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贸 动物世界里的捕食关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70163852
  • 上传时间:2019-0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4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动物世界里的捕食关系摘要: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捕食与被捕食(包括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的关系是最为基本的物种关系,并且一直处于动物生态学研究的领域关键词:“捕食与被捕食”;“自然界”;“动物生态”在生态学家眼里,自然界里充满了陷阱和杀机,从没有和谐相处的大自然,也没有无忧无虑的生命形式任何一种生命的个体时刻都有可能被其它个体(包括同种个体)袭击,并成为其食物这种现象被称为捕食(predation)捕食现象可以说无处不在然而,自然平衡(balance of nature)却又普遍存在由于捕食过程给被捕食者带来的强大的选择压力,以及这种过程在促进生命进化、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及其在生物多样性的发生、维持与绝灭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捕食理论自然成为了现代生态学的一个中心命题1 捕食者分类广义捕食者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分别以捕食者的食性和功能作为分类的依据按捕食者的食性,可以将捕食者分为肉食(carnivores,以动物为食)、植食(herbivores,以植物为食)和杂食(omnivores,既以植物又以动物为食)三类以捕食者的“功能”划分的类型(Thompson 1982)有四种,即狭义捕食者(true predators),啃食者(grazers),拟寄生者(parasitoids)和寄生者(parasites)。

      狭义捕食者在攻击其猎物后,迟早要杀死它们一个捕食者一生中要杀死很多猎物个体典型的代表有大型肉食动物、捕食性猛禽、捕食性昆虫、蜘蛛以及食虫植物等,其它动物如以种子为食的啮齿类动物以及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鲸类都可以划为狭义捕食者啃食者一生中会吃掉大量的猎物个体,但它们仅仅吃掉猎物身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对猎物个体的损伤是有限的,从不直接导致猎物的死亡(若导致猎物死亡,则可以划到狭义捕食者的范围内)典型代表有牛、羊等,但叮咬动物的蚊、蝇类以及吸血的蚂蝗也都可以划归为此类寄生者,象啃食者一样,寄生者仅消费寄主身体的部分,因而对寄主的伤害往往不是致死的与啃食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一生只寄生一个或极少几个寄主更重要的是它们与其寄主间有一个亲和过程典型的代表有动物体内的各类寄生虫、麻疹病毒、结核杆菌、瘿蚊、瘿蜂、蚜虫、真菌,以及寄生植物等拟寄生者,主要包括膜翅目和双翅目昆虫它们由雌虫在寄主体内或附近产卵,并以寄主为营养来源而完成发育,成虫自由生活这类昆虫在其发育初期对寄主无明显伤害,但到化蛹前或蛹期将耗尽整个寄主,从而杀死寄主不管哪种捕食者,一旦出现在自然界,就面临如何觅食、选择食物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每一捕食者潜在的食物成分结构(即食谱)应与其形态结构相适应。

      而实际观察到的是很多捕食者往往具有比其形态结构上看起来要窄得多的食谱,即可以看出不同程度的食谱特化随着食谱的特化,对其所特化的食物具有很高的适应性,但捕食者选择猎物的局限性也就形成据记载,长江中下游的湿地植被的物种丰富度曾经非常高,但随着麋鹿种群的灭绝,这一地区的植被很被单一的芦苇所取代类似地,在英国南部,人为地将野兔排除在一片植被极为复杂多样的区域,植物群落很快演替成为单一的野兔取食植物的群落历史上也有很多实例说明当一种昆虫被引种到其分布区以外,并找到大片的人工植被后,害虫大爆发的概率大大提高因为,此时的害虫种群完全摆脱了其原生地的天敌的控制Hairston et al.(1960)颇有影响的观点“世界是绿色的”,就是建立在世界上有很多捕食者在控制着草食动物种群数量的基础上的;由于草食动物受到强烈捕食作用,所以植物受草食动物伤害比较轻,使得世界充满绿色尽管后来人们意识到,其它生态过程如植物的防卫等也会导致世界充满绿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捕食过程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对猎物种群有着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今天,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不断加速的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与物种绝灭的关系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然而,这中间的过程是怎么实现的认识物种绝灭过程,就为保护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争得一线机会在各种生态过程中,猎物-捕食者相互作用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世界上的顶级食肉动物正面临着大麻烦:近日《科学》杂志上一篇综述论文得出了这一结论考察过31种大型食肉动物(体重超过15千克)之后,研究者发现它们当中的77%数量正在减少,而且半数以上已经失去了曾经活动范围的大半事实上,就在关键研究发表之前仅仅几天,基因独特的西非狮子可繁殖的成年个体数量已经降到了250只2 消失的身影“我们正在全球范围内失去大型食肉动物研究的第一作者、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威廉•里普(William Ripple)说,“它们当中很多种已经濒危它们的领地在萎缩这些动物中有很多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要么是在某个地区要么是在全球范围内而讽刺的是,它们的消失正值我们意识到它们重要的生态作用之时地球上大型食肉动物的故事差不多可称惨淡凄凉就在不算太远的过去,大多数人——甚至包括科学家——基本上把大型食肉动物看作竞争者、有害生物和致命威胁这样的观点带来了打击甚至灭绝运动,杀光了欧洲、北美、中东和北非的多种世界顶级猎食者,在其他地区也严重打击了它们的数量。

      事实上,研究发现在31种最大的食肉动物中,66%已经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受威胁”这个词的官方定义是“极危”、“濒危”、“易危”三个级别的总称这些食肉动物往往需要大型猎物和广阔的栖息地科学家写道,“正是这种食物需求和大面积的活动范围常使它们与人类和牲畜发生冲突再加上人类的褊狭,将它们推入了濒临灭绝的境地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区,顶级猎食者仍然遭受着枪击、诱捕、毒杀,甚至矛的刺杀即便在未被直接捕杀的地方,大型的猎食者也在迅速失去它们的栖息地和捕猎地,使得甚至在保护区内也出现了顶级猎食者消失的趋势根据这项研究,大型猎食者全球性衰败背后的动因是另一种猎食者迅猛增长的数量:人类人口的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城镇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意味着很多栖息地将会进一步缩小或者被改造这会使顶级猎食者面临更加严峻的灭绝危险合作者、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尤安•里奇说他进一步指出:“人口增加带来的挑战绝不限于留住自然环境中的顶级猎食者如何在保持我们紧密依赖的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生产足够的食物,大概才是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3 大型食肉动物的生态意义不过,虽说大多数大型捕食者的数量在继续减少,公众对这些巨兽的看法还是在缓慢变化。

      现在已经有了很多保护大型猎食者的运动,拥护者对其表现出了热烈的反应这些动物也常常被看作全球保护工作的重要标志,在一些地区(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几种大型猎食者的数量正在小幅回弹不过也许更重要的是,科学家刚刚开始理解大型食肉动物在世界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现在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证据表明,顶级猎食者留在环境中会有利于我们自身的生存,因为它们扮演着很多重要角色,比如降低食草动物对植被的过度啃食,这样就能增强栖息地的固碳能力,从而有助于人们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冲击事实上,科学家早就提出了大型猎食者通过压低食草动物的数量,对食物链发挥重要生态影响的理论,但是他们现在发现了大型食肉动物影响生态系统的更多方式首先,通过骚扰、威胁,以及有时候的直接猎杀,顶级猎食者还控制着中型猎食者的数量失去大型猎食者可能意味着中型猎食者数量的突然爆发,对食物链下方的所有物种造成影响比如说,澳大利亚修建了大型屏障,将澳洲野犬拦在了绵羊放牧区之外然而就在这些地区,赤狐——一种具有攻击性的猎食者——失去了控制,给当地哺乳动物造成了更大压力猎食者无可置疑的重要性不仅仅限于澳洲大陆研究表明海獭通过控制海胆的数量,对其所处环境发挥着巨大影响。

      海獭如果被杀光,海胆便会数量激增,大面积毁掉海草林研究者写道,海獭“增进了近海生态系统中海草和其他质地丰厚的大型藻类的富足与分布也许顶级猎食者重要性的最著名例证来自美国黄石国家公园20世纪90年代将狼重新引入公园对生态系统影响深远狼回归之后,加拿大马鹿的行为变化显著:它们不再在开阔地啃牧,而是躲在森林中寻求保护这使得在公园中很多经受了几十年过度啃食的地方,包括河流及河床两侧,树木重新能够无所阻碍地生长影响进一步扩展到了鸣禽、海狸、鱼、整体生物多样性,甚至碳封存通过一种迂回的方式,狼变成了黄石公园里真正的造林专家捕食关系中,捕食者为了自身生存需要捕食;第二,被捕食者种群降低,促使该种群增加出生率,它的出生率增加会增加自己的捕食量,这样,食物链一级一级下去,可推动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总之,人类不应该过多的干涉肉食动物的捕食,不然会打破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1] 望甜.捕食与竞争——流溪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的种间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2] 路纪琪,张知彬.捕食风险及其对动物觅食行为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4,02:66-72.[3]刘宣亮,韩茂安.具有第类功能性反应的捕-食系统的定性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05:842-844.[4]魏万红,杨生妹,樊乃昌,周乐.动物觅食行为对捕食风险的反应[J].动物学杂志,2004,03:84-90.[5]程荣福,赵明.一类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模型的持久性与稳定性[J].生物数学学报,2008,02:289-294.[6] 李栋梁.生态系统中两种群捕食者—食饵系统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7] 尚玉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理论和应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0,02:177-185.[8] 张惠芳.具有功能反应捕食—被捕食食物链系统的一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9] 张孝冲.一类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空间斑图动力学研究[D].中北大学,2013.[10] 胡茂江.具有功能反应的捕食与被捕食系统的定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11] 乔飞.稻田生态系统捕食性天敌群内捕食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