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docx
2页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关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很多时候不好认定,但2种罪名定罪量刑有区别,故意杀人刑法规定原则上是死刑,有法定从轻情节才能免于死刑,而故意伤害原则上判有期徒刑,有特殊情节才定死刑,所以区分这2种罪名很重要,请看如下分析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的界限 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行为在实践中有很大争议,并直接导致了司法实践活动中认定的不统一本文通过对两种观点的评价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区分该两种行为值得我们考虑的几个因素,以图对该两种行为的认定有一定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故意杀人 一、引言 通说认为,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主观上有伤害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致人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主观上有杀人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从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可以看出,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都是故意犯罪,在客观上都实施了伤害并致他人死亡的行为。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行为和故意杀人行为便成为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本文拟就该问题作简约探讨 二、对区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行为与故意杀人行为的两种观点的评价 1、主观目的说该观点认为,判断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关键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是具有杀人的目的还是伤害的目的证明有杀人的目的便构成故意杀人罪,证明有伤害的目的则构成故意伤害罪我们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此观点抓住了区分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关键因素即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在很容易判断行为人主观目的是杀人还是伤害的刑事案件中,此观点无疑具有指导意义因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行为和故意杀人行为在客观上都导致了他人的死亡,因此区分这两种行为的关键就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伤害还是杀人但是在出现致人死亡的结果而主观故意不明确时,特别是在行为人对他人的死亡结果不是持希望而是持放任态度,同时如果在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行为人对死亡的结果也可以持放任的态度①,那么我们很难判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什么,同时还势必会混淆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的界限结果只能是对犯罪行为的性质作出错误的认识,导致重罪轻判或者轻罪重判,重罪轻判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人权,而轻罪重判则是对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侵犯,这两种情形都违反了罪刑相适应原则,是刑法所反对的。
2、致命说该学说认为,判断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还是故意杀人,不应当以故意的内容为准,否则,如果行为人不承认是故意杀人,那么就很难定案了认定是故意杀人还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应当从犯罪行为方面来考察,即如果行为人使用了致命的工具,打击了致命的部位,给被害人致命一击,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就是故意杀人,反之就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这种观点也是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采用的观点我们认为该观点有客观归罪之嫌,什么是致命工具、致命部位?没有一个统一和绝对的标准从一般人的认识角度来讲,刀枪等利器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可认为是致命工具,石头、砖块、木棍等钝器较之刀枪的威力则要小的多,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页 共2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第 2 页 共 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