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doc
5页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减轻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疼 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原发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 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钙剂及维生素D等抗骨质疏松治疗 及一般护理,以12个月为观察周期,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饮食、 功能锻炼、疼痛、心理、用药等中西医行为护理干预,观察镇痛效果 结果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疼痛明显减轻,患者身体状况 明显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减轻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骨质疏松;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2sis,简称OP),可无明显症状,而骨量仍在持续的流失通常疼痛为首先出现的症状骨质疏松 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是腰背部疼痛主要表现为无明显外伤史出 现腰背部疼痛或腰悟部钝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医研究表 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主要归结为肾虚所以,中医护理在骨 质疏松症的恢复过程中也有它的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 患者为对象,年龄在60〜85岁,平均72. 5岁。
男性52例,女性68 例,女大于男并发腰椎压缩骨折37例,股骨颈骨折19例,楼骨 骨折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LUNAR公司PIXI型双能X线骨密度 仪对梯骨远端进行骨密度检测,梯骨t值<-210 SD诊断为骨质疏松 症并排除有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将患者按住院时间随机分为干预 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临床 表现及t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干预组60例在实施 骨质疏松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 干预方法 1. 2疼痛评估方法 1. 2.1评估量表选用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是将疼痛程度用0到10 这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被测者根据个人疼痛 感受在其中一个数字记号其中疼痛评分W3分者为轻度疼痛;疼 痛评分4〜6分者为中度疼痛;疼痛评分N7分者为重度疼痛1.2.2疼痛评估流程患者入院8h内,护士进行首次疼痛评估,其中 疼痛评分W3分者35例为轻度疼痛;疼痛评分4〜6分者59例为中 度疼痛;疼痛评分N7分者26为重度疼痛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按 原方法进行治疗护理干预组60例采取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护理方 法实施疼痛相关护理;此后每日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至少2次评估, 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活动时疼痛程 度及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并记录在《骨科患者疼痛评估表》中。
当患 者镇痛不满意主诉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 《骨科患者疼痛评估表》中疼痛评估不仅应评估患者静息状态,还 应综合评估深呼吸时、咳嗽时、下地行走时,以及康复锻炼时的疼痛 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 1. 3护理方法 1. 3. 1对照组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给予对症治疗,护理予止痛药给药护理、心理护理、病 情观察、康复指导等,予以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 1. 3. 2干预组 1.3.2. 1入院健康宣教护士主动问好,以耐心、和蔼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医护人员,询问患者疾 病发生的原因,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解答患者疑问; 并介绍现代医疗的先进性,对本科精湛的技术力量进行介绍,从而促 进护患关系的沟通 1.3.2.2合理饮食注意日常的饮食,主食 品种多样,粗细合理搭配;副食多吃富含钙、磷和维生素D的食物 对胃酸分泌过少者在食物中放入少量醋,以增加钙吸收有研究认为 低的蛋白摄入量与椎骨和股骨骨质的丢失呈显著正相关,膳食中较低 的蛋白质摄入导致骨质的丢失,故应指导患者应吃适量鸡肉、瘦肉、 牛奶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另外鼓励老人多喝开水,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中医护理:脾气虚弱型骨质疏松症 患者的饮食以补脾益气类药食为主,比如豆腐虾皮汤和黄豆猪骨,有 滋阴补血、益肾强筋的作用,吃核桃仁、花生等坚果类食物;肝肾阴 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以补肾强骨类药食为主,比如服用纯奶、 骨头汤加枸杞等 1. 3. 2. 3适当的锻炼 活动肢体时动作要轻,不可突然用力对活动能力强,无明显腰背痛患者,指导做步行训练、 健骨操,提高患者的肌力和平衡能力对体质较差,腰背疼痛明显, 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予卧硬板床,鼓励患者在床上尽可能进行 腰背肌肉和四肢的主动或被动运动,以防止骨质疏松和废用性肌肉萎 缩中医认为:气滞不行,血经不通,筋膜失养,不通则痛传统的 太极拳以及现代运动项目均可增强体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1.3. 2. 4疼痛护理 ①采取卧硬板床的方式,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预 防褥疮翻身时,动作要轻柔迅速,避免碰触受伤部位②转移患者 对于疼痛的注意力,如观看电视节目,听听音乐,并多与患者聊天 ③采取矫形器或物理疗法,如对疼痛部位实施低中频电疗等方式[7], 进行疼痛护理④症状较重者嘱其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垫软枕,保持 膝关节处于功能位,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适量给予口服镇痛药。
⑤耳 穴埋籽:与疼痛耳穴敏感点埋籽,按压3〜5 min/d,保留天数:夏 天1〜3 d,春天3〜5 d,冬天5〜7 d;⑥麝香片超声透药治疗,2 次/d, 30 min/次,能使机体局部消肿、消炎、活血通经,从而使疼 痛减轻或消失 1. 3. 2. 5心理护理患者参与疼痛管理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黄帝内经》也有〃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 〃的论述因此心理护理的目的是通过让患者了解疼痛、参与疼痛管 理来缓解疼痛 1. 3. 2.6用药指导非笛体类抗炎药应于餐后30min〜1 h服用,避免对胃肠道的刺激;选用可咀嚼的钙片和阿法骨 化醇同时服用,可促进钙的吸收,饭后lh或睡前服较好钙剂需长 期服用才能达到疗效,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 1. 3. 2. 7 并发症预防 加强 安全防护指导,告知患者跌倒的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提供安全的住 院环境:房内设施简单,病床高矮适合,房间设防滑标志,卫生间设 坐厕并安装扶手,走廊设扶手指导老人起卧缓慢,站稳后移步,提 高动作协调性 1. 3. 2. 8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教育是预防OP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对本症尚缺乏理想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 流行病学证实,骨质疏松的预防重于治疗,只有做好早期预防,才能 有效地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及其危害。
Halioua的资料表明,终生 适量钙摄入和终生体力活动是减少成年后骨质丢失的有效措施,提倡 预防应从孩童开始,保持终生 1.4效果评定标准采取数字评分法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12个月后,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具体的分析判定标准如下:疼痛评分W3分者为轻度疼痛;疼痛评分4〜6 分者为中度疼痛;疼痛评分N7分者为重度疼痛 1. 5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x2检 验,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 2结果 两组疼痛情况,护理干预1年后,在医院或随访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干预组在 重度疼痛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从上表1可以看出干预组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术下,骨质疏松症所引 起的不适正在循序渐进的改善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轻度疼 痛的例数渐渐增多现如今,在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的情 况下,60岁老年人有1.3亿,其中有9000万人患有骨质疏松,患病 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o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的疾病,它引起的骨痛和骨折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甚至威 胁生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老年骨质疏松症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如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呆在室内,身体长期得 不到锻炼,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过少的日光照射,导致机体对于各 种营养如钙类吸收利用量不足等。
老年骨质疏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疼 痛、驼背和骨折3种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转 变,医疗护理目的不仅是保证患者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生活质量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以药物治疗、护理干预, 其中护理干预包括疼痛干预、健康教育内容、改善环境、腰背肌训练 操、心理护理等干预后,疼痛缓解明显高于未实施患者,说明及早对 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进行护理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及时有效地开展个体化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 对改善疾病的预后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骨科患者早期活动.减少 手术后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还可减少住院时间及费用,同时,由 于带动患者积极参与疼痛管理,有效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护理满 意度综上所述,中西医护理干预能减轻骨质疏松患者的骨痛参考文献: [1]张越林.老年骨质疏松与中医肾虚证口].天津中医,1995, 12 (5): 26-27. [2]陈漱珠,林景为.实用内科学M.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2009: 27-61 [3]王燕,曲静,原丽伟,等.护士对患者术后镇痛认识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4, 19(24):31-32. 编辑/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