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衡水中学高考历史复习.ppt

64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2590554
  • 上传时间:2019-01-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7MB
  • / 6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协同作战、周密计划、科学备考,河北衡水中学 李续赏,主要内容: 一、和谐促进发展,团结就是力量 二、和谐师生关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三、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搞好三轮复习一、和谐促进发展,团结就是力量◆ “五个统一”,即思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习题统一、自助餐统一◆ 集体教研,◆ 推门课制度,◆ 考后合作,1、充分发挥学科质量管理协作体的作用2、充分发挥班级质量管理协作体的作用◆ 班级质量分析会,尊敬的王 琳女士: 262班定于3月8日(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召开二调考试班级质量分析会,地点在明志楼五楼政治组教研室诚恳地邀请您莅临指导,共商教育大事 此致 最诚挚的谢意 刘春宇 2006年3月6日,齐心协力共铸辉煌,,请 柬,,一、和谐促进发展,团结就是力量◆ “五个统一”,即思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资料统一、习题统一、自助餐统一◆ 集体教研,◆ 推门课制度,◆ 考后合作,1、充分发挥学科质量管理协作体的作用2、充分发挥班级质量管理协作体的作用◆ 班级质量分析会,◆ 腾飞工程,◆ 师生交流会,,二、和谐师生关系,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加大投入、加强交流、增进师生感情。

      三、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搞好三轮复习◆ 指导思想:夯实双基、构建学科立体知识体系,指导学法一轮复习,第一、 由“点”及面,构筑章节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第二、单元复习,揭示历史的阶段特征,构建单元知识结构体系第三、以纵向联系分析法构筑立体的知识体系11840219493196642005,118402194931966420055,1、将新知识和旧有知识加以联系——理解 2、增强紧迫感,集中注意力 3、边看、边想、边写,利用多种感官刺激大脑 4、科学分配识记的时间、知识量 5、充分利用早晚时间晚上,识记后,马上入睡,不再输入新信息,没有后面学习内容的干扰,不易遗忘三、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搞好三轮复习◆ 指导思想:夯实双基、构建学科立体知识体系,指导学法一轮复习:,◆ 时间安排:从开学到次年3月中旬,历时6个半月◆ 基本做法—抓好三个环节,,1、搞好老师再创作——备好课,◆ 根据学情梳理教材知识,,,最近发展区,,实际发展水平 (学生能独立完成任务),潜在发展水平 (学生在帮助下完成任务),,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示意图,,1、搞好老师再创作——备好课,◆ 根据学情梳理教材知识,◆ 以问题为主轴,设计系列学生活动。

      人是建构外部世界知识的能动主体,而非被动接受者 ——皮亚杰,文综高考历史命题主题设计思想: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社会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2、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坚持“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落实“五个要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结论八字要求”:精讲、善诱、激趣、拓思,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高产作物新品种,明代从国外引进,松江地区印花布——明中期棉布是广大人民普遍的衣料,瓷器——现代家居中实用而美观的装饰,明清制瓷业达到全盛,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一条鞭法,,时间、目的、内容结果:财政一度好转、后停止,明,清,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评价:,,赋役制度的重大改革,纳银代役,赋役征银,背景:,,赋税繁杂、农民负担沉重,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材料一:,思考: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从这些问题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材料二:乾隆46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

      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简表,从征税标准、形式、税种、时间等方面说明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请思考:,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标准:人丁到土地财产,直至取消人头税 (两税法、摊丁人亩) 税种: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名目和手续的简化一条鞭法) 形式: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一条鞭法) 时间:不定时到基本定时两税法) 服役形式:必服到纳钱物代役庸) 商品税:愈重明清),思考题:,,列举我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的事例从当权者的主观目的分析,古今“减负”的根本不同是什么?,王朝初期: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唐朝实行租庸调制;明太祖实行“安养生息”政策;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使“地丁银”制度得以推行 王朝中期: 唐朝的两税法、北宋的方田均税法、募役法、明朝的一条鞭法古今减负的根本不同在于二者是否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是否认识到农民是国家的主人2、提高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坚持“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培养创新思维;落实“五个要让”: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出结论。

      八字要求”:精讲、善诱、激趣、拓思,3、科学训练,,三、周密计划,科学安排,搞好三轮复习◆ 指导思想:突出主干知识,兼顾基础知识;突破疑点、难点知识;关注热点知识和考纲新增点、变化点知识;重视适度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二轮专题复习:,◆ 时间安排:3月中旬—4月底◆ 基本做法—抓好三个“着力点”,,三个着力点:,1、以集体力量为核心,精心设计复习专题★ 2005年高考命中率◇5月底三模考试:,我国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管理体制上有很多创新据此回答15~16题15、汉朝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始于: A.汉高祖 B. 汉武帝 C. 汉元帝 D.光武帝,16、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是指 A.中央政府开始管理该地区少数民族 B.在西南地撤司设省 C.地方方长官由世袭改为中央任命 D.为平定三“三藩之乱”奠定了基础,★ 2005年高考命中率三个着力点:,◆ 学科内专题: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活动1、以集体力量为核心,精心设计复习专题◆ 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链接(列举10个)热点1.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近年来持续关注的热点,故对此专题应格外关注。

      就历史科而言,可注意: ①历代中央政府(特别是唐、明、清初)推行的促农发展的措施、作用和历史启示 ②中国古代史上的赋税制度的变革(尤其需重点把握) ③中国近现代的土地政策与制度 ④世界近现史资产阶级革命的土地政策 ⑤建国后我国农业发展状况的曲折过程及其原因热点2.国有企业改革: 历史链接: ①建国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②苏联新经济政策,东欧、苏联改革 ③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热点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历史链接: ①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和谐社会的主张:孔子的“仁”的学说;墨子的“兼爱、非攻”;孟子的仁政、民贵君轻思想 ②唐太宗政策调整 ③欧洲思想中的人文主义,热点4.台海问题与国家统一问题 ①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新疆西藏台湾) ②新中国民族政策——少数民族的发展 ③古代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新时期海峡两岸的交流、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法理依据 ④德国的两次统一和崛起 ⑤美国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 ⑥台湾问题中的国共两党合作问题Ⅰ.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 Ⅱ.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Ⅳ.两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大事件及典型事例。

      Ⅳ.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几条统一战线(由于后两次今年考试说明已删,故只需关注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热点5.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热点链接: ①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这些会议整体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艰辛而又光辉的历程其中七届二中全会、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党的自身建设:两次整风运动,中共七大党风建设、三反运动、 七千人大会等 ③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历史链接: ①中国古代史上的水患灾害和经济重心南移、东移的原因 ②隋唐时通过向山要田、围湖造田等方式进一步开发江南所造成的后果及警示 ③中国古代对水能、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开发利用,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煤炭资源的掠夺和新中国在能源建设中的伟大成就 ④资本主义国家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欧佩克组织的性质、形成原因及所起的影响 ⑤能源问题引起的地区冲突或战争热点六:能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热点10.中日关系走入低谷 历史链接: ①中国古代史上秦汉、隋唐友好交往, ②明朝后期的倭寇之患及抗倭斗争 ②日本追随美国“冷战”,中日邦交正常化,热点8.联合国改革 历史链接:①国际联盟的宗旨和行动; ②联合国的由来、宗旨、发展、作用及面临的挑战,热点9.复杂的中美关系 历史链接:①近代史上美国对中国侵略及特征②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三个着力点:,◆ 学科内专题: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活动。

      ◆ 周年纪念的重大事件1、以集体力量为核心,精心设计复习专题◆ 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连接(列举10个)★周年纪念的重大事件 涉及到05-06年的周年大事较多,如新文化运动、废科举、红军长征、遵义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七大、八大、三大改造的完成、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新疆自治区成立50周年(注意民族宗教问题,结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西班牙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战争、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等等三个着力点:,◆ 学科内专题: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思想文化活动◆ 周年纪念的重大事件1、依靠集体力量,精心设计复习专题◆ 现实热点问题的历史连接(列举10个)2、强调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抓住课堂45分钟二轮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知识梳理)—师生共学(提问、讨论)—变式训练(活化活用),◎学案导学:,1、赋税制度含义:,2、赋税制度的变化(沿革),3、对中国古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认识,◎讲什么?,1、赋税制度含义 2、统治阶级调整赋税的原因?有几种情况及影响 3、统治阶级调整赋税为什么总摆脱不了“黄宗羲”定律?,◎当堂训练,,1、下列赋税制度中减轻了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是①编户制度 ②租庸调制③两税法 ④一条鞭法 ⑤摊丁入亩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2、从西汉到明清,赋税制度沿革发展的规律与下列历史现象有紧密关系的是(ABD) A 农民起义深入发展,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 B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日趋活跃 C 历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大地主经济力量壮大,土地兼并日趋激烈,3、 西汉实行编户制度,唐实行两税法,明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清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

      上述赋税制度的变革,表明(ABC) A 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依附控制渐趋松驰 B 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封建国家征收手续日趋简单化 D 封建统治者的剥削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4、 对清朝实施的“摊丁入亩”的评价正确的有(ABCD) A 调整生产关系 B 废除了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人头税 C 相对减轻了无地农民的负担 D 某种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5、简述唐初至清前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6、 清朝建立以前,我国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转变:一是收税的标准由以人丁为主转向以财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