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docx
3页20.1.1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熟练运用平均数的求解方法解决问题3.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 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难点1. 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数学八年级下册》、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钢笔、铅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一组数据:24,16,19,21,25,28,27,222. 提问学生: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多少?3.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所学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Step 2 学习(15分钟)1. 老师板书: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的平均值2.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即将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3. 老师通过示例和计算器的使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4. 老师出示一组数据:15,18,20,22,24,25,28,30引导学生一起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Step 3 练习(2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运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解2. 老师巡回指导学生的练习,及时纠正错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3.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Step 4 拓展(10分钟)1. 老师出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班级考试成绩、家庭电费支出等2. 学生根据问题运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3. 学生分组讨论并报告自己的解决方案Step 5 归纳总结(5分钟)1. 老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2. 强调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等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平均数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在练习环节,通过巡回指导和学生互相交流,提高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拓展,拓宽了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和应用场景在归纳总结环节,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并强调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整体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运用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