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语文课标正稿.docx
30页识字写字:《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四新”集美大学教师教冇学院施茂枝期待已久的《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终于在千 呼万唤中面世,引人注目之处,自然是新旧之变清点识字写字部分的改动,概括 出关键词,分别是:增减字量、确定字种、重视习惯、力求美观此四者,亦即2011 年版课标在识字写字部分的“四新”追问修改缘由,探寻应对之策,事关识字教学 的质量和效益一、增减字量(一) 改动清点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课标)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目 标相同,2011年版课标对小学阶段识字总量的要求也是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 其中2500个会写字量目标的改动,在不同学段中:1•第一学段实验稿课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2011年版课标: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2.第二学段实验稿课标: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2011年版课标: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这两个学段字量目标变化的核心是减少识字量有两个要点:其一,第一学 段会认和会写的字分别减去原来弹性部分的200个,剩下保底的刚性耍求。
其二, 第二学段对会认的字的要求基本不变,要求会写的字则减少了 400个,相当于实验 稿课标的五分之四第三学段的字量目标,实验稿课标和2011年版课标的耍求都是累计认识常用 汉字3000个左右,会写2500个左右,基本保持不变但在实验稿课标中,本学段会 写的字只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净增500个字;由于第二学段会写的字减少了 400 个,在累计识字量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版课标本学段实际净增量则高达900个二) 原因探析1.2500个字是顺利阅读和表达的基本保证第三学段会写的字净增量增加,是为了保证会写的字总量不变,达到2500个字这一数字,绝非随心所欲、闭门造车的结果,而是以广泛统计为基础的科学研 究的成果,不可轻易减少请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部大纲对小学识字总量的要求不同时期的大纲识字总量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掌握3000-3500个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 案)》掌握3500个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 学大纲(试行草案)》学会3000个左右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认字3000个左右,掌握2500个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 教学大纲(试用)》学会2500个2001年《九年艾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 教学大纲(试用修订)》认识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识字总量的要求差异巨 大。
掌握或学会或会写的字最高要求是3500个字,最低要求是2500个字,相差整 整1000个字但最近20多年,则稳定在2500个字这有何玄机?众所周知,识字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而是为阅读与习作打好基础, 即为发展语言服务汉字总量高达60000个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不用于当代书面 语言生活,是所谓的“死字”,学生根本没有必耍也完全没有可能全都认识或掌握 那么,保证顺利阅读、满足一般书面表达的基本需耍,耍认识多少字?早期和最新 的研究,一致认为需要2500个字左右据《中国语文》1980年第2期发表的《V 毛泽东选集〉用字的字数、次数按音节分布情况》一文统计,《毛泽东选集》一至 五卷以及诗词,共出现3346个字,一至四卷则共出现单字2981个另有其他研 究表明,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一共用字接近2500个字最近的研究成果,国家语委 的《2009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五年的用字调查显示,覆盖率达到 80%、90%、99%的汉字个数分别在 581-602. 934-97k 2314-2400 之间《2010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2009年的语言材料中,覆盖率达到99%的字种数 为2431个。
以上新老数据都说明,常用的2500个字,大致可以覆盖书面材料的 99%小学生学会常用的2500个字,可以比较顺利地进行一般的书面表达;而认识 常用的3000个字,阅读一般的非行业性书面材料就基本无大碍2、减少字量为适切学生的承受能力新课改以来,出现了多个版本的教材根据杨涛、郑国民、陈双新的(小学低 年级识字教学的字种、字量研究)的统计,人教版教材安排会认的字1800个,会写 的字1000个,均达到课标要求的上限;北师大版教材安排会认的字1642个,超过课 标要求的下限,而会写的字1016个却超过课标要求的上限16个;苏教版教材安排 会认的字1575个,距课标规定的下限还差25个,会写的字995个,接近课标规定的 上限1000个尽管这些教材的识字量存在差别,但都严格执行或基本切合课标的 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会写的字,各个版本第一、第二学段教材都基本达到甚 至超过课标要求的上限,但没有任何版本注明:哪些字属于刚性要求,必须掌握; 哪些字属于弹性要求,并不一定掌握教材中所有要求会写的字,自然都是教师课 堂教学和测试的依据,也是各级管理机构进行识字教学评价的依据如此一来,课 标中的弹性要求实际上演变为现实中的刚性要求。
那么,此识字量是否适当、适 度?这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10年新课改实践业己证明,它超过了中低年级学生 的承受力,一线教师普遍反映识字量过大,中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不堪重 负于是,减少识字量的呼声四起2011年版课标减少第一、第二学段的识字量, 是顺应学生承受能力之举,也是对一线教师减负呼声的正面回应三)应对之策1. 严格执行“多认少写”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 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耍多认少写,耍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 时要求会写"实际上,第二学段这两类字的数量耍求也有所不同,只是第一学 段差距更大些罢了一线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其质量耍求,教学时才能区别对待,否 则,盲目提高对会认的字的要求,即使减少了字量,减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会认的 字,学生只要读准字音,能够准确认读在不同环境中岀现的同一个字,即实现心理 学所谓的“再认”,在语言环境中大致了解字义,主耍是意会其字义一一核心是词 义,就达到耍求会写的字,则耍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一笔不差地默写出来,即心 理学所谓的“再现“,进而能够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分析字形,对字形进行精细的 信息加工,是实现“再现”的必要前提;而实现“再认”则只要通过多次见面即可, 无需以分析字形为前提。
10年新课改的识字教学,绝大多数教师不问类型,对两类 字一律细加分析字形,极大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若旧习不改,减少字量的减负效 果就会被部分抵消,课标的意图也就会很大程度上落空2. 重视识字能力的培养2011年版课标第三学段要求会写的字净增了 900个,相较于实验稿课标,高年 级识字任务加重所以,应重视高年级的识字教学,尤其是写字教学,适度增加课内 写字时间但高年级识字不再是教学重点,识字以外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要腾出 大量时间进行识字教学不具有现实条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主要举措应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独立识字,是指学生可以在没有教师 指导的情况下,寻找合适的途径,采用一定的方法,自主地认识生字小学生独立识 字能力大致包括以下要点:一是掌握识字的三套工具一一汉语拼音、汉字结构规 则、字典二是能运用识字工具独立识字遇见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用 比较简便、快捷的方法识记字形,能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或通过查字典理解意 思三是形成富有个人特点的识字步骤和万法独立识字能力从小学低年级开始 培养,到了高年级,应该达到较强的程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年级的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彻底放手除了加强写字教学外, 还必须有巩固生字的手段。
比如,利用零碎时间,加强对难写字的提醒、对形近字 的辨析、对易误写字的检测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二、确定字种(一)改动清点确定字种,简单地说就是确定要求学生会认、会写的字有哪些语文独立设 科以来,所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只规定识字量,从未确定过字种而2011年版 课标附录了两份字表,九年义务教冇阶段要求会认、会写哪些字就完全确定,整个 小学阶段要求会写哪些字也完全确定,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则得到部分确定, 从而结束了大纲或课标无字种要求的历史1、 《识字、写宇教字基本字表》入选此表的有300个字2011年版课标指出,这些字具有如下特点“构形简 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在此三者中,又以重现率 高,即在书面文字中的覆盖率高,为进入此表的必要条件如,表中的“饱、船、窗、 海、亮、然、做、跳、站、经、现、课、脸、孩、姐、猫、狗、玩、没、笑、雪、 些、起”等,在现代常用字甚至在现代通用字中,都不能充当其他字的结构成分, 而且其中一部分字结构也很不简单它们所以入选,是因为在常用字中重现率最 高,尤其为低年级孩子所常用因此,2011年版课标明确规定:“这些字应作为第 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依据汉字重现率的高低,此表又一分为二字表一” 2500个字,可称之为最 常用字或一级常用字,“字表二” 1000个字,可称之为次常用字或二级常用字此表与1988年国家语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不全相同,选字互相出 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同样依据重现率的高低,将3500个常用字分为2500个 最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2011年版课标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字表一”中,仅仅以汉语拼音A/B开头的字,就有〃癌、艾、俺、氨、凹、熬、 澳、颁、邦、勃”等字不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最常用字中2011年版课标所附字表是专门请专家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制定的《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以选字不同,有两个方面 的原因:其一,历经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反映社会生活的用字自然随 之而变比如,“癌"字重现率提高与20多年后这种疾病日渐多发有关其二, 社会用字与小学生用字,字种不同社会用字有些反映日常生活,但更多反映社会、 政治、经济、乂化生活;而小学生用字则以反映日常生活为主俺、勃”在政治、 经济生活中岀现概率不高或不太高。
但在学生尤其是北方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俺”不可或缺;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课文和学生的习作中,“勃〃的重现率也极高二) 原因探析相对于规定字量,确定字种其实更重要字种不明,教学评估,尤其是教材编写 就会出现盲目性苏新春先生统计了现行八套小学语文教材生字后发现:“每套 教材都有只岀现在自己教材里的生字,加起来是505个,占总数的13.15%O人教版、 北师大版教材都有独用字,将近1/8的生字只岀现在一套教材里面每套教材的生 字量相差不大,但字种相差很大其后果是,学的字用不上或很少用上,常用的字 却述没有学两份字表的制定,体现了对识字教学规律的发现和遵循识字教学不仅要遵 循汉字规律、学生认知规律,更要遵循与书面语言学习的互动规律对于《识字、 写字教学基本字表》,2011年版课标指出:“先学这些字,有利于打好识字、写字 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其实两份字表的制定对于促 进书面语言学习也有重要意义低年级先学基本字,小学阶段先学会2500字,在 最基础阶段保证先学最常用的字,为学用结合提供了可能和奠定了基础,既可减少 生字的回生率,提高识字效率,也可保证阅读和书面表达的顺利进行,实现双赢和 良性循环。
三) 应对之策确定字种,直接为识字教学教材编写提供了依据,也为负责教学评价的管理。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