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46页2024-202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1、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答案】 C2、关于少年逆反期的表现,正确的说法包括()多选A.为独立自主受阻而抗争B.为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而抗争C.反抗的对象具有迁移性D.逆反期表明少年心理发展受阻【答案】 A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至少含有m+2n个氧原子B.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由DNA和R基共同决定C.细胞中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只发生在核糖体上D.若在待测物质中添加苏丹Ⅲ染液出现橘黄色,则该待测物质存在蛋白质【答案】 C4、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征的女患者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A.44+XXB.44+XXYC.45+XYD.45+XX【答案】 D5、讲“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按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属于理解水平的问题是( )。
A.叶绿体中含有哪两类色素B.什么叫光反应C.光合作用的实质D.作物栽培要合理密植【答案】 C6、下列评价方式,符合生物学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是( )A.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建立学生学习记录卡B.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采用相同的评价策略C.检测学生知识性目标的达成,只能运用纸笔测验D.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答案】 A7、据报道,用一种被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时,可口服使用,这样就减轻了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该药物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方式最可能是( )A.易化扩散B.胞吞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答案】 B8、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B.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减退C.艾滋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食物传播D.“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有效方法之一【答案】 C9、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包括( )多选A.内省日趋明显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通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得越来越少【答案】 A10、下列可以看做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答案】 D11、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C.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D.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答案】 D12、高一新学期开始,某生物教师为了掌握新生的生物学基础、学习兴趣等信息,以便对学生进行分组、安排教学,于是对全班学生展开了一次测试该测试属于(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A1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 D14、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A15、自然水域比封闭式鱼塘更适合家鱼产卵,其原因是具有较强的水流刺激,其过程垂体分泌的激素是( )A.性激素B.孕激素C.促性激素D.促肾上腺激素【答案】 C16、某教师通过设置问题“陷阱”,让同学解答,“先错后纠”,达到强化学习的作用这位教师运用的强化技能的类型是( )A.标志强化B.活动强化C.动作强化D.变换方式强化【答案】 B17、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A.25%B.32%C.50%D.64%【答案】 B18、关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再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红细胞B.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神经元,再通过主动运输运出神经元C.氧分子在肺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在组织处又以自由扩散方式出红细胞D.胰岛素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又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靶细胞传递信息【答案】 D19、某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A.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C.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D.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答案】 C20、一个色盲女与一个正常男子结婚,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色觉正常的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色盲,母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畸变发生在什么之中?( )A.精子;卵子;不确定B.精子;不确定;卵子C.卵子;精子;不确定D.卵子;不确定;精子【答案】 B21、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
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 是怎么出现的 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 ( )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答案】 C22、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答案】 C23、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18% ,Aa的个体占78% , 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A.36%,64%B.92%,8%C.18%,82%D.57%,43%【答案】 D24、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PCR反应体系中( )是非必需的A.DNA引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脱氧核糖核苷酸D.DNA模板【答案】 B25、教学语言的学科性要求教师要运用本学科的语言来教学,这种语言是( )A.日常术语B.专用语言C.教学术语D.教师术语【答案】 C2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答案】 D27、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 C28、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A.②⑤B.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⑤⑥⑦【答案】 C29、从教师工作的职责和特点出发,运用教学语言不需遵循的原则是( )A.科学性和学科性B.针对性和生动性C.多样性和强化性D.简明性和启发性【答案】 C30、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就会产生癌变B.细胞衰老,其形态萎缩C.细胞凋亡对个体发育有利D.细胞凋亡有特异蛋白合成【答案】 A31、在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使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苹果泥用量B.加大果胶酶用量C.进一步提高温度D.用玻璃棒不时地搅拌反应混合物【答案】 D32、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 D33、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B.生物代谢旺盛时,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C.氨基酸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其中的氧来自羧基D.有氧呼吸过程中水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答案】 D34、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B35、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至少含有多少个氧原子?( )A.M—N+ZB.M—N—ZC.M+N—ZD.M+N+Z【答案】 C36、在进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课程理念中的(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答案】 C37、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属于哪种教学评价 (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