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6页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七下第七课第二框〈〈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松树中心学校石玉发课前准备1课程标准1. 知道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2. 了解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心理和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材分析1. 本框题在第四单元第七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上一框题说明了社会生活离不gL则、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生沽离不升法律之后,本框题更深入地介绍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我国刑罚的种类,为下一框题《防患丁未然》的教学打下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铺垫2. 本框题概念多,理论性较强,宜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形成认识学生情况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叛逆心出现端倪,做事易冲动;遇事开始有主见,勇丁怀疑,但往往很片面,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产生偏差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乂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我校校风严正纯良,学生上进心强,遵纪守法,但也有少数学生规则意识淡薄,行为习惯不好,或者误以为有《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特殊保护,犯了法也无所谓,需要教育矫正。
重点难点重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我国的刑罚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异同;区分拘留与拘役,罚款与罚金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感悟,树立遵守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做执法守法爱法的人;2.知识目标:通过自学书本和分析案例,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类别、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以及我国刑罚的种类;3.能力目标:能结合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资源准备学生课前制作“图说新闻”PPT课件教师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与拓展,如有关法律、犯罪、刑罚等相关内容,查找并阅读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条款,搜集相关的典型案例与素材按照“一例贯通”的教学思路设计好故事情节,将典型案例的图片和视频穿插其中,做好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说新闻指导学生编辑、播报时事新闻,并作点评课前两分钟播报新闻(图文PP旅式)时事教育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公开演讲能力新闻导入播放视频:2013年5月25日,有网友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丁锦昊到此一游”。
网友通过人肉搜索发现其是南京一初中生,在微博上还公布了丁锦昊的个人信息布丁锦昊曾就读的小学网站也被黑问:(1)丁锦昊的行为对吗?为什么?(2)网民的这些做法对吗?为什么?观看视频就两个问题发表看法选取生活中可未可感的材料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有声有色有疑问,激发学习兴趣,渗透规则教育自主学习5分钟指导学生"下列问题自学课文89-94检查笔记设置好计时器(提局效率的心理暗示)1) 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2) 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吗?⑶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它们有哪些不同点和相似点?(4)我国的刑罚有哪些种类?带着问题自学书本,划出主干知识,提出疑问通过自主阅读址方学生狄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养成科学作笔记的习惯合作探究有一对双胞胎,E叫小聪,弟弟叫小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吧•情景一:行为判断小聪、小明兄弟俩骑车上学,路上小明捡了一台苹果,想一想自己没有,今天运气好,自己碰上了,丁是决定将苹果占为己有行至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聪想上学就要迟到了,乂小组讨论,代表发言0(1) 描述违法行为2) 概括出违法行为的含义结合书本,分采取“一例贯通的方式推进教学,能使教学环节更紧凑,课堂线索更活晰。
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知道违要被班主任批评,丁是他就叫小明F闯了红灯小组讨论交法行为的两问:(1)小明、小聪兄弟两人在路上做了什么?(2)小明、小聪兄弟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流,展示学习成果观看视频学生对法律常识了解』、为?为什么?归纳:什么是违法行为?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代表多也不深,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别成为•情景二:请你帮忙发言教学的难点阅读案例之一,通过合作学习,采取填写表格这凑巧的是,长沙市正在整治“中国式过马路”陋习,兄弟俩都因为违法而受到了警察的批评教育,并交流讨论,合罚款20元小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丁是决定好好作学习,代表种比较的方学习一下法律知识小明则不以为然刚好学校组织发言式加以突破了一场法律知识竞赛,小聪报名参加了小聪遇到了这丰片道题:要求:结合课本P89--90三个W景,完成下列问题:(1) 将卜列备选答案填入课本P91表格中适当的空格内(2) 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种?(3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乂可以分为哪几种?(4)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指导各小组合作学习补充介绍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一些简单常识,用图表概括归纳几种违法行为的异同。
•情景三:举案说法小聪喜欢关心时事,5月27日中午,小聪底“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要发挥主导作用发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效用,创设生活化情境,拉近书本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动力怡说法,形成鲜明对比和反差,通过故事情节分析,引导学生领悟“法』、可违”的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和人生观,防微杜渐,知法守法闻30分”节目里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播放新闻视频:“2013年5月27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一审判处周喜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赔偿被害人家届经济损失17098.5元1) 结合材料说明刑法是怎样的一部法律?(2) 周喜军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3) 周喜军受到的处罚是一种行政制裁吗?(4) 在判决书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情景四:大结局在以后的时间里,小聪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而弟弟小明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后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小偷小摸、参加赌博等,被公安机关罚款拘留过两次。
为了搞到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持刀抢劫,刺伤受害人,导致其死亡,抢得人民币1000多元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小明有期徒刑十年,并剥夺政治权利三年若干年后,小聪大学毕业,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守法精神,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小明却在监狱中服刑但是小聪没有忘记自己弟弟,经常到监狱看望小明……问:(1)小明哪些行为届丁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届丁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届丁犯罪行为?(2)小明受到的处罚哪些是纪律处罚?哪些是行政处罚?哪些是刑事处罚?请你畅谈(3)看了聪明兄弟的故事后,我们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师:《法不可违》这一课学完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呢?谈收获,交流心得知识内化,五伴成长课堂小结法不可违违注的含义违法行行政迷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f犯罪含肖f严禾危害14刑事注法性刑罚当罚11一般诞法行为刑事速汶行为(犯罪行为)犯罪特征主刑(5稗)圈加刑《3神)整理课堂笔记整理思路,形成体系PPT展示知识结构,直观形象课堂练习组织学生完成基训选择题部分,及时查漏补缺完成基训选择题巩固新知教师寄语有人这样说过: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让我们相互提醒,一起努力,严格自律,防微杜渐,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课后探究有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c当飞机降落时,地面上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个玩笑,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并要面对法律的裁决课后辩论(1) (作业)开玩笑犯法吗?(2) 如果人们无意中犯法,可以原谅吗?(3)如果有人怂恿你,你会这么做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