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ocx
5页信息化技术在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Summary: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以服务经济区煤矿行业发展为方向,适应经济区煤矿行业的调整与规划,发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已形成的资源优势,坚持与煤监局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的学校主体、政府协调、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专业建设机制,深入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Keys:信息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中职教学;应用探索引言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煤矿企业对员工的综合能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是培养专业的高素质采矿人才的重要专业,文章对当前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采矿人才1创新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按照“智能开采、清洁利用”这一工作过程,对接煤炭产业链中煤炭生产企业—煤化工企业链环,实现专业群和产业链融合,创新深化专业群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创新“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复合成才”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实行“普招生、单招生、非学历提升在校生”等多元化招生模式,结合产业发展新需求,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理论和新技术,与传统煤矿开采、煤田地质勘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煤化工技术等专业深度融合,对全日制在校生、企业培训员工实施分类培养,开展模块化分层教学,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取证工作将煤矿智能化开采、煤炭清洁利用、矿山应急救援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员工培训方案,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积极开展各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取证工作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探索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规律,采用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及订单班等形式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等合作企业联合开展企业员工非学历提升、岗前培训、转岗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特种作业培训2课程体系改革煤矿生产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是未来趋势,但部分学校煤炭类专业办学过程中缺乏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没有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无大改进,部分课程过于老旧,存在办学与市场相脱离的问题,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降低,难以满足企业需求智能时代背景下,煤矿开采技术专业需要深化课程改革,基于采煤基础知识,融入智能元素,建立新的符合专业需求与发展的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教学规范根据智能矿山背景下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素质,除采煤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增加关于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机电方面的知识。
物联网技术方面可单独开设课程,主要学习物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以及与智能矿山相关的智能传感、传感器方面的知识;通信技术可根据专业特色开设矿山安全监测监控、矿井通信等课程;计算机技术在矿山应用广泛,且为辅助技术,单独开设课程脱离主体技术,可将所学计算机技术的知识融入其他主干课程,例如在智能采矿、岩层智能控制等课程中增加相关内容;智能矿山机电技术可在原有矿山机械电气类课程中进一步增加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内容,优化完善课程内容数字矿山与深部开采也是智能矿山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在课程改革中需要强调数字矿山的重要性,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掌握DImine、3Dmine等数字矿山软件,增强学生的采矿设计与矿山综合管控方面的能力;随着开采时间的推移,浅部矿层被开采完之后,未来多数矿山将进入到深部开采阶段,在生产过程中面临“三高”的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建立课程体系时,需要在采矿、岩层控制、通风等课程中增加深部开采的相关内容,以满足矿山生产需要3加强校企一体化教学在采矿技术专业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实践教育,要将实践教育和理论教育结合起来,从而使得采矿技术专业教育效率更高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煤矿较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职业院校和煤矿之间的合作,煤矿企业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煤矿企业实习过程中,对所学的采矿技术、安全管理知识等进行应用,真正提高采矿技术教育实效性。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练习,比如,先在课堂结束之后布置作业,提出采矿技术专业问题,如何才能提高采矿效率,减少采矿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课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这种实践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不断提高采矿技术专业问题的解题水平4打造一支师德过硬、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省级教学团队为建设目标,建立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采取校内实践、校外参与生产过程、在岗自修、赴外培训、导师带徒、能力达标、考取证书、学历提高等措施,不断加大专任教师培养力度举办青年教师说课比赛,每周开展一次教科研活动,新教师上岗培训,校内实训室实践教学比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制定青年教师培养办法,每年到校企合作校外基地参与生产锻炼3个月要求全体教师参加课程培训选派教师到台湾高校和其他省份高校进修制定了新教师导师带徒制度,严格加以执行通过说课比赛、互听课、学生评教,对教师的能力进行评价制定学历提升的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证从煤矿行业企业引进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改善教学团队的双师型素质从大力培养中青年教师骨干出发,在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顶岗毕业实习中,优先安排中青年教师带学生实习,增强中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企业教师选拔、聘用管理办法》、《关于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有关规定》,通过参与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成立由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参加的课程建设小组,专人负责,从煤矿开采企业引进真实生产任务,纳入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结语总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随着工业4.0快速崛起,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正在重构全球经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煤矿智能化对高职学校煤炭类专业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国唯一的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肩负着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煤矿智能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在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群建设工作为中心,紧抓专业群九项基本建设任务,全面提升产业学院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Reference[1]韩建国.神华智能矿山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J].煤炭学报,2016(12):3181-3189.[2]钱建生,胡青松.智能煤矿建设路线与工程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20(7):109-117.[3]任文清,高小强.智能矿山建设实践及关键技术[J].工矿自动化,2021(2):116-120.[4]王国法,庞义辉,任怀伟.煤矿智能化开采模式与技术路径[J].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2020(1):5-1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