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教程-4.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讲解.ppt
74页第四章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概 述 汽油供给装置 空气滤清器及进、排气装置 简单化油器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可燃混合气成分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 各工况对混合气的要求及理想化油器特性 现代化油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现代化油器的型式及典型化油器构造 一、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任务 : 根据发动机运转工况的需要,向发动机供给一定 数量的、清洁的、雾化良好的汽油,以便与一定数量 的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以及对其浓度进行有效 的控制,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连续、稳定运转 §4.1 概 述 二、化油器式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组成 ①燃油供给装置:汽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油管 燃油表、油气分离器 ②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 ③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 ④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排气消音器,三元催化 转换器 油箱汽油滤清器 汽油泵 化油器(雾化混合蒸发)空气滤清器 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在气缸内燃绕 供给路线图 油箱 油管 汽油泵 汽油滤清器 化油器 空气滤清器 桑塔纳轿车汽油供给系示意图 1、物理特性: 粘度小、流动性好、自润性差 2、使用性能指标: ⑴蒸发性:能被蒸发的性能馏程、饱和蒸汽压) ⑵热值:44000kJ/kg ⑶抗爆性:在燃烧中,避免产生爆燃的能力。
P116 ) (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强) 3、牌号: 牌号越高,抗爆性越强 三、汽油的使用性能 加油延伸管 滤网 油面指示表 传感器浮子 出油开关 汽油滤清器 加油管 汽油箱支架 汽油箱盖 放油螺栓 除去汽油中的水分和杂质 类别:可拆式(多孔陶瓷)、不可拆式 (微孔滤纸) 结构: 原理: 使用注意事项: 1.进、出油口不可装反 2.勤清洗 3.密封垫拆装时不要破损 中央多孔筒 多孔滤纸外筒 折叠纸滤芯 将汽油从油箱中吸出,经管路和汽油滤清 器,然后泵入化油器浮子式 回位弹簧 摇 臂 进油口 出油口 膜 片 出油单向阀 进油单向阀 2、膜片式输油泵结构: 汽油泵结构: 由上体、下体、 膜片总成构成 1.上体:泵盖、进出 油管接头、进出油室 、进出油单向阀 2.下体:凸缘、内外 摇臂、回位弹簧、轴 销、密封垫 3.膜片总成:橡胶膜 片、泵膜拉杆、膜片 弹簧 3、膜片式汽油泵工作原理(观看) A.进油:发动机工作时,凸轮轴偏心轮驱动外摇臂摆 动外摇臂向上摆动时带动内摇臂向下运动,并通过 泵膜拉杆拉动泵膜向下拱曲,泵膜弹簧被压缩泵室 容积增大,产生真空度,使出油阀关闭,进油阀打开 ,汽油经进油管接头进入泵室。
B.泵油:当偏心轮的偏心部分转离摇臂后,在回位弹 簧的作用下,摇臂向下摆动,泵膜在泵膜弹簧的推动 下连同内摇臂向上运动,泵室容积减小,油压增大, 进油阀关闭,出油阀打开汽油经出油管接头流向化油 器 C.泵油量自动调节原理:当发动机的耗油量减少而汽 油泵泵油量较多时,化油器浮子的浮力使浮子针阀关 闭浮子室进油孔,汽油泵与浮子室间油管油压升高, 多余的汽油留在泵室不能流出此时虽然摇臂在回位 弹簧的作用下继续向上摆动,但泵膜弹簧力与泵室油 压作用力相平衡,泵膜不能上拱压油当摇臂带动泵 膜泵油时只能上拱到平衡位置,即泵膜实际行程减小 当发动机的耗油量升高时,浮子室内进油针阀打开 ,油管压力下降,泵膜上拱泵油行程增大,泵油量增 多 D、手动泵油:发动机起动前,若发现浮子室无油或 储油不足时,可摇动手摇臂带动内摇臂轴上下移动泵 油注意:在偏心轮的凸起部分顶住外摇臂时,摇动 手手动泵摇臂也不能泵油,可摇转曲轴,使偏心轮凸 起部分转过外摇臂,再手动泵油 一、空气滤清器 ⑴、油浴式(空气流经机油,滤除杂质灰尘越野车) ⑵、纸质滤芯式 ⑶、双级式(螺旋进气道离心,滤纸过滤) 2、分类 3、双级式结构 进气孔 下体 出气口 上体 纸滤芯 接管 旋流管 旋流管组件 通化油器 空气入口 纸滤芯 外 壳 滤清器盖 出水口 进水口 进气歧管 排气歧管 进 气 排 气 §4.4 简单化油器及可燃混合气的形成 4.喉管:减小空 气流通断面,提 高空气流速。
产 生真空度,吸出 喷管中的燃油 2.主喷嘴:让汽 油喷入空气中形 成可燃混合气 5.节气门:控制混合气流量的 开关,关闭时留有通气间隙 1.浮子室:浮子、针 阀.保持油面高度, 与大气相通 3.量孔:控制汽油精确 的出油量,出油量只取 决于量孔两端的压力差 1、简单化油器的结构 转速一定时, 节气门开度 越大,喉部 真空度越大 ,油量越多, 功率越大 节气门开度 一定时,转 速越高,功率 也越大 空气室 混合室 主量孔浮子室 照 片 资 料 2、简单化油器工作原理及特性(观看 ) (1)简单化油器工作原理:进气行程中活塞下行,气 缸容积增大,压力下降,产生吸力,将空气吸入化油器 ,流经喉管时由于喉管通道狭窄使空气流速加快,静压 力最低喉部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存在着真空度ΔPh=P0- Ph浮子室通大气,其内压力等于P0,浮子室内汽油在 ΔPh作用下经喷管喷入喉管,被喉管处的高速气流冲散 雾化雾化的汽油在混合室中与空气混合,经进气管蒸 发形成可燃混合气进入汽缸 (2)简单化油器特性 ①定义:发动机转速一定时,可燃混合气的浓度随着 节气门开度的变化的的规律 简单化油器特性: 随着节气门( 负荷)开度增大, 简单化油器提供的 混合气浓度由稀变 浓,且混合气总体 上较稀。
②简单化油器特性曲线及分析 2)在节气门开度到一定值后,才 开始有汽油流出,但供混合气浓度 很低,α值很大 3)随着节气门进一步开启,空气流 量增大,喉部ΔPh逐渐上升汽油开 始大量喷出,汽油的增长率大雨空 气流量的增长率,因此,混合气浓 度变高, α值变小 4)当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大到全开时 ,汽油和空气增长率逐渐接近,可 燃混合气浓度逐渐趋于稳定 3、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的工作过程 §4.5可燃混合气成分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 一、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表示方法 将实际吸入发动机中的空气的质量与燃料的质量比 值称为空燃比多为欧美国家采用) 1、空燃比 2、过量空气系数 = 理论上完全燃烧1kg燃料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燃烧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二、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可燃混合气成分对发动 机性能的影响曲线图 1——燃油消耗率 2——功率 (1)理论上,对于α=1的 标准混合气而言,所含空气 中的氧正好足以使汽油完全 燃烧,但实际上,由于时间 和空间条件的限制,汽油细 粒和蒸汽不可能及时地与空 气绝对均匀地混合,因此, 即使α=1,汽油也不可能完 全燃烧,混合气α1才有可 能完全燃烧。
1——燃油消耗率 2——功率 (2)当α1时混合气中 ,有适量较多的空气,正 好满足完全燃烧的条件, 此混合气称为经济混合气 ,对于不同的汽油机经济 混合气成分不同,一般在 α=1.05~1.15范围内 当α大于或小于1.05~ 1.15时,ge↑,经济性变 坏 1——燃油消耗率 2——功率 (3)当α= 0.88时,Pe最 大,因为这种混合气中汽 油含量较多,汽油分子密 集,因此,燃烧速度最高 ,热量损失最小,因而使 得缸内平均压力最高,功 率最大,此混合气称为功 率混合气对不同的汽油 机来说,功率混合气一般 在α=0.85~0.95 之间 1——燃油消耗率 2——功率 (4)α1.11的混合气称为 过稀混合气,α1 的稀混合气,功率损失不多,节油效果很显著 e.全负荷:发出Pmax,α=0.85~0.95,量多 汽车需要克服很大阻力(如上陡坡)时,驾驶员往 往需要将加速踏板踩到底,使节气门全开,发动机在 全负荷下工作,显然要求发动机能发出尽可能大的功 率,即尽量发挥其动力性,而经济性要求居次要地位 故要求化油器供给Pemax时的α值 f.加速:额外供油 加速是指负荷猛增的过程,要求混合气浓而且量 要突增,并保证浓度不下降。
特点:①当驾驶员猛踩踏板时,节气门开度突然加 大,由于汽油惯性空气的惯性,导致汽油的流量增 加滞后空气流量增加,使混合气过稀②节气门急开 ,进气管内压力骤然升高,冷空气来不及预热,进气 管内温度降低,不利于汽油的蒸发,造成混合气过稀 导致发动机不能实现立即加速,甚至还会发生熄火 措施:在节气门突然开大时,额外增加供油量,及时 使混合气加浓到足够的程度 综上出发动机各工况对混合气浓度的要求,可得出理想 化油器的特性: 特性要求:车用汽油 机正常运转时,在小 负荷、中负荷工况下 ,化油器要随着负荷 的增加,能供给由浓 逐渐变稀的混合气α↑ ,当进入大负荷范围 内,混合气又由稀变 浓,保证发动机发出 最大功率 3、理想化油器特性 理想化油器特性定义: 在一定转速下,汽车发 动机所要求的混合气成 分随负荷变化的规律 1.最大功率α值 2.最低燃油消耗率α值 3.理想化油器特性 简单化油器与理想化油器特性截然相反,它只能满足汽 油机的某一种工况,而其它工况都不适应,与发动机实际 工作要求相矛盾 现代化油器在结构上采用了一系列自动调配混合气浓 度的装置,包括主供油系统、起动系统、怠速系统、大负 荷加浓系统(省油器)和加速系统,来保证车用汽油机在 各种工况下都能供给适当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一、基本结构 主量孔 空气量孔 主喷管 二、各系统及其工作情况 1.引入少量空气,使汽 油泡沫化 2.降低主量空处真空度 的增长率,使混合气由 浓变稀 空气量孔的作用: (2)方案:在简单化油器上加空气量孔,降低主量孔 处真空度 降低主量孔处 真空度作用: 引入极少量 的空气到主喷 管中,以降低 主量孔内外压 力差,从而降 低汽油的流速 和流量以满 足化油器理想 供油特性 工作原理分析(观看) 发动机不工作时P0=P#=P喉,主喷管、油井、浮子室 油面等高 (1)开始工作:节气门逐渐开大,主喷管喷油,油井 油面下降,空气经主空气量孔流入油井,原因是主量孔 节流,油井出油口大, P0 〉 P# 当油井油面下降到 主量孔处,空气与汽油混合成泡沫状,有利于雾化和蒸 发 (2) 降低喉管处真空度:由于P0〉P# 〉 P喉,此时决 定决定主量孔流出的油量不再是ΔP喉=P0-P喉,而是 ΔP井=P0-P井,节气门开度↑ ↑ ,ΔP喉↑ ↑, ΔP井间接↑ ↑ , ΔP井〈ΔP喉,汽油增加率低于空气增加率,出油量下 降,α↑ ↑,混合气变稀 α=0.8-1.1 怠速喷口 调整螺钉 过渡喷孔 油道 怠速过渡 ⑵、结构:怠速油道、怠速量孔、怠速喷孔、怠速空气道 怠速空气量孔、过度喷口、怠速调整螺钉、节气门限位螺钉 怠速 怠速空气道 怠速工作过程:怠速时,节气门接近关闭,喉管处真 空度很小,主供油系统不起作用。
但节气门后真空度 很大,将怠速喷孔设在节气门的后,汽油经怠速量油 道与来自空气量孔的空气混合成泡沫乳剂,从怠速喷 孔喷出,并受到节气门边缘和过渡喷孔气流的吹散 怠速调整螺钉和节气门限位螺钉配合可以根据发动机 具体情况调节怠速混合气成分α 怠速空气量孔的作用: ①使汽油泡沫化,有利于汽油雾化蒸发 ②降低怠速喷孔处真空度,使怠速供油量得以控制 ②防止发动机怠速后熄火产生的虹吸作用,使汽油自 动由浮子室经怠速喷口流出 当发动机由怠速过渡到承受一定负荷时,节气门逐渐开 启,怠速喷孔处的真空度迅速降低,喷油量很快减少, 而主喷管处真空度又不大,喷油量也不多,这时,混合 气过稀,甚至使发动机熄火为此,设置了过渡喷孔 在节气门开度稍大时,怠速喷孔处真空度大,与怠速喷 孔一起喷油 过渡喷孔的作用: ①节气门开大时,与怠速喷孔一起喷油发动机工作过 渡圆滑,防止α过大,不致发动机熄火并起第二空气 量孔的作用 ②节气门开小时,先由过渡喷孔喷油再由怠速喷孔喷油 摇臂 主量孔 加浓阀 推杆 加浓量 孔 拉杆 (2)机械式加浓系统 1)结构: 2)原理 ①当节气门开启时,摇臂转 动,带动拉杆和推杆一同向 下移动,只是在节气门开度 达到80~85% 时,推杆才开 始顶开加浓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