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ppt
64页n n《《论语论语》》n n““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n n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n n究微究微n n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n n贺希荣贺希荣一:历代注家意见一:历代注家意见n n“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 远之则怨远之则怨 ”n n(梁)皇侃:(梁)皇侃:《《论语义疏论语义疏》》:女子小人并禀阴:女子小人并禀阴 ,闭气多,故其意浅促,所以难可养立也近,闭气多,故其意浅促,所以难可养立也近 之则不逊者,此难养之事也君子之人,人愈之则不逊者,此难养之事也君子之人,人愈 近愈敬;而女子小人,近之则其承狎,而为不近愈敬;而女子小人,近之则其承狎,而为不 逊从也远之则有怨者,君子之交如水,亦相逊从也远之则有怨者,君子之交如水,亦相 忘江湖;而女子小人,人若远之,则生怨恨,忘江湖;而女子小人,人若远之,则生怨恨, 言人不接己也言人不接己也n n(魏)何晏注(宋)刑昺疏:(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论语注疏论语注疏》》:此:此 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所以难养者章言女子与小人皆无正性,难畜养。
所以难养者 ,以其亲近之,则多不逊顺;疏远之,则好生怨,以其亲近之,则多不逊顺;疏远之,则好生怨 恨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若其本性贤明,若恨此言女子,举其大率耳若其本性贤明,若 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文母之类,则非所论也n n(宋)朱熹:(宋)朱熹:《《论语集注论语集注》》:此小人,亦:此小人,亦 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莅之 ,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n n(清)刘宝楠:(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论语正义》》:此为有家国者戒:此为有家国者戒 也养,犹待也养,犹待也《《左左· ·僖二十四年僖二十四年》》传:女德传:女德 无极,妇怨无终杜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无极,妇怨无终杜注:妇女之志,近之则不知 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即此难养之意止足,远之则忿怨无已,即此难养之意《《易易· · 家人家人》》九三云:九三云:“ “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家人嗃嗃,悔厉吉;妇子嘻嘻 ,终吝 ”《《象传象传》》::“ “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 嘻嘻,失家节也嘻嘻,失家节也 ”此即不逊之象故初九云:此即不逊之象故初九云:“ “ 闲有家闲有家” ”,言当教之于始也。
六二云:,言当教之于始也六二云:“ “无攸遂,无攸遂, 在中馈,贞吉在中馈,贞吉 ”言妇人惟酒食之议,故能顺以言妇人惟酒食之议,故能顺以 巽也《《师师》》上六云:上六云:“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 小人即此篇上章所指乡原鄙夫之属小人即此篇上章所指乡原鄙夫之属n n程树德(程树德(1877-19441877-1944):):《《论语集释论语集释》》:程氏的:程氏的《《论语集论语集 释释》》除了引述除了引述《《皇疏皇疏》》、、《《集注集注》》、、《《正义正义》》以外,还以外,还 引用了引用了《《后汉书后汉书· ·杨震传杨震传》》:疏曰::疏曰:“ “夫女子小人,近之夫女子小人,近之 喜,远之怨,实为难养喜,远之怨,实为难养 ”此外,同时补充了朱熹的有此外,同时补充了朱熹的有 关论述:关论述:《《四书疑思录四书疑思录》》::“ “人多加意于大人君子,而人多加意于大人君子,而 忽于女子小人,不知此两人尤是难养者,可见学问无微忽于女子小人,不知此两人尤是难养者,可见学问无微 可忽 ”《《四书诠义四书诠义》》::“ “此言修身齐家者不可有一事之此言修身齐家者不可有一事之 可轻,一物之可慢,勿谓仆妾微贱,可以为我所使,而可轻,一物之可慢,勿谓仆妾微贱,可以为我所使,而 忽以处之也。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而礼必本于身,以忽以处之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而礼必本于身,以 惠爱之心,行天泽之礼,乱本弭矣,所谓庄以莅之,慈惠爱之心,行天泽之礼,乱本弭矣,所谓庄以莅之,慈 以畜之也君无礼让则一国乱,身无礼则一家乱,女戎以畜之也君无礼让则一国乱,身无礼则一家乱,女戎 宦者之祸天下,仆妾之祸一家,皆恩不素孚,分不素定宦者之祸天下,仆妾之祸一家,皆恩不素孚,分不素定 之故也夫子言之,其为天下后世虑者至深且远也夫子言之,其为天下后世虑者至深且远也 ”n n杨树达:杨树达:《《论语疏证论语疏证》》:叶公子高曰:吾:叶公子高曰:吾 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闻之,唯仁者可好也,可恶也;可高也, 可下也好之不偪,恶之不怨,高之不骄可下也好之不偪,恶之不怨,高之不骄 ,下之不惧不仁者则不然人好之则偪,下之不惧不仁者则不然人好之则偪 ,恶之则怨,高之则骄,下之则惧恶之则怨,高之则骄,下之则惧n n钱穆:钱穆:《《论语新解论语新解》》:此章女子小人指家:此章女子小人指家 中仆妾言妾视仆尤近,中仆妾言妾视仆尤近, 故女子在小人前故女子在小人前 因其指仆妾,故称养待之近,则狎而因其指仆妾,故称养。
待之近,则狎而 不逊;远,则怨恨必作善御仆妾,此齐不逊;远,则怨恨必作善御仆妾,此齐 家之一事家之一事n n杨伯峻:杨伯峻:《《论语译注论语译注》》:只有女子和小人:只有女子和小人 是难得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会无礼是难得和他们共处的,亲近了,他会无礼 ;疏远了,他会怨恨疏远了,他会怨恨n n纵览自魏至于今人的注释,就此章论,基纵览自魏至于今人的注释,就此章论,基 本观点可分为两大类:朱熹、钱穆把女子本观点可分为两大类:朱熹、钱穆把女子 解为妾,把小人解为仆隶下人而其它各解为妾,把小人解为仆隶下人而其它各 家均以家均以“ “女子女子” ”为指所有女人(唯刑昺稍有所为指所有女人(唯刑昺稍有所 保留,认为本性贤明如文母者除外保留,认为本性贤明如文母者除外 以以“ “小人小人” ”为指以德言的所有小人程树德只为指以德言的所有小人程树德只 是把不同注释归总,未有己言杨树达只是把不同注释归总,未有己言杨树达只 引用了他人评价引用了他人评价“ “小人小人” ”的言论,未评价的言论,未评价“ “女女 子子” ”钱注后于朱注,所言亦无出朱子者钱注后于朱注,所言亦无出朱子者 因此可以认为,朱熹独辟一说。
因此可以认为,朱熹独辟一说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意见二、近二十年来的研究意见n n第一种,认为此处把女子与小人并举,孔子确实是对女第一种,认为此处把女子与小人并举,孔子确实是对女 性抱歧视态度,尽管是时代的局限使然性抱歧视态度,尽管是时代的局限使然[1][1]n n第二种,认为孔子尊重妇女,也不鄙视体力劳动者,第二种,认为孔子尊重妇女,也不鄙视体力劳动者,“ “ 女子与小人女子与小人” ”指南子与卫灵公或其类属指南子与卫灵公或其类属[2][2] [1][1] 参见富世平:参见富世平:《《也谈孔子的女性观也谈孔子的女性观————从从“ “唯女子与唯女子与 小人为难养也小人为难养也” ”说起说起》》,,《《船山学刊船山学刊》》,,20052005年第年第4 4期;期; :并参见王红霞::并参见王红霞:《《也说也说“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船山学刊船山学刊》》,,20042004年第年第4 4期n n[2][2]参见吴全权:参见吴全权:《《《《论语论语》》“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析析 辨辨》》,,《《江汉大学学报江汉大学学报》》,,19971997年第年第1010期。
期n n[1][1]第三种,认为第三种,认为“ “女女” ”应当理解为指第二人称的应当理解为指第二人称的“ “汝汝” ”,,“ “子子” ”指指 年轻人,年轻人,“ “小人小人” ”就是通常的缺乏教养的人合起来是就是通常的缺乏教养的人合起来是“ “你那你那 里的年轻人和小人一样难相处里的年轻人和小人一样难相处 ”[2][2]n n第四种,也认为第四种,也认为“ “女女” ”当理解为当理解为“ “汝汝” ”,,“ “子子” ”理解为理解为“ “儿子儿子” ”,合,合 起来是起来是“ “只有你的儿子和小人一样是难相处的只有你的儿子和小人一样是难相处的” ”[3][3] n n[2][2]参见李燕:参见李燕:《《孔子何曾骂女子孔子何曾骂女子——“——“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唯女子与小人为难 养也养也” ”辩辩》》,,《《中华儿女中华儿女》》(海外版)(海外版)19971997年第年第3 3期n n[3][3]参见刘明武:参见刘明武:《《为孔子辩:为孔子辩:“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中中 的的“ “女子女子” ”非指非指“ “女人女人” ”》》,,《《妇女研究论丛妇女研究论丛》》19981998年第年第4 4期。
期n n第五种,把第五种,把“ “唯唯” ”解释为表尊敬的应答词,把解释为表尊敬的应答词,把“ “女女” ”理理 解为解为“ “汝汝” ”,把,把“ “子子” ”理解为敬称,把理解为敬称,把“ “与与” ”理解为表肯理解为表肯 定或赞成意义的动词合起来意思是定或赞成意义的动词合起来意思是“ “对啊!您先对啊!您先 生说得对!小人是难养的生说得对!小人是难养的 ”[1][1]n n第六种,认为第六种,认为“ “女子女子” ”是女人,是女人,“ “与与” ”是赞助、嘉许、是赞助、嘉许、 参与的意思,合起来就是参与的意思,合起来就是“ “女子支持、赞助小人,女子支持、赞助小人, 与小人结党营私,难于相处与小人结党营私,难于相处 ” n n[1][1]参见吴正中,于淮仁:参见吴正中,于淮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唯女子与小人为,难 养也养也————孔子的女性观辨正孔子的女性观辨正》》,,《《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 ,,19991999年第年第4 4期n n[2][2] 参见牛多安:参见牛多安:《《孔子曰孔子曰“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 ”释义释义》》,,《《孔子研究孔子研究》》,,20022002年第年第5 5期。
期n n第七种,认为此章前半段当读为第七种,认为此章前半段当读为“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 也 ”“女子女子” ”指女人,指女人,“ “为为” ”作共事讲意思是作共事讲意思是“ “惟有女子与小惟有女子与小 人在一起共事,是最难相处的啊!人在一起共事,是最难相处的啊!” ”认为孔子此处在为这认为孔子此处在为这 种不得不与小人共事的女子担忧和鸣不平种不得不与小人共事的女子担忧和鸣不平[1 [1n n] ]第八种,认为此处的第八种,认为此处的“ “女子女子” ”指养在父母家的姑娘、刚出嫁指养在父母家的姑娘、刚出嫁 不久未作母亲的年轻妇人,不久未作母亲的年轻妇人,“ “小人小人” ”指志向浅陋的小辈和下指志向浅陋的小辈和下 层人物这两种人都难以相处和教养这两种人都难以相处和教养[2][2]n n[1][1] 参见周远成:参见周远成:《《“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正解正解————为孔为孔 子正名之一子正名之一》》,,《《船山学刊船山学刊》》,,20022002年第年第3 3期n n[2][2]参见陈冠梅:参见陈冠梅:《《析析“ “女子女子” ”与与“ “小人小人” ”》》,,《《古汉语研究古汉语研究》》 ,,20032003年第年第1 1期。
期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三、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n n1 1、孙,同、孙,同“ “逊逊” ” “礼以恭敬辞逊为本礼以恭敬辞逊为本” ”[1][1],,“ “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孟子孟子· ·公孙丑上公孙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