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陵实验小学跟班学习体会2200字.docx
19页乐陵实验小学跟班学习体会2200字 乐陵实验小学跟班学习体会五莲县实验小学 郑德艳6月x日—15日,由松柏小学、洪凝街道小学、实验小学、实验学校等几处学校的31名老师在松柏小学王校长带领下,来到山东德州的乐陵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我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本次行程共计五天,在这五天里,我们参观了学校、听取了乐陵实验小学李升勇校长及老师们作的9场报告,听了老师们精彩纷呈的9节展示课乐陵实小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展示、分工明确的学生合作学习无不让我震撼一、 浓浓文化,别样课程1.校门文化学校门口左边是一个巨幅石刻全景图,用来解读该校独有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暮鼓和晨钟,有闻鸡起舞,有代表着权力但置下的方鼎,有代表教育回归农业的老牛与田夫的耕耘图,有少儿游戏的画面等意在说明教育要回归传统,回归本土,回归生活,回归农业,回归儿童,回归游戏等六个回归2.汉字广场,进入校门,是一片由人造大理石镶成的汉字广场,广场上镶嵌着2500块彩色瓷砖,瓷砖上用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不同字体雕刻着的2500个常用汉字学生在广场上活动、嬉戏的同时,感受祖国汉字的演变,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
汉字广场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使每一寸土地都有了文化内涵走在楼梯上,阶梯间是唐、宋文人和毛泽东诗词;穿行教室楼道里,墙壁上是修身、求智名言名画;楼体立柱上,书写着《弟子规》、《三字经》……整个学校就是一部文化典集,校长及老师们的教育思想、育人理念无不在这里体现二、大语文教学,文本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乐陵实验小学从语文课改着手,设计了大课程、大课堂教学大课程把社会生活知识纳入课堂教学,把课堂延伸到40分钟之外,开发了观察课、时政课、经典课、礼仪课、名曲课、地理课、科普课、生命课、家政课等40项内容的20多种课型这次跟班学习,我们观摩了该校教师执教的多节校本课,印象深刻,如韩玉珍老师执教的《剥豆》,课堂上侧重于学生小组活动展示,尊重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第二关是“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重点训练、检测朗读能力;第三关是“入情入境,品味人生”;第四关是“得知得智,拓展人生”,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展示学生的阅读情况,让学生读中感,读中悟,逐步走进文本,让生活与文本对接,把文本还原为生活,让学生获得知识、延伸阅读,这既是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分享智慧、丰富思维的过程;第五关是“化人化文,学以致用”,重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实际,将学习感悟到的东西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还能把所思所感写下来形成文字的过程;第六关是“超越自我,百流归宗”是个全班互动过程,师生进一步解读文本,通过“攻防打擂”的形式,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教师适时点拨、总结,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生态课堂。
他们大胆拓展、整合课程资源,大胆开放教材内容,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上迈出了崭新的步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周目标引领,到前置性学习,再到小组互动,课堂展示,乐陵市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力度让人刮目相看该校依据新课程标准,将学期教学的主体内容科学分解到每一周,制定出详细地可操作的周目标:识字、写字、成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积累、现代文阅读、各种习惯、能力方法的培养,都通过周目标体现出来这样,既能使此后师生的教与学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又能形成一定知识链接,从而在师生中构建一种比较完整的教学系统周目标确立后,学生再根据周目标各自选取精读课文进行前置性学习前置性学习完全是自主的,学习方式有阅读、精读、查阅资料等在前置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先利用每学期的前两周精讲二到三篇课文,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前置性学习过程的范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特别是展示小组的学生进行面对面指导,并提供阅读规范和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学生个体阅读的基础上,按事先分好的学习小组,再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启发、达成共识,进而促进学生形成常态的、有组织的自主学习方式。
这样的课堂栏目教学,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信息筛选和概括能力,全面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角,丰富了思维在体会作者写作意图的同时,提高了学生欣赏水平和文学修养,把语文课堂真正变成了思想、知识、智慧的集散地和与生活相联系的对接舱三、 学习型组织,搭建面向全体的平台乐陵实验小学班额大,每班学生八、九十人,如何监督、保证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效果,仅凭教师一人是很难完成检查和指导任务的,建立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势能场,就成为乐陵实验小学开展“语文大课堂”改革的关键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将个性不同、情感各异、知识水平和文化积淀各不相同的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分别命名为1号、2号、3号、4号,形成一个明确分工又团结合作的集体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小组合作,这种学习型组织,是有目的、有预设、有精心准备的一种组织,目标性强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就是完成周目标的学习要求,并要将前置性学习的成果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展示有明确的分工,有首席发言人,有补充者、质疑者和记录员,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学习型组织的成员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激励,有自己的组织名称,有自己的组约、组训、主旨,有共同的追求目标,另外,他们还有自己的组织文化、思想文化、行为文化、学习文化等。
学习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保证了前置性学习的顺利进行,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加强同伴之间的互助与团结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升勇校长说:“现今的教育,从教材到教师,忽视了儿童的认知规律我们课改的主旨,就是要使教育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回归于生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经过一周的学习,从精彩纷呈的课堂中,我们深切体验到了这一点,可谓不虚此行第二篇:赴山东乐陵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 2800字赴山东乐陵实验小学参观学习心得体会会昌县第三小学 许流州7月x日,我们三小一行29人在金校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山东乐陵实验小学下面就谈谈我此次参观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一起交流首先,介绍一下学校单从外在看,它是一所非常普通的学校一下车,当我看到学校的第一印象是:学校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让人从外面看一点都不起眼,有些不敢相信,和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校舍是普通的,操场是普通的,花草是普通的,教室桌凳是普通的,老师也是普通的,整个校园都是很普通的没有想象中的气派的校门,高大的教学楼,美丽的校园环境我注意到他们的教室桌凳还有些破旧,花草树木少得可怜,教室、会议室也不见有电脑多媒体或其他设备,这里的老师,按他们自己说的,都很土。
但事实上,它却是一所非常不普通的学校这是一所全国名校——一所全国知名的课改名校这是一所将课改进行的最彻底的学校 近年来,全国各地有近3万多人先后来这里参观学习特别是这几年,更是络绎不绝这里的老师陆续被邀请到全国各地出课、作报告当我们随着那学校老师的介绍,一步步参观和听完孟校长的讲座后,我们渐渐发现和感受到这的确是一所不一般的学校这里有深沉厚重的校园文化,有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团队精神,还有成熟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一、深沉厚重的校园文化1、大门两侧的浮雕,寓意深刻有代表要通过打造书香校园,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有体现学校“成才先成人——成为中国人——成为现代中国人——成为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还有体现教育回归生活、教育回归农业、教育回归儿童、教育回归游戏、教育回归传统、教育回归本土的教育思想以及生活是教育之源,农业是教育之本,生命是一粒粒种子,只可培育不可制造,一粒大豆的种子无论如何也长不成参天大树2、教学楼上的办学理念和别具一格的校训3、汉字广场以及不同楼层的《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等经典可谓春风化雨,一砖一墙,一楼一道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校园文化二、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团队精神。
任何一个学校的发展与辉煌,都需要一种务实创新、锐意改革的团队精神三当、四要、五有、六做”,就充分体现了这样一种精神在后来的资料查找中了解到的)“三当,即:当生活中的傻子、学习中的呆子、工作中的疯子四要,即: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心、要细心、要耐心五有,即:有正气、有大气、有才气、有灵气、有锐气六做,即:做一个胸怀天下的大写之人,做一个远离世俗的高雅之士,做一个宽厚仁慈的谦谦君子,做一个学识渊博的清贫书生,做一个立己达人的教育圣徒,做一个开拓进取的改革先锋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1、大视野:就是对教育终极价值的哲学思考和历史担当他们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学校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2、大课程:教材是文本与生活的总和。
文本是一种经过加工提炼的固化的生活文本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他包括所有的书籍,包括图书馆,展览馆电影不能把教科书当成文本,更不能把文本当成教材他们将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整理形成三大课程体系:1.基础性课程:包括字、词、句、诗文经典、朗读;2.文本性课程: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两大系列;3.实践性课程:经过开发、实践之后进行筛选、合并,确立了20种实践性课型,分别是观察课、朗读课、时政课、礼仪课、民俗课、名画课、名曲课、戏曲课、影视课、经典课、历史课、地理课、规划课、科普课、体能课、家政课、棋艺课、文学课、特长课、书法课3、大课堂:回归教育原生态学生自己已经掌握或能学会的东西,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感受生命的色彩,获得成长的体验,这些教育本质的东西,不能被知识灌输和考试技能所替代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不是师生表演的舞台;课堂是知识思想的集散地,不是传递知识的主渠道;课堂是文本与生活的对接舱,不是文本知识的剪贴板;课堂是智慧的孵化器,不是应试技能的训练所这些教育思想和课改理念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参观学习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静下心来,对照当前的教育环境,我又有一些自己感受。
教育的优劣,不在于地方经济的发达与落后,不在于学校校舍高矮新旧,不在于教学设备先进与落后,不在于师生素质差异,不在于班额的大小我所说的并不是和他们没有关系,而是说他们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在于我们教育者的思想,在于教育者的学识,在于教育者的胸怀,在于教育者的智慧,以及在于教育者的勇气参观学习后的一些自己的体会:一、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和能力1、做有思想的教师要有一种精神追求,忠诚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要将教育作为事业,要有胆有识,敢于从实际出发,坚守自己的信念2、做有学识的教师教师要有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要多读书,多读教育类的书,要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了解先进教育理念,掌握更多课改信息和方法要学会用教育的目光审视问题,处理问题,还要及时的反思自己的工作3、做有勇气的教师,当大多数学校背弃教育规律,眼睛直盯着升学率的时候,不盲从于现实,奋起改革,面对来自社会、外部层层的压力,不屈服、不折扣,坚守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理想4、做有智慧的教师努力寻求教育的规律,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聚众家之长,集众家智慧,构建自己的思想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