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版地理高考2021教师教学第二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地区(试题练)精辟.docx
15页高中地理专项复习第二讲 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地区【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欧洲不同尺度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近5年本讲考查频次较多,试题多以区域图提供素材,考查区域自然特征与自然现象的成因复习中要重视区域图中地理信息要素的获取和解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题目的训练,提升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理解南北美洲大洋洲和极地地区【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 欧洲 国家地理频道《探寻欧洲河流》摄制组到欧洲采访,历时一年,绘制出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相对流量指以最少月流量为1,其他月份与该值的比值即为该月的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 2.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B.欧洲西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南部、欧洲东部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区D.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欧洲东部、欧洲西部答案 D 知识2 南北美洲 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两国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两国相等答案 A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答案 D 知识3 大洋洲和极地地区 下图为中国“雪龙”号科考船在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2次往返的路线图,航行途中危险系数高,航线选择十分关键2018年11月我国展开第35次南极科考工作,计划在中山站附近建立我国首个南极永久机场此前,考察队员在中山站附近发现一处“蓝冰”(“蓝冰”是指由积雪压实形成的冰川冰,最初呈白色,经过漫长岁月,气泡逐渐减少,冰体晶莹透彻),适合机场建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雪龙”号科考船在穿越澳大利亚与南极洲之间的海域途中,航线常需及时调整,其最主要依据是( )A.海水温度 B.洋流流向C.海洋生物 D.气象资料答案 D 2.“蓝冰”区成为永久机场选址地点的主要优势是( )A.风力较小 B.降雪较少C.冰川牢固稳定 D.积雪厚度较薄答案 C 3.南极永久机场投入使用后,可以( )①扩大科考范围 ②完善保障体系③缩短医疗救助时间 ④调整极地科考时间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 A 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点一 欧洲 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读“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下图)据此完成下列三题1.(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3)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答案 A 2.(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4)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3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3个太阳”泛指该地区热量来源充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太阳光照充足②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③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④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⑤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答案 B 3.(2019湖南衡阳八中月考,5)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A.增大田间温差 B.抑制杂草生长C.保持田园水肥 D.接受阳光直射答案 C 考点二 南北美洲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三题图Ⅰ图Ⅱ1.(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二,6)图Ⅰ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B.b处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两处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答案 B 2.(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二,7)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答案 C 3.(2019湘鄂十二校联考二,8)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 考点三 大洋洲和极地地区 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加速消融,北极不再寂静。
下图示意挪威探险家Ousland为见证北极冰消融,于某年6月23日到9月23日在北极地区航行的航线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9湖南邵阳武冈二中月考,21)关于Ousland此次航行的叙述,可信的是( )A.从甲地到乙地探险的途中遇到了大量浮冰B.大部分行程是顺风航行C.沿途不断遇到大型运矿船D.看到漂浮在海冰上的北极熊同类相残答案 D 2.(2019湖南邵阳武冈二中月考,22)北极不再寂静的主要原因是( )A.北极航线的开辟,海底资源的大规模开发B.世界各国为争夺海洋资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冲突C.北极考察等活动急剧增加,打破了原有生态的平衡D.冰川大规模融化使海底火山爆发、地震等地质活动进入活跃期答案 C 3.(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共同体,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帝的荒野”“众神的领地”这是人们对澳大利亚北部的卡卡杜国家公园的美称作为该国最大的国家公园,那里保存着罕见的澳大利亚原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多样,有着难以计数的独特的动植物种群卡卡杜国家公园内地貌高低不平,分为几个不同地区:由沙滩和丛林构成的海潮区;雨季时变成沼泽的水涝平原区;小山和石峰耸立的低地区;古老的高原区。
卡卡杜的年平均气温为34℃,年降水量为1 100—1 500 mm,有界限分明的雨季和旱季全年9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每年4月到9月是旱季,很少有降水,土地非常干旱材料二 下图分别为卡卡杜国家公园位置示意图和公园某处河流景观图1)卡卡杜在旱季的火灾和雨季的洪水中接受着洗礼,更换着自己的“容颜”试指出卡卡杜的气候类型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卡卡杜旱季火灾和雨季洪水的形成原因2)公园某处,蜿蜒曲折的河道两岸是呈带状分布的绿色灌丛植被,在四周褐色荒漠的映衬下,像一幅色彩艳丽的油画推断右图示景观出现的季节(旱季或雨季),并分析图示景观形成原因3)试分析卡卡杜国家公园生物种类繁多的原因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卡卡杜位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雨季,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带来大量水汽,并在地形的抬升下,形成大量降水,雨季降水集中,暴雨连连;旱季,受来自内陆的干热信风的影响,降水少;地处热带,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地和空气干燥,易发森林火灾2)旱季河道弯曲的原因:地处平原区,地势低平,地形对河水的约束限制小;河水差异侵蚀,导致河道变弯;河流凸岸以沉积为主,凹岸以侵蚀为主,河道弯曲加剧,长年累月,蜿蜒曲折的河道便形成。
灌丛植被沿河分布呈带状的原因:旱季降水极少,蒸发旺盛,土地干旱,沿河地区水源丰富,植被生长茂盛,远离河道的地区土地干旱,则植被稀少3)地貌多样,高低不平;常年高温,旱雨季分明;位于沿海,是海洋向陆地的过渡地带,因此每种生物都能找到自己最理想的栖息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人烟稀少,经济活动较少,干扰小;相对封闭,很长时间与世隔绝,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五年高考】考点一 欧洲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2016北京文综,9,4分)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答案 D 2.(2016北京文综,10,4分)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答案 B 考点二 南北美洲 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1.(2015上海单科,24,2分)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答案 B 2.(2015上海单科,25,2分)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答案 A 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图1)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
小明查到该盐沼的一幅景观照片(图2);盐沼表面凝结成无数块多边形,镶拼成一望无际的盐原,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据称这种景观每年都能见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图1图23.(2017海南单科,18,3分)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①海拔超过4 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D 4.(2017海南单科,19,3分)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B.湖泊—气候变干—湖水蒸发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答案 B 5.(2017海南单科,20,3分)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A.暴雪 B.强风 C.低温 D.太阳辐射答案 D 考点三 大洋洲和极地地区 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8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1.(2018课标Ⅱ,8,4分)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 B 澳大利亚(甲)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
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乙)据此完成下面三题甲乙2.(2018课标Ⅲ,9,4分)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甲所示的(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答案 B 3.(2018课标Ⅲ,10,4分)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答案 D 4.(2018课标Ⅲ,11,4分)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A.①③ B.②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