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超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doc
4页XX大学毕业论文超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2014年6月25日超高龄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关键词】咼危患者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要求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逐 年增加,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麻醉病例日益增加,由于合并多种疾病致某些重要器 官系统功能低下,给麻醉带来一定的风险我院2006年1〜8月进行20例超高龄 高危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85〜92岁术前伴有高血压15例, 冠心病6例,心律不齐12例,心肌劳损5例,束支传导阻滞5例,低电斥8例, 心肌肥厚4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肺气肿4例,慢性气管炎8例,肝功能改变 2例,肾功能减退3例,其他4例1.2麻醉方法全组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入室后首先开放左丄肢静脉通 道,持续监测ECG、SpO2、无创血压、面罩吸氧腰麻于L2〜3或L3〜4腰椎问 隙穿刺,注入0.5%布比卡因(为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溶液1 ml配置 的重比重液)2〜3 ml,硬膜外麻醉经L1〜2或L2〜3腰椎间隙穿刺,头向置管,注 入试验量2%利多卡因3 ml后观察5 min,根据阻滞范围及血丿衣波动情况,调整麻 醉平面及输液速度,控制阻滞平面在T8以下。
手术开始后根据麻醉效果分次注 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并给予咪达卩坐仑1〜2 mg镇静(必要 吋可以重复使用),静滴地塞米松lOmgo术后均实施PCEA, PCEA配方为罗哌 卡因150 mg,芬太尼0」〜0.2 mg,地塞米松10〜20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2结果木组所有病例阻滞效果完善,术中密切观察牛命体征及临床表现,对不同 患者分别应用强心纱、升压药、抗心律失常药、能量合剂等其中3例充填骨水 泥时血压下降20%,感觉胸闷、心悸者2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手术 历时1.5〜3h,术毕均顺利安全返回病房3讨论3.1术前估计与准备老年患者常伴有重要器官疾病,多见循环和呼吸系 统疾病,应做好全面的术前准备,伴有冠心病、帅心病者术前应对心功能代偿不 全进行内科综合治疗;伴有呼吸道感染者必须先控制感染;伴有高血压者应使用 降压药,控制血压至较安全水平,术前不停用降压药;伴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至 8.3 mmol/L以下,最高不超过11」mmol/L;伴水、电解质失衡和酸中毒者必须 尽可能控制,以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除窦性心动过缓者术前肌注阿托品外,建 议超高龄高危患者根据病情选择术前用药,以保证患者各系统少受影响。
麻醉平 面一定要控制在T8以下硬膜外给药坚持低浓度、小剂量、分次注药原则,切 忌给药过量,平面过高引起呼吸抑制;术中为避免呼吸循环抑制应尽量少用或不 用镇静镇痛纱物;升压约用量宜少,以免血压波动过大3.2麻醉实施对80岁以上老年人施行腰椎麻醉,其试验剂量必须减少至青壮年用量的 1/2,根据阻滞平面和血压情况决定追加剂量,其用量也必须减少本组首次局 麻药总量仅为青壮年的1/2左右,老年人常见棘间韧带和黄韧带钙化,穿刺困难 极为常见,可采用侧入法穿刺,成功率较高3.3术中监测麻醉及手术过程中需特别重视的是维护心血管系统功能的稳定人工关节 置换手术创伤大,失血量多,骨水泥可造成严重心血管反应,加之麻醉的影响, 致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故减少局麻药用量,降低局麻药浓度,麻醉前可 适量扩容,植入骨水泥前预防性给予少量麻黃碱,及吋输入全血或红细胞,对维 持循环系统的稳定、防止心血管意外非常必要另外,充分的氧供也是保证麻醉 手术安全的关键措施麻醉手术期间由于失血,血容量相对不足,持续低浓度而罩 给氧必不可少3.4术后镇痛功能锻炼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极其重要,术后PCEA能有效减轻疼痛, 有利于患者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