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考研相关信息.doc

16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312794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7.50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社会调查方法是我校所有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能达到的水平,主要考察社会调 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与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对实践性 内容和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考察要求考生:1、 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知识;2、 熟悉社会调查的各个主要环节,具备研究设计、资料收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3、 能正确进行基本的社会统计分析考试对象为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答题时间:180分钟3、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社会调查方法基础知识50%社会调查方法实践内容25%社会统计分析方法25%4、题型比例:名词解释约15%判断说明约20%简答题约20%设计题约20%统计题约25%三、参考书目风笑天著:《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 学出版社,2001 (或更新版本)李沛良著:《社会研究的统计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第二部分考察要点一、 社会调查概述1、 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特征2、 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的关系3、 社会调查的作用4、 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类型5、 社会调查的基本题材6、 普遍调查的概念与特点7、 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8、 传统调查与现代调查的差别9、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二、选择调查课题1、 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2、 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3、 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4、 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三、调查设计1、 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2、 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3、 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4、 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四、抽样1、 抽样的概念及基本术语2、 抽样的意义3、 抽样的主要类型4、 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5、 抽样的基本步骤6、 几种主要概率抽样方法的操作方法、基本特点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7、 几种主要非概率抽样方法的做法、特点8、 如何根据公式计算样本规模,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9、 哪些因素与样本规模的确定有关10、 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如何五、测量1、测量的概念与基本要素2、社会测量的特殊性3、测量的四种层次及其特征4、量表的作用及李克特量表的设计方法5、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概念、类型6、概念、变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7、操作化的含义、作用及其实际运用六、问卷设计1、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2、 封面信的主要内容3、 问卷设计三大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4、 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5、 各种形式的问题及答案的实际设计方法6、 表达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方面的几条常用规则7、 确定问题数量和问题顺序的方法8、 问卷设计中有那些常见错误9、 高质量问卷有哪几条标准10、 提高问卷设计质量的方法七、 资料收集1、 调查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2、 自填问卷法与结构访问法的特点比较3、 如何进行个别发送、邮寄填答和集中填答,三种自填问卷方式的优劣比较4、 当面访问与访问的做法、特点及优劣比较5、 在调查资料收集过程中还应注意哪几点6、 调查员的条件及培训方法八、 资料处理1、 资料审核的内容与方法2、 资料复查的方法3、 问卷编码的含义与作用4、 数据清理工作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含义九、 单变量分析1、 频率分布与频数分布的含义3、平均数、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4、区间估计的含义及计算方法5、总体均值与总体百分比的假设检验方法十、双变量分析1、相关关系的概念、方向、强度2、因果关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3、交互分类的意义及作用4、消减误差比例的含义5、不同层次的变量间关系所对应的相关系数6、对相关关系的检验SPSS基本应用针对第九、第十部分内容,能阅读SPSS处理的数据结果,并能进行相应分析O十二、撰写调查报告1、各种不同的调查报告类型及其特点2、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3、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4、调查报告标题的类型与特点5、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6、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部分通常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7、 如何选择所评论的文献8、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方法部分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9、 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果部分应注意哪两个方面的问题10、 调查报告的行文应注意什么问题华科社会学招生情况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是我国高校最早恢复社会学教学和研究 的院系之一,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招收本科生、研究生以来,为国家培 养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管理及各方面的人才。

      目前,该系设有社会 学、社会保障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社会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社 会保障二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心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社会工作硕士 专业学位点;设有社会学、社会工作两个本科专业社会学专业2008 年被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该系有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有教授8人,副教授7人, 讲师12人,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 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等近100项, 研究经费500多万元研究成果享有很好的学术声誉和较高的知名 度,曾先后获得过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湖北省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 奖等奖项10余项其中享有声誉的研究生导师和较有特色的研究领 域有:1. 吴毅教授、贺雪峰教授是我国农村社会学、农村政治学研究 中享有声誉的知名学者他们的著作《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小镇喧嚣》、《新乡土中国》、《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乡村的前途》 等以及吴毅教授主编的《乡村中国评论》、贺雪峰教授主编的《三农 中国》等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他们为核心,由年轻教师和研 究生共同组成的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当前“三农”问题研究中享 有较高的评价。

      2. 雷洪教授、孙秋云教授、陈志霞教授是我国社会学界、人类 学界、心理学界享有一定知名度的学者,雷洪教授的《社会问题》、 孙秋云教授的《核心与边缘》、《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及《文化人类 学教程》、陈志霞教授的《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个案 社会工作》等著述在国内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学术评价和一定的社会影 响3. 以丁建定教授、吴中宇教授、石人炳教授为核心所组成的社 会保障研究团体在国内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丁建定教授在西方社会 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理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从 济贫到社会保险》、《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瑞典社会保障制度 的发展》、《社会福利思想(修订版)》等,吴中宇教授的《社会保障 学》、《现代社会保障导论》等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石 人炳教授的《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及其关于人口社会学和老年社 会保障方面的一系列研究论文,均在学术界都享有较高评价此外,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家庭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学术研 究中也享有一定的声誉,也是该系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新的学术 增长点招生的专业:博士学位:社会学、社会保障硕士学位:社会学、人类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欢迎有志者报考。

      相关说明:1.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属于自筹经费或委托培养学习的 研究生,不享受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业助学金资助;被录取为我校的 非定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内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可参与学校设 立的研究生单项奖学金评定2.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拟接收的推免生约占40%左右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 人数考试科目备注404社会学系030301社会学01城乡社会学02家庭社会学1124张小 山1200\ 秋 云1900贺雪 峰1172郝玉早1831郑丹 丹28%1 101思想政治理论%1 201英语一%1 612社会学综合(含社会 学概论,人 口理论教 程,人类学 概论)%1 857社会调查研一 究方法03经济社会学1123王茂 福04人口社会学1832石人炳05社会分层与流动0040陈恢忠06社会学理论与方法0267 雷 洪 1124^ 小山07应用社会心理1465陈志霞08社会政策与评估2348李华樂09政治社会学1899 吴毅030303人类学①101思想政治01文化人类学1204孙秋理论云②201英语一02政治人类学1899 吴@612社会学综毅合(含社会 学概论,人 口理论教 程,人类学 概论)@857社会调查研究方法120404 ▲社会保障①101思想政治01社会保障经济学1123王茂理论福②201英语一2348李华@625社会保障樂概论02社会保障理论1464 T 建④871宏观经济定学与公共1832石人 炳0733吴中管理学宇03社会保障政策0733吴中 宇1464 T 建定04社会救助1168王三秀05社会保障法律政策1168王三比较分析秀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学综合》(含社会学概论, 人口理论教程,人类学概论)考试大纲壹、社会学概论部分一、 绪论1、 什么是社会学2、 社会学理论知识3、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与特点二、 社会学学科发展1、 社会学学科的诞生2、 社会学学科的发展三、 社会与文化1、 什么是社会2、 社会构成要素及结构3、 社会文化四、 人的社会化1、 何为人的社会化2、 人得以社会化的条件3、 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4、 个体社会化的环境与途径五、 社会互动1、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类别2、 社会互动的理论3、集群行为六、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1、 什么是社会群体2、 初级社会群体3、 社会组织七、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 社会分层与社会分层结构2、 社会分层理论3、 社会流动八、 社区1、 社区与社区研究2、 农村社区3、 城市社区及城市化九、 社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