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筑]s3-1_路基说明.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tian****1990
  • 文档编号:73323328
  • 上传时间:2019-01-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5.6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武汉市新洲区红色旅游道路工程 第五合同段(K24+300~K26+617.472) 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设计说明 第 6 页 共 6 页说 明1 工可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依据审查会议纪要精神,本施工图设计路基标准断面、路面结构形式均按工可设计批复意见执行1.1 全线路基宽度采用12m与8.5m两种形式1.2 全线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执行情况2.1 针对《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中的每一条文已执行2.2 针对《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中的每一条文已执行2.3 针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中的相关条文已执行3 断面布置、加宽及超高设计的说明3.1 路基横断面布置1、本合同段路基宽度为8.5m横断面布置:行车道宽度2X3.5m,硬路肩2X0.25m,土路肩2X0.5m2、路拱坡度:一般路段行车道及硬路肩2%、土路肩4%。

      3、边坡坡率:填方路基边坡填高≤8m时,边坡坡率采用1:1.5;当填方高度>8m且≤10时,边坡采用一坡到底,边坡坡率为1:1.5;当填方高度>10m时在8m处设置2.0m边坡平台,8m以下变坡为1:1.75挖边坡坡率视开挖高度、地质构造、岩石风化程度而定,每级边坡高10m,两级边坡之间设平台,平台宽为2m碎落台宽1m4、公路用地界: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坡脚)以外1m,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1m;桥梁正投影外1m3.2 路基加宽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圆曲线内侧按第二类方式加宽,在超高缓和段全段内按直线方式渐变3.3 超高方式当圆曲线半径小于1500m(60 km/h)、600m(40km/h)时设置超高,以路基中心线(未加宽)为旋转轴,按线性方式渐变超高渐变情况详见“超高方式图”4 路基设计说明4.1 一般路基设计1、干湿类型划分及回弹模量Eo根据沿线地下水位和雨季地面水排泄情况的调查以及填料性质、填土高度,填方路基均属于中湿、干燥类型土基回弹模量Eo是根据以往实体工程检测资料分析取值,主线路基Eo≥40.0Mpa,当低填方路段和土质挖方路段Eo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根据实际情况作换填处理。

      2、路基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的标高平面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503、路床路床填料应均匀、密实,并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表3.2.1的规定;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一致4、一般填方路基(1)填料: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直接用作路基填筑的填料,其液限应不大于50,塑性指数不大于26沿线路基填料尽量利用挖方纵向调运泥炭、淤泥、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2)地基表层处理路基填土前应先清除草皮、树根、腐殖土等,然后碾压密实,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地面横坡缓于1:5时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并挖成4%的向内倾斜坡度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一般填方段清表按30cm考虑(过水田段按50cm考虑);清除的表土不得用于路基填筑,应结合附近地形进行集中堆放,以便用于边坡绿化防护。

      5、一般挖方路基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土质边坡坡率适当放缓,每一级边坡坡率应根据该段土质变化情况作相应变化设计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质路堑,宜采用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和坡脚加固技术当边坡有积水湿地、地下水渗出或地下水露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地下渗沟或边坡渗沟6、半填半挖路段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应符合一般路基的填方路基的各条要求,挖方区应符合一般路基的挖方路基的各条要求;施工时应开挖台阶分层碾压,做到填挖交界处的拼接密实无拼痕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并在填挖交界处上下路床底面分别铺设土工格栅;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采用碎石填筑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岩石性质,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除在边沟下设置纵向渗沟外,在填挖之间设置横向或纵向渗沟纵向填挖交界处应设置过渡段,土质地段过渡段宜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填筑,岩石过渡段采用碎石填筑4.2 特殊路基设计(1)水塘、低凹软土路段需先排水疏干,清除淤泥,再填筑透水性材料至原地面线,以减少路基不均匀沉降。

      水塘路段需浆砌片石护坡至设计水位上0.5m5 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路基的填筑材料全部采用沿线山体开挖后的土石混合料,路基压实度应视填料及不同粒径而确定对于填土路堤,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时的压实度作为控制指标;对于填石路堤,路基压实标准按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见表1路基填筑材料及压实度要求表 表1项目分类路床顶面下深度(cm)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料最小强度(CBR)(%)重型压实度(%)填方路基0~80106≥9580~150153≥94150以下152≥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106≥9530~80104≥95填方路基应分层碾压,每层虚方厚度不大于30cm,桥涵、挡墙台后每层虚方厚度不大于20cm厚度,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填筑6 路基防护工程设计情况路基防护工程是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景观,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设施本工程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生态防护,减少圬工体积在岩土结构稳定,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以选择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相结合,多层防护与生态植被防护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边坡治理本合同段防护类型主要有:三维土工网植草、挂网喷播混生植物防护、拱型骨架植草护坡、浆砌片石护坡、挡土墙、护肩墙、护脚墙等防护形式。

      6.1填方边坡一般填方路段:路基填土高度<4.0m时,采用喷播草籽+灌木籽进行防护;填土高度≥4.0m时,采用三维土工网植草进行防护沿河、塘等路段,根据河、塘、水体的水文特征用浆砌片石护坡至常水位以上0.5m桥头两端,为防止雨水冲刷,6m路堤采用浆砌片石进行边坡全防护受地形限制,路基无法放坡、且填方较大处,采用路肩挡墙防护;填方不大,但边坡伸出较远不宜填筑段,采用护肩墙防护;可以放坡,但填方较大影响路基稳定段,采用护脚墙防护6.2 挖方边坡路基挖方边坡的处理是本项目应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从环保和环境要求出发,首先应做好坡面形状的处理,避免出现刀削似的痕迹,挖方边坡的坡面与土路肩的结合部应尽可能做成弧形挖方路段边坡根据不同的山体石质、边坡率,经稳定分析判定后,采用不同的坡面防护措施土质或强风化边坡采用拱型骨架植草防护整体稳定的岩质边坡采用挂网喷播混生植物防护7 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情况 全线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急流槽、平台拦水沟、排水管及桥梁、涵洞等组成7.1 路基排水1、填方边沟填方路基一般路段采用梯形浆砌片石排水沟,尺寸为0.6m(底宽)×0.6m(沟深)2、挖方边沟一般挖方路段采用矩形浆砌片石边沟,过村镇路段采用矩形加盖板浆砌片石边沟,尺寸为0.6(底宽)×0.6m(沟深)。

      3、边坡平台排水沟挖方边坡,考虑在边坡中部平台设置小型排水沟,尺寸为0.3m(底宽)×0.3m(沟深),采用浆砌片石一般情况下,碎落台应逐级设置排水沟,并引入截水沟平台排水沟工程数量计入路基排水工程数量表4、截水沟当边坡上部山坡有较大的汇水面积时,在坡口外大于5.0m处设深0.6m,底宽0.6m的截水沟,用浆砌片石铺砌截水沟内汇水应在两端通过急流槽引入排水沟截水沟连续长度超过500m时,也应选择合适位置设置急流槽将汇水排至挖方边沟7.2 路面排水路面排水采用漫流式,土路肩设4%向外的横坡,使路面水迅速沿横向漫流,经边坡排向路基边沟,避免路面积水,保证行车通畅8 取土、弃土方案及节约用地的措施项目区多为山地区,沿线植被茂密,多以灌木丛、松林为主,根据对沿线可取土源的调查并结合路基填挖方情况确定如下取、弃土方案:1、取土场尽可能采用移挖作填的方案即利用挖方土方,通过纵向调配的方式填筑路基2、本合同段弃方主要为山地挖方量路基弃土场须与农田建设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不得影响路基稳定,不得造成水土流失、淤塞灌溉沟渠、压盖农田及其他不良后果,并应尽量利用废方造地,支援农业9 路面设计9.1 路面设计的原则和依据在满足交通量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因地制宜、方便施工、合理选材等原则,选用经济合理、技术成熟的路面结构形式,努力提高路面使用质量和寿命。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以单轴-双轮组荷载100KN为标准轴载,设计使用年限为12年沥青路面按部颁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规定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其它设计依据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等;路面材料设计参数参考其他工程、室内混合料试验成果及“规范”推荐值进行选取,详见路面结构材料参数表2本工程根据填土高度和填筑材料进行了计算,填方路基均属于中湿、干燥类型另根据已有工程经验,确定为主线路基顶面回弹模量E0≥40MPa,设计弯沉为35.2(0.01mm)土质挖方及零填零挖路段,路面顶面回弹模量达不到要求需换填处理面结构材料参数表表2 材料名称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15oC20oC15oC(MPa)AC-13C 沥青混凝土140020001.4AC-20C 沥青混凝土120018001.05%水泥稳定碎石15000.64%水泥稳定砂砾13000.49.2 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工可设计审查意见,全线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3cmAC-13C型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 AC-20C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0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4%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总厚48cm9.3 面层材料要求沥青:沥青应采用符合“中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沥青以及改性沥青,透层采用优质乳化沥青粗集料:粗集料的粒径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要求路面上面层骨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性好的碎石,沥青面层粗集料压碎值应不大于30%,洛杉矶磨耗率不大于40%,湿密度不小于2.45t/m3,吸水率不大于3%,细长扁平状颗粒不大于20%,软石含量不大于5%细集料:沥青面层所选用的细集料可采用机制砂、优质的天然砂等,其规格及其它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要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