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建立廉政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探索.doc
4页关于建立廉政风险防范长效机制的探索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就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廉政风险 转化为腐败行为而建立起来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工作 机制其实质是将现代管理学的方法特别是量化指标、质量 管理、风险控制的方法运用于反腐倡廉工作近年来,颍东 法院结合工作实际和权力运行特点,加强风险分析、监控和 管理,通过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强化权力制约、及时提醒 教育、完善考核、加强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预防在 先,关口前移,初步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廉政风险防范长效机 制一是找准廉政风险点廉政风险是指拥有权力的公职人 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谋求私利等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从分 析近几年法院系统引发的几起案例可以看出,诱发案件的廉 政风险可以归纳为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 风险这三类风险都可以从庭室科队和个人的日常工作和生 活中查找其滋生的源头风险点的查找越具体,防范措施也 就越有针对性因此,界定“三类风险点”是开展廉政风险 防控的基础对于廉政风险点的查找,首先明确查找重点 以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和审判人员为重点人员,以审 判、执行、干部人事和财务管理为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重 点围绕决策权、审判权、执行权和人财物管理权,排查廉政 风险点。
然后明确查找方法按照“梳理岗位职权一一找准 廉政风险一一确定风险等级一一公示接受监督”的步骤全面 查找风险点采取个人自查、庭室评查、分管领导审查的方 式,查找个人廉政风险点,进行归纳梳理,做到不漏一人、 不漏一岗纪检监察部门根据填写上报《个人廉政风险点查 找表》二是制定风险防控措施排查是前提,防范是目的,落 实是责任风险点查找不出来,或者找不准、找不全,制定 风险防控措施就没有针对性,既“防不住”也“防不好” 建立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关键在领导,责任在班子,只 有领导重视,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 纪检监察具体抓针对不同的廉政风险,制定不同的防控措 施,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 防控措施根据风险环节、风险表现、风险等级、发生几率、 危害后果,从避免和减少廉政风险的角度,通过个人初定、 部门审定、分管领导确定三个步骤,认真研究,就每个风险 环节制定相应的内、外防控措施三是全程跟进廉政风险教育通过教育活动,使广大党 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有权力就有风险”的意识,深 刻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对于避免权力滥用,促进干部廉洁 从政的重要意义,逐步养成勇于接受他人和社会监督的主动 意识。
深入开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忠诚、为民、公正、 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 十八大”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干警牢固树立“为大局 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先进典型引领 示范和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以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等活动, 注重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四是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制度采取前期预防、中期 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通过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 查考核、调整修正等环节,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系统化 管理前期预防措施主要是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主动防范思 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中期监控机制 主要是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和随机抽查等三种方式,对 干警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后 期处置办法则通过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和组织处 理等手段,对存在风险表现的个人进行告诫、责任追究尤 其是要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 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 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纳入年终党 风廉政建设评价体系通过推行网上立案、网上审批、网上 监督,加强对审判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和动态监控,实现了对 审期管理、审务预警提示、过程防范和事后考核等审判流程 网络化管理。
五是实施廉政风险动态管理结合社会发展、法律调整、 职能变化以及广大群众对人民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 及时对廉政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进行评估和调整,不 断增强廉政风险防控的工作实效制订和完善《执行工作管 理流程沢《执行工作任务分解》等,探索建立“分段集约执 行”工作新机制,实施工作流程管理,确保执行工作更加公 开、透明、高效刑事审判庭利用公开审理、公开宣判等形 式,增强刑事庭审的透明度开展量刑规范化改革,规范法 官自由裁量权诉讼服务中心,配备案件电脑查询系统,张 榜公示《诉讼收费标准》,向当事人发放诉讼指南和廉政监 督卡,主动接受监督,着力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实践证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应当做到四个结合: 一要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相结合,避免查找风险简单 化、廉政教育形式化、制度建设老套化、监督制约表面化; 二要与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把廉政风险防 范管理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责任,细化任务, 严格考核,重点推进;三要与本单位实际工作特别是重点、 难点工作相结合,与履行职责和业务工作相结合,推进和服 务于中心工作;四要与解决突出问题相结合,解决本单位勤 政廉政、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加强 监督管理,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专 门机关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整 合监督资源,实施有效监督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