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调峰对火力发电汽水品质影响.docx
4页深度调峰对火力发电汽水品质影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实现能源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风力资源丰富,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电 网电源结构的组成缺少调峰电源,造成电网不得不大量弃风为减少 弃风现象的发生,近几年国内进行了许多火力发电机组都进行了深 度调峰改造,从而节约了传统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为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创造了条件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和参数的提高汽水品质变得越加重要,由 化学问题引发的设备事故逐渐呈现出突发性、快速性等特点,同时 化学问题造成的腐蚀性破坏通常情况下不是局部的,而是遍布整个 设备当设备腐蚀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在这种情况下,腐 蚀的面积会更多,程度会更深,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必 须对汽水品质给予高度重视,对汽水品质加强管理本文通过对深度调峰理论研究和实际运行状况的分析,总结了 深度调峰对火电机组汽水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 为做好火电厂水汽汽水品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下面就低负荷调峰 深度调峰运行对汽水品质的利与弊进行探讨1低负荷运行时热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汽轮机低压缸的酸性腐蚀问题由于低负荷汽轮机低压缸普遍存在酸性冲刷腐蚀问题。
酸性冲刷 腐蚀产生的部位通常是隔板辐环、围带、末级叶片、导汽管内壁等, 腐蚀的特征是表面没有腐蚀产物附着,呈现金属基体的颜色,其严重 程度已经影响到隔板静叶根部的强度和汽封的效果酸性冲刷腐蚀产 生的重要条件是有初凝水和蒸汽中含有酸性物质酸性物质溶于初凝 水中使初凝水的pH值急剧降低,而氨在初凝水中起不到调节pH值的 作用,因此会借助蒸汽流动的机械力对铸钢体造成酸性冲刷腐蚀对于深度调峰的机组,在低负荷运行阶段将会加剧低压缸的酸性 冲刷腐蚀,而且随低负荷运行时间的延长腐蚀呈加重趋势,这对汽水 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机组低负荷运行中会因为机组容量、运行方式、材质的不同而 产生不同程度的酸性腐蚀对于有中间再热的机组,可以将酸性腐蚀 产生的部位后移;在降负荷及低负荷运行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蒸汽的 过冷度,尽量减少湿蒸汽的产生;化学应防止酸性物质进入蒸汽系统, 如Cl-、SO4 2-、甲酸、乙酸等,即防止凝汽器泄漏,提高补给 水品质、提高精处理的运行水平,尤其是保证给水的导电度,炉水加 药要保证是化学纯或分析纯的药剂,防止碎树脂进入热力系统等2.2炉内磷酸盐隐藏问题磷酸盐作为国内机组调节炉水pH值的主要手段,其发生隐藏有 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磷酸盐本身在高温状态下容易析出,二是有引发 隐藏因素存在。
当发生炉膛内火焰偏燃造成局部热负荷过高、水循环 不好产生膜态沸腾、负荷急剧变化以及水冷壁表面有结垢时均会引发 磷酸盐的隐藏实践证明,磷酸盐的隐藏并不是单纯的盐类析出,而 是参与炉管金属表面的腐蚀磷酸盐隐藏现象主要发生在亚临界机组,随着调峰负荷的大幅度 波动,磷酸盐发生严重的隐藏现象割管检查,发现该炉结垢并已产 生腐蚀防止磷酸盐隐藏的措施主要是炉水采用低磷控制,在炉水pH值 偏低时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调节,在保证凝结水精处理正常投入的前 提下,炉水可以考虑单纯用氢氧化钠处理;锅炉运行要避免炉管局部 热负荷过高,并保证水循环正常,尽量避免负荷的快速波动2.4低负荷运行中的氧腐蚀问题在低负荷运行阶段,由于真空区域的扩大,当系统严密性差时, 容易造成真空下降、氧气进入凝汽系统,凝结水溶氧超标;同时,当 除氧器压力和温度在低负荷情况下不能保持正常值时,会造成除氧水 的溶氧超标,这样从低压给水管道至省煤器入口都将发生运行阶段的 氧腐蚀所以,在低负荷运行调整时要注意保持除氧器的额定参数和 凝汽器的真空3结论及建议3.1结论(1)采用低负荷调峰可以大大减少启停次数,从而避免了停用阶 段的氧腐蚀,改善了凝结水质,改变了凝结水精处理的运行状态,避 免了启动阶段的水质污染,这样会大大减少水冷壁、省煤器的沉积率, 延长了化学清洗周期,减小了发生垢下腐蚀的可 能性,减缓了汽轮 机通流部分的积盐。
2)长时期低负荷运行会加重汽轮机低压缸的酸性腐蚀;对于亚 监界机组,要重视调峰过程中的磷酸盐隐藏现象;凝汽器铜管的氨腐 蚀问题会随低负荷运行时间的延长而越来越严重;凝汽器真空降 低和除氧器运行不正常会造成运行阶段的氧腐蚀3.2建议(3) 通过用离子色谱及原子吸收等有效手段对所有调峰机组的水 汽(主要是蒸汽、给水)定期做阴离子的痕量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 跟踪处理4) 在保证凝结水精处理出水水质的前提下, 亚临界汽包炉炉 水工况改变为氢氧化钠工况】5) 对大机组精处理的运行要严格监督,保证 计划大、小修及 临修后启动阶段和运行阶段的出水水质6) 加强对凝汽器铜管氨腐蚀的监督和防范措施,并对低负荷情 况下凝汽器的微漏现象进行监测7) 对低负荷运行可能出现的其它腐蚀形式进行监督(如二氧化 碳腐蚀、锅炉尾部烟气侧的腐蚀等)参考文献[1] 陆培平,黄兴德,赵泓.火电厂化学技术监督模式的探索与发 展[J].华东电力.[2] 宋广田.电厂化学技术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J]. 黑龙江电力.[3] 张晓非.关于汽水品质技术工作的讨论[J].[4] 李莉.电厂汽水品质的质量控制体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