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写作课第三章.ppt
96页《现代写作教程》第三章,,现代写作教学 课题组,,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第二节 写作载体的外形,第三节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第四节 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关系,,,第一节 写作载体的内质,一 、材料的含义与作用 二 、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三 、主题的含义与特性 四 、主题的提炼与要求,一、材料的含义及分类 1.含义 《辞源》:凡自然资源可供制造成品者,均称材料 材料:“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也”及“金木水火土也” 基本定义:指作者收集、摄取到的一切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文学创作中: 素材:指写作者在创作前从生活中积累起来尚未经过取舍、加工、提炼的原始材料具有零散性、片段性和可感性的特点,有待于作者进一步加工 题材:指在素材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改造、提炼后写入文学作品中的材料具有逻辑性、概括性、完整性的特点2.分类 材料的特点 事实性材料:指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具体事实,包括人、事、物、景等 观念性材料:指在对社会生活观察实践后逐步形成的观念、意识、看法等抽象的理念,包括科学原理、定义、结论以及广为流传的警句、格言、谚语等正面材料 材料的性质 反面材料 一般材料 材料的价值 典型材料 中心材料 材料的位置 背景材料 个别材料 材料的形态 综合材料 直接材料 材料的来源 间接材料,有一天,老板说我的头发长得已经很不成话,简直像个犯人的时候,居然给了我一块钱。
我高高兴兴地去理了一个“分头”,剩下的七角钱在书店买了一本《昆明冬景》 我是冲着沈从文三个字去买的钻进阁楼上又看了半天,仍然是一点意思也不懂这我可真火了我怎么可以一点也不懂呢?就这么七角钱?你还是我表叔,我怎么一点也不明白你在说些什么呢?七角钱,你知不知道我这七角钱要派多少用场?知不知道我日子多不好过? 我可怜的七角钱……,我已经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他的毛笔蝇头行草是很著名的,我收藏了将近30年的来信,好几大捆,可惜在令人心疼的前些日子,都散失了有关传统艺术系统知识和欣赏知识,大部分是他给我的 那一段时间,他用了许多精力在研究传统艺术,因此我也沾了不少的光,他为我打开了历史的窗子,使我有机会沐浴着祖国伟大传统艺术的光辉 在1946年还是1947年,他有过一篇长文章谈我的父母和我的行状,与其说是我的有趣的家世,不如说是我们乡土知识分子在大的历史变革中的写照,表面上,这文章犹如山峦上抑扬的牧笛与,与江流上浮游的船歌相呼应的小协奏实质上,这文章道尽了旧时代小知识分子、小山城相互依存的哀哀欲绝的悲惨命运我在傍晚的大上海的马路上买到了这张报纸,就着街灯,一遍又一遍地读着,眼泪湿了报纸,热闹的街肆中没有任何过路的人打扰我,谁也不知道这哭着的孩子正读着他自己的故事。
——黄永玉《给艺术两小时》,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 材 料 基本情节:一位穷乡僻壤的老师,经过多年呕心沥血终于培养出山里第一批大学生结尾1:该教师因疾病缠身而溘然长逝 主题:歌颂教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结尾2:该教师因民办教师转为公职教师的政策迟迟未落实而毅然出走 主题:惋惜之余鞭挞官僚作风和轻师抑教的世俗之风结尾3:该教师因此被提拔为教育局长并成绩斐然 主题:只要是金子,在什么环境下都能闪光 结尾4:该教师升官后却一事无成 主题:作出成绩不一定当官,每一个人都有适合他的位置人尽其用,但更应人尽其才而用2.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支柱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材料的积累 1.经心 即心理学上所讲的“有意注意”,指在积累过程中要时刻保持“紧张状态”,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 “夫储材之法,可蓄之于平日,而不能取之于临时……旁皇四顾,神志萧索,及至文成之后,非枯寂无聊,即罅漏百出 —— 清 · 吴曾祺,2.细心 指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都要精微细致地观察和认识,做到观察的深入和认识的全面 熟练与陌生 史铁生 “……罗兰·巴特说过:文学是语言的探险。
那就是说,文学是要向着陌生之域开路……在人的心魂却为人所未察的地方,在人的处境却为人所忽略的时候,当熟练的生活透露出陌生的消息,文学才得其使命熟练的写作,可以制造不坏的商品,但不会有很好的文学……离开熟练,去谛听去领悟去跟随那一片混沌无边的陌生3.贪心 指对材料要尽可能多地占有 “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 —— 茅盾,“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豫储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 “他脑子里总是储备丰富,无论古今中外,大小题目,他都能应付自如 (许广平),4.耐心 “每一分钟,每一个在无意中说出来的字眼,每一个无心的流盼,每一个深刻的或者戏谑的想法,人的心脏的每一次觉察不到的搏动,一如杨柳的飞絮或者夜间映在水洼中的星光——无不都是一粒粒金粉我们,文学家们,以数十年的时间筛取着数以百万计的这种微尘不知不觉地把它们聚集拢来,熔成合金,然后将其锻造成我们的‘金蔷薇’——那就是文学作品 ——巴乌思妥夫斯基,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一)材料的选择 “选用的时候,可就要象关卡的税吏似的百般挑剔了:整整一卡车的‘货’,全要翻过身来,硬的要敲一敲,软的要扪一把,薄而成片的,还得对着阳光照了又照——一句话,用尽心力,总想找个把柄,使扣下来,不让过卡。
茅盾),1.选择能表现主题的材料 A 材料与主题无关 B 材料堆砌,淹没主题 C 材料分散,各自为阵,2.选择新鲜生动的材料 新鲜是指生活中最新发生的事情,对社会人生的最新看法或感受 生动是指材料具体形象,富含情感,有丰富的象征意义3.选择典型的材料 典型材料就是指某一类材料中最富有鲜明个性和典型特征,最具代表性并且最能深刻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 “他(赫尔岑)的母亲路易莎和他的幼子柯立亚乘船遇难淹死在海里;他的夫人娜塔里雅患结核症逝世;他的17岁的女儿自杀死去……他只活了58岁!但是苦难并不能把一个人白白毁掉他留下了30卷文集他留下许多至今还是像火一样燃烧的文章它们在今天还鼓舞人们前进别林斯基),4.选择真实的材料 刘勰《文心雕龙》:“事信而不诞” 艺术真实:就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产生的,能够更艺术地,更高屋建瓴地反映生活本质意义的真实 “不必是曾有的事实,但必是会有的实情”(鲁迅) “酌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二) 材料的使用 “一个蹩脚的记者可以把一个有趣的素材变成一则毫无用处的简讯,而一个优秀的记者则可以把一个毫无用处的素材变成一篇饶有趣味的作品 1.确定材料的性质特点 2.确定材料的先后顺序,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三、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四、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 鲁迅《死》,3.确定材料的详略疏密 重要的材料详,次要的材料略 具体的材料详,概括的材料略 人所不知的详,人皆知晓的略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姜夔),4.显示材料的浓淡深浅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奥地利〉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三、主题的含义与特性,(一)“意”的含义及类型 “圣人立象以尽意”(《易传》) 立意:就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状写、论说、抒怀等方式表达意、理、情等最基本的内容和核心意义以下漫画表达的是什么主题?,,“理” 、“志” 、“主旨” 、“主题” “主题”:出自希腊文thema,后传至德国,原是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有鲜明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主旋律。
主题三大类型: 1.思想类主题:凡具有影响和主导人们立身行事的社会 性功能的文章,其主题属思想性类型 2.情感类主题:凡以抒情为特征,以表达人们的喜怒哀 乐等情感为主的文章,其主题属情感化类型 3.认知类主题:凡以介绍、传播、告知某方面的知识、 信息、事项等为主的文章,其主题属认知性类型二)主题的作用 “人之所以不朽,不仅因为在所有生物中只有他才能发出难以忍受的声音,而且因为他有灵魂,富于同情心、自我牺牲精神和忍耐的精神诗人、作家的责任正是描写这种精神,他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人类昔日的荣耀……诗人不应该单纯地描写人的生命的编年史,他的作品应该成为支持人、帮助他巍然挺立并取得胜利的基石和支柱 —— 福克纳,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⑴从主体角度说,通过主题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感情,展现一定的精神风貌 ⑵从载体角度说,通过主题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增强文章的美学价值 ⑶从受体角度说,通过主题使读者获得认同感,唤起人类的普遍经验,引起共鸣2.主题为文章的统帅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 ——王夫之《姜斋诗话》 ⑴以意取材 ⑵以意谋篇 ⑶以意役法 ⑷以意遣词,(三)主题的性质 1.主观性 “情节大致相同的同样题材,在海涅笔下会变成对德国人的极辛辣的讽刺,而在倍克那里成了对于把自己和无力地沉溺于幻想的青年人看作同一个人的诗人本身的讽刺。
……前者以自己的大胆激起了市民的愤怒,后者则因自己和市民意气相投而使市民感到慰藉 —— 恩格斯,混 浊 一条混浊的大河 一只小小的划艇载着一胖一瘦两个人,瘦子坐在船头,胖子坐在船尾 水底莫非有一只吞了钩的大鱼?那船好似被拖拽着,要吸进那深不可测的旋涡中——排沙泄流洞就在前面,河水一边发出怒不可遏的狂吼,一边搅起黄风般的漩流 岸上的人见了,禁不住声声发喊:“快回!”船上的人不呆,胖子和瘦子一起拼命打圆了桨,然而,那船依然向深幽幽的洞口滑…… 岸边的人都看见了,胖子忽然跃起身,坚决地从船上跳进了水里,瘦子忽然弯下腰,坚决地向船里一缩……,小船被吸进了洞中 胖子拼命游了一段,终于沉了底小船却奇迹般穿越了几百米隧道,从下游的洞口弹射而出,将瘦子平安地载回 有人感叹胖子死得勇敢,他勇于跳入水中求生躺在船上的是懦夫,而懦夫总是容易侥幸地在世上活着 有人赞叹瘦子活得勇敢,他敢于留在船上,穿越那地狱般的隧道而胖子的勇敢本身即是一种怯懦,他怯于穿越那可怕的通路 人们询问瘦子:彼时他们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他却哑了似的沉默着,只木然地忘着大河 河水是混浊的,似乎永远也不会澄清2.客观性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无限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 3.共性与个性相统一 4.时代性 情感话题:冲破封建礼教,歌颂自由恋爱 在泯灭人性的时代讴歌爱情的坚贞和永恒 讨论在市场经济和物欲横流中的现代婚姻,(四)主题的存在方式 1.鲜明主题和含蓄主题 鲜明即指明白晓畅,含蓄即指隐蔽委婉。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李商隐《乐游原》,白居易: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观刈麦》:“惟歌生民病”“但伤民病痛”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李商隐: “不着议论”“有案无断”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福克纳:“(最高明的办法莫过于)表现树枝的阴影,而让心灵去创造那棵树 鲁迅:“畅达也自有畅达的好处,正不必故意减缩例如玄同之文,即颇注详,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故于表白意见,反为相宜,效力亦复很大2.单一主题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