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完整(全)ppt课件.ppt
609页分析化学 定量分析化学 第1章绪论 1 1前言1 2定量分析化学概述1 3滴定分析法概述 1 1前沿 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的科学或学科是化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人们赖以获得物质组成 结构和形态的信息的科学是科学技术的眼睛 尖兵 侦察员 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学科 1分析化学的定义 任务和作用 2分析化学与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是研究分析方法的科学 一个完整具体的分析方法包括测定方法和测定对象两部分没有分析对象 就谈不到分析方法 对象与方法存在分析化学或者分析科学的各个方面分析化学三要素 理论 方法与对象反映了科学 技术和生产之间的关系高校和科研单位 仪器制造部门和生产单位的合作反映了分析化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方法的分类 按原理分 化学分析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 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方法 光谱法 非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 伏安法 电导分析法等色谱法 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其他仪器方法 热分析按分析任务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按分析对象 无机分析 有机分析 生物分析 环境分析等 按试样用量及操作规模分 常量 半微量 微量和超微量分析 按待测成分含量分 常量分析 1 微量分析 0 01 1 痕量分析 0 01 仲裁分析及例行分析 3分析化学发展简史 分析化学历史悠久无机定性分析曾一度是化学科学的前沿公元一世纪橡子提取物检验铁十七世纪Boyle将石蕊作酸碱指示剂1751年Margraf硫氰酸盐检验Fe III 分析化学发展经历3次重大变革 第一个重要阶段 20世纪起初的20 30年间分析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物理化学的溶液理论发展 推动化学分析快速发展用物理化学中的溶液平衡理论 动力学等研究分析化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沉淀的形成和共沉淀 指示剂变色原理 滴定曲线和终点误差 缓冲原理及催化和诱导反应等 建立了溶液中四大平衡理论 第二个重要阶段 20世纪40年代 仪器分析的发展 分析化学与物理学及电子学结合的时代 原子能和半导体技术兴起 如要求超纯材料 99 99999 砷化镓 要测定其杂质 化学分析法无法解决 促进了仪器分析和各种分离方法的发展 第三个重要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分析化学发展到分析科学阶段现代分析化学把化学与数学 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 精密仪器制造 生命科学 材料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 成为一门多学科性的综合科学 4分析化学发展趋向 高灵敏度 单分子 原子 检测高选择性 复杂体系 如生命体系 中药 原位 活体 实时 无损分析自动化 智能化 微型化 图像化高通量 高分析速度 定量分析化学中的基本工具 专业名词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经典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 1 2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1定量分析的操作步骤 1 取样2 试样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3 分离及测定4 分析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2经典定量分析方法 重量法 分离 称重沉淀法 气化法和电解法等滴定分析法 又称容量分析法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1滴定分析法 又称容量分析法 1 3滴定分析法概论 标准溶液 标准溶液 待测溶液 被测物质 指示剂 化学计量关系 酸碱滴定法 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沉淀滴定法 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按一定的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要定量进行反应速度较快容易确定滴定终点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3滴定方式 a 直接滴定法b 间接滴定法如Ca2 沉淀为CaC2O4 再用硫酸溶解 用KMnO4滴定C2O42 间接测定Ca2 c 返滴定法如测定CaCO3 加入过量盐酸 多余盐酸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返滴d 置换滴定法络合滴定多用 4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 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 纯度高 稳定 摩尔质量大 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和标定两种 标准溶液浓度计算 a 直接配制法称一定量的基准物质B mBg 直接溶于一定量 VL 的溶剂配制 cB nB V mB MBV b标定法 根据滴定剂和被测物质的比计算求出 bB tT aAcB b t cT VT VB bmT tMTVB 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2 1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2 2试样的分解 2 1分析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试样的制备 试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分析试样的采集 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 所采试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 采取的试样的组成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 根据具体测定需要 遵循代表性原则随机采样根据状态 气 固 液等根据对象 环境 矿物岩石 生物 金属与合金 食品等应按照一定的原则 方法进行 这些可参阅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各行业制定的标准 整批物料中组分平均含量区间为 m 整批物料中组分平均含量 为试样中组分平均含量 t 与测定次数和置信度有关的统计量 s 各个试样单元含量标准偏差的估计值 n 采样单元数 采样单元数 若测量误差很小 分析结果的误差主要是由采样引起的 其中 采样公式 试样多样化 不均匀试样应 选取不同部位进行采样 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1固体试样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 15cm的表地为试样 按3点式 水田出口 入口和中心点 或5点式 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的其它4个等分点 取样 每点采1 2kg 经压碎 风干 粉碎 过筛 缩分等步骤 取粒径小于0 5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沉积物 用采泥器从表面往下每隔1米取一个试样 经压碎 风干 粉碎 过筛 缩分 取小于0 5mm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金属试样 经高温熔炼 比较均匀 钢片可任取 对钢锭和铸铁 钻取几个不同点和深度取样 将钻屑置于冲击钵中捣碎混匀作分析试样 固体试样制备 混合与缩分 破碎和过筛 平均试样采取量与试样的均匀度 粒度 易破碎度有关 可按切乔特采样公式 Q Kd2Q为保留样品的最小质量 kg d为样品中最大颗粒直径 mm K为固体试样特性系数或缩分常数 它由各部门根据经验拟定 通常在0 05 1之间 因固体物料种类和性质不同而异 缩分 四分法取样图解 有试样20kg 粒度6mm 缩分后剩10kg若要求试样粒度不大于2mm 那么mQ 0 2kgmm 2 2mm 2 即mQ 0 8kg 10kg缩分3次后 剩1 25kg 大于0 8kgmQ 0 2kgmm 2 6mm 2 即mQ 7 2kg 矿石样品要求过100 200目筛 相当于0 149 0 074mm直径 采集平均试样时的最小质量 食品试样 根据试样种类 分析项目和采用的分析方法制定试样的处理步骤 可用 随机取样 和 缩分 防止污染要求更严预干燥 含水试样干燥至衡重 计算水分脱脂对含脂肪高的样品 置于乙醚 100g样品需500ml乙醚 中 静止过夜 除去乙醚层 风干研磨成细而均匀的分析试样 液体试样一般比较均匀 取样单元可以较少当物料的量较大时 应从不同的位置和深度分别采样 混合均匀后作为分析试样 以保证它的代表性液体试样采样器多为塑料或玻璃瓶 一般情况下两者均可使用 但当要检测试样中的有机物时 宜选用玻璃器皿 而要测定试样中微量的金属元素时 则宜选用塑料取样器 以减少容器吸附和产生微量待测组分的影响 2液体试样 液体试样的化学组成容易发生变化 应立即对其进行测试应采取适当保存措施 以防止或减少在存放期间试样的变化保存措施有 控制溶液的pH值 加入化学稳定试剂 冷藏和冷冻 避光和密封等 采取这些措施旨在减缓生物作用 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水解 氧化还原作用及减少组分的挥发 保存期长短与待测物的稳定性及保存方法有关 下表所示为几种常见的保存方法 根据水种类 天然水 河 湖 海 地下 用水 引用 工业用 灌溉 排放水 工业废水 城市污水 根据分析项目要求采样多变性 河水 上 中 下 大河 左右两岸和中心线 中小河 三等分 距岸1 3处 湖水 从四周入口 湖心和出口采样 海水 粗分为近岸和远岸 生活污水 与作息时间和季节性食物种类有关 工业废水 与产品和工艺过程及排放时间有关水样的保存和予处理对于不同测定项目 采用不同目的的保存方法 水样 用泵将气体充入取样容器 采用装有固体吸附剂或过滤器的装置收集 过滤法用于收集气溶胶中的非挥发性组分固体吸附剂采样 是让一定量气体通过装有吸附剂颗粒的装置 收集非挥发性物质大气试样 根据被测组分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 气态 蒸气或气溶胶 浓度以及测定方法的灵敏度 可用直接法或浓缩法取样贮存于大容器 如贮气柜或槽 内的物料 因密度不同可能影响其均匀性时 应在上 中 下等不同处采取部分试样后混匀 3气体试样 采集气体物质装置 a 小型气体吸收管 b 小型冲击式集尘器 静态气体试样直接采样 用换气或减压的方法将气体试样直接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或者直接与气体分析仪连接动态气体试样采用取样管取管道中气体 应插入管道1 3直径处 面对气流方向常压 打开取样管旋塞即可取样 若为负压 连接抽气泵 抽气取样固体吸附法取样用装有吸附剂如硅胶 吸附带氨基 羟基的气体 活性炭 吸附苯 四氯化碳 活性氧化铝和分子筛等的柱子吸附气体 吸附的气体用加热法或萃取法解脱 或与GC连接检测对于大气粉尘采用过滤式 冲击式和静电式取样 过滤式最普遍 采用玻璃纤维素纤维 0 3mm 过滤 大气试样 其组成因部位和时季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采样应根据需要选取适当部位和生长发育阶段进行 除应注意有群体代表性外 还应有适时性和部位典型性鲜样分析的样品 应立即进行处理和分析 生物试样中的酚 亚硝酸 有机农药 维生素 氨基酸等在生物体内易发生转化 降解或者不稳定的成分 一般应采用新鲜样品进行分析 4生物试样 生物样品中药残留测定样品 生物试样 肌肉 肝 肾 皮肤 血液 蛋奶 尿液 血浆 粪便等 对组织样品宜分取一个完整的解剖部分储存生物材料的容器材料有塑料和玻璃 注意储存期间吸附 塑料易吸附脂溶性组分 玻璃易吸附碱性物质固体样品制备除一般程序外 还有离心 过滤 防腐和抑制降解等血样 血浆 血清 血液尿样注意酸败和细菌污染 4度冷藏和加入氯仿或甲苯防腐 冷冻干燥法样品放在冷冻干燥室内 抽真空至1 3 6 5bar 10 50mmHg 水变成冰 2 3天后冰全部升华用于水样的浓缩 植物 动物血清和其它含有易挥发组分的干燥NBS的果叶 牛肝 菠菜叶 松针 米粉 面粉 河沉积物等标准物质用冷冻干燥技术 未发现易挥发的As Hg等损失 I有明显损失 Br在酸性溶液中有损失 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分析 原子发射光谱的电弧激发 和湿法分析试样的分解 注意被测组分的保护常用方法 溶解法和熔融法对有机试样 灰化法和湿式消化法 2 2试样的分解 常用溶剂为水 酸 碱及混酸等 酸有盐酸 硫酸 硝酸 高氯酸 氢氟酸 磷酸 混酸有王水 红酸 硝酸 高氯酸 HF 硫酸 HF 硝酸等 NaOH溶液用于溶解一些两性金属 Al 和氧化物 1溶解法 湿法分解 熔剂分为酸性熔剂和碱性熔剂 K2S2O7与KHSO4为酸性熔剂 铵盐也属酸性溶剂 它们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NaOH Na2CO3 Na2O2等为碱性溶剂 用于分解大多酸性矿物 2熔融法 又称为烧结法 它是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 使试样与熔剂发生反应 通常在瓷坩埚中进行 常用MgO或ZnO与一定比例的Na2CO3混合物作为熔剂用来分解铁矿及煤中的硫 其中MgO ZnO的作用在于其熔点高 可以预防Na2CO3在灼烧时熔合 而保持松散状态 使矿石氧化得更快 更完全 反应产生的气体容易逸出 碳酸钠与氯化铵也用于半熔融分解的溶剂 熔剂与试样混匀置于鉄 或者镍 坩埚内 在750 800 左右半熔融 主要用于硅酸盐中K Na 的测定等 3半熔法 适于分解有机物或生物试样 以便测定其中的金属元素 硫及卤素元素的含量 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热燃烧 一般为400 700 分解 大气中的氧起氧化剂的作用 燃烧后留下无机残余物 残余物通常用少量浓盐酸或热的浓硝酸浸取 然后定量转移到玻璃容器中氧瓶燃烧法 4干式灰化法 低温灰化法用射频放电来产生活性氧游离基 这种游离基的活性很强 能在低温下 100 分解有机物和生物物质干式灰化法的优点是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