认为[10],高学历的护生年 龄较大,知识水平较高,有一定程度的判断力,其应对与处理问题的 能力较强,但由于对自身有较高期望,且思想较复杂,心理压力不会 过低;中专实习护生由于自身期望值较低,加上年龄偏小,性格较为 单纯,因此心理压力也不会过高;而高职护生面对就业的市场化和众 多本科生的竞争,由于缺乏自信也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11]1.4 本科实习护生的主要压力源本科实习护生的主要压力源集中表 现在心理、考试及就业、人际关系、工作性质与内容 4 个方面。
多 数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表现较浓的学习兴趣,择 业绝大多数是出于非自愿,自身价值感得不到满足[4 ],并且对专业 前景展望持悲观态度,存在专业心理矛盾的现象[12]随着高等院校 的扩招、毕业生的增多及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质与量的限制,学生面 临的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13]杨永丽等[8]研究表明,考试与就业 已经上升到第 1 位压力源徐慧君等[12]对本科临床实习生127 人的 研究调查表明:有 10.9%和 20%的人因为英语四、六级未通过而承受 着压力;68.2%的人因为临床阶段的考试而担心此外,本科护生知 识层次大多高于带教老师,认为自己受教育层次较高,从心理上产生 优越感,带教老师自觉层次低,不愿主动带教,导致护生与带教老师 之间的沟通较少,关系较为敏感[12],使带教教师的评价与态度[ 7 ] 成为主要的压力源由于病人周转率快,短时间内学生不能与病人建 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致使学生自信心不足;面对不同层次病人时,学 生语言单一,过多地使用医学术语,并使用相同的沟通模式,而达不 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学生有时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满意答复, 而引起病人怀疑甚至不配合,均可导致沟通不良[14],得不到病人及 家属肯定的评价[ 3 ],引发出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性质与内容方 面,主要的压力源有:每天所承受的工作量大[10,15]、害怕出现 差错[3 ]、紧急情况的处理能力不够[10]、面对病人的痛苦表情无能为 力[3]1.5 本科实习护生常用的压力应对方式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面对挫 折和压力时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又可称作应对策略或应对机制 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 结果之间的关系曹颖等[6]研究结果表明:接受现实、独自想办法解 决、与同学谈论自己的感受,是本科实习护生最常采用的 3 种应对 方式杨永丽等[ 4 ]研究显示:本科实习护生面对压力的消极应对得 分低于常模(P<0・01),这与赵芳芳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杨永丽等 [4]还发现:应对方式的各条目中与压力程度呈显著性正相关的有“尽 量克制自己的失望、悔恨、悲伤和愤怒”、“自己安慰自己”;应对方 式与压力程度呈显著性负相关的是“不把问题看得太重”说明面对 压力时,本科实习护生对自己强烈的情绪反应克制越多,感受到压力 程度越大;反之,与人交谈,倾听内心烦恼,向亲戚朋友或同学寻求 建议则能有效降低压力程度孙爱华等[17]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实习 护生积极应对得分均高于消极应对得分(P<0.05),提示她们使用积 极应对方式多于消极应对方式。
尤渺宁等[18]对不同层次(中专、大 专、本科) 临床实习护生的应对方式做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 组护生解决问题和退避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因子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专组“解决问题”因子分高于中专组和本科组,“退 避”因子分低于中专组和本科组2 展望2.1 进一步研制与开发压力的研究工具近几年, 护理教育者和临床护理工作者都密切关注本科实习 护生的压力,还有些学者对不同学历(中专、大专、本 科)的实习护生的压力情况和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研 究;有些学者对不同实习阶段的本科护生的压力情 况和其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比较研究但是,目前尚缺 乏 18~25 岁人群的压力水平常模,导致压力水平的 比较受到局限而且上述所提到的压力水平结果,均 是通过研究对象对事先设计好的压力源感受程度的 强弱进行评分,由各条目均分的高低来评价其压力 水平由此得出的均分是否能全面地、真实地反映本 科实习护生的压力水平,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问卷 设计的压力源是否全面、准确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 研制与开发压力水平的测量工具此外,大多数学者 是引用曹颖等[6]设计的压力源量表来研究本科实习 护生的主要压力源,然而该量表是针对本科护生的 整个学习过程设计的,并非针对实习这个特殊的时 间段。
2006年,杨永丽等⑻结合新的形势制定出一份 新的量表,该量表更符合现今本科护生临床实习的 实际情况,只是尚未得到广泛应用2.2 研究对象、范围、方向需进一步拓展本综述 提到的研究报道中,研究对象全是女性但是男性本 科实习护生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其需求量也在增 加,他们承受的压力更大,尚未见有关报道另外,许 多高校除了招收 4 年制的本科护生之外,还会培养 一些特殊方向的 5 年制本科护生,他们在实习期间 与普通的 4 年制本科护生是否存在压力水平与压力 应对方式的差异,在不同级别医院的本科实习护生 压力源与其应对方式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可作为 下一步研究方向本科实习护生压力应对方式的报 道较多,但多见压力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做相关分 析,以期能为本科护生实习过程中压力水平的干预 提供参考依据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 探讨不同的压力源、压力水平、应对方式对择业效能 感的影响,以建立本科实习护生压力、应对方式和择 业效能感模型[参考文献][1] Oermann M H, Standfest K M. Differences in Stress and Challenge in Clinical Practice among AND and BSN Students in Varying Clinical Courses[ J ].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1997,36(5):228.[2] Admi H. Nursing Students'Stress during the 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 J ].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 1997,36(7):323- 327.[3] 曹颖,戴舒霞,于艳秋.护理本科生的压力及应对方式的 调查分析[ J ].护理学杂志,2000,15(3):166- 168.[4] 杨永丽,赵秋利.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程度和应对方式的相关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 (11B): 2928- 2930.⑸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 志,1999: 410.[6] 曹颖,向虹,于艳秋.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 2001,36(7):491- 494.[7] 闫瑞芹,沈宁,陈京立,等.护理本科生毕业实习不同时期 的压力源、压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J ].护理研究,2006,20(11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