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储光羲《江南曲四首》诗词赏析.docx
4页储光羲《江南曲四首》诗词赏析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3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储光羲《江南曲四首》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江南曲四首 唐代: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 逐流牵荇叶,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轻轻动画桡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隔江看树色,沿月听歌声 不是长干住,那从今路行 赏析 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纳这些旧题,创作了不少清爽平易、明丽活泼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四首》就属于这一类作品 第一首诗(绿江深见底)勾画江南水乡人民不畏风浪、英勇豪迈的性格和气魄 首句“绿江深见底”,描绘江水碧绿,又特别澄澈,尽管水很深,却能一望见底。
诗人以朴实、简洁的语言画出一条清江,足已使人想象江南水乡风光的明媚秀丽这句诗以赞美的口吻写出,表现了水乡人民对自己家乡的酷爱之情能够望见绿江的底,可见,是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因此这句诗已为下一句描写江上风浪反衬了一笔 次句“高浪直翻空”,表现江上风狂浪猛的情景五个字有几个层次,无一字虚设高”,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波浪,而是很高的浪头直”字活画出高浪陡然掀起,直冲云天之势翻空”,进一步渲染浪涛之猛烈,而且是多数的高浪飞涌起来,拍击天空,简直要将天空掀翻击倒这一句虽然没有干脆点出“风”,但从翻空的高浪中可以看到“风”的形象,感受到它的气概,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口气轻松、平易,但份量很重十个字特别有力地表现了水乡人民亵渎风浪、无所畏惧的志气和魄力,他们敢于驾一叶轻舟,在大风大浪中恣意遨游 一般来说,表现雄强的力,须要用悍峭、豪放的笔墨但有时候,轻淡的语言和从容的语调,更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储光羲这首诗的后两句,就可以给读者以启发 其次首诗(逐流牵荇叶)表现江南水乡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诗人擅长抓住人物的行动细微环节,表现他们爱情的快乐、热情和深挚 前二句,描叙一对青年情侣合乘一叶小舟,在河上欢乐地遨游。
他们时而飞速地划动船桨,追逐着流水;时而把船摇到铺满荇菜的水段,高兴奋兴地牵动、采摘鲜嫩的荇叶;一瞬之间,他们又沿着曲折的河岸,把小船划进芦苇深处,攀摘那青青的芦苗逐流水”、“牵荇叶”、“摘芦苗”,这一连串的行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这一对热恋的情侣快乐、华蜜的情态诗人没有静止地描写环境,而是奇妙地通过情侣的活动自然地引出水乡的风物这荇菜飘浮、芦苇轻拂的水乡风物,又为情侣谈情说爱制造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环境气氛牵荇叶”这个细微环节,还具有示意青年男女欢爱的妙用《诗经》中的《关睢》这首描写爱情的诗篇,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诗句,通过采荇菜表现爱情所以,“牵荇叶”这一笔既是实写水乡风物,也有隐喻、象征的意义 三、四句,以人物的行动揭示他们的热恋之情沉醉在快乐爱情中的恋人,突然望见江面上游来一对相互追逐的鸳鸯这对鸳鸯于是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他们不情愿任何人打搅自己的恋爱,自己当然也不情愿将这一对鸳鸯惊散因此,他们怀着爱怜、欣喜的感情,轻轻地划动船桨,静静地离开了这一个细微环节特别富于情趣,它含蓄宛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人对美妙爱情的珍惜,表达了他们深厚的爱 总起来说,储光羲的《江南曲》,语句清爽平易,质朴自然,而情真意蕴,富于浓郁的民歌风味。
在他的数量众多的田园诗中,这组诗是独具匠心的 第三首诗(日暮长江里)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忱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漂浮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喊,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喊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建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困难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给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建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漂浮,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终归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当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
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其次,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虽然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也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调就更显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别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应一气读下 第四首诗(隔江看树色)前两句对仗,后两句用典长干:指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此诗以“长干行”的典故抒写纯真的爱情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