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一遍过考点39 基因在染色体上(含解析).doc
12页考点39 基因在染色体上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1.萨顿的假说(1)研究方法:类比推理2)假说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3)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具体如下表所示比较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证明者:摩尔根2)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3)研究过程①实验P 红眼(♀) × 白眼(♂) ↓F1 红眼(♀) × 红眼(♂) ↓F1个体之间交配F2 红眼(♀、♂)、白眼(♂)②提出问题③提出假说,进行解释a.假设: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b.用遗传图解进行解释(如图所示):④演绎推理,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亲本中的白眼雄果蝇与F1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
⑤得出结论:控制果蝇的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考向一 萨顿假说的判断1.萨顿在研究蝗虫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时,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这种关系的是A.如果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一条染色体缺失,则杂合子可能表现隐性性状B.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基因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也减半C.基因型为XAYa的个体,A基因来自母方,a基因来自父方,X染色体来自母方,Y染色体来自父方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a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说明A基因随着染色体缺失而缺失,即说明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形成配子时,基因数目减半,染色体数目也减半,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B正确;基因型为XAYa的个体,A基因和X染色体都来自母方,a基因和Y染色体都来自父方,说明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
2.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二者都是成单存在B.体细胞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C.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基因和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变异【答案】D【解析】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二者都是单一存在,A正确;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正确;在生殖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变异是随机发生的,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体现二者间的平行关系,D错误考向二 基因位置的确定3.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F1全为红眼,F2有白眼雄果蝇,请问最早能判断白眼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的最关键实验结果是A.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为野生型,雌、雄比例为1∶1B.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白眼且雌雄中比例均为1∶1C.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白眼全部是雄性D.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白眼突变体与野生型杂交,F1全部表现野生型,雌雄比例1∶1,只能说明野生型相对于突变型是显性性状,不能判断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F1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出现红眼和白眼,且比例1∶1,这属于测交类型,仍不能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F1中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白眼全部为雄性,说明这一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白眼雌性与野生型雄性杂交,后代白眼全部为雄性,野生型全部为雌性,能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但不是最早说明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D错误。
归纳整合判断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的方法(1)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隐性雌×显性雄(2)若未知性状的显隐性设计正反交杂交实验⇒4.野生型果蝇(全为纯合子)的眼型是圆眼在野生型果蝇群体中偶然发现了一只棒跟雄果蝇该棒眼雄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F1全为圆眼,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圆眼个体和棒眼个体的比例为3∶1若果蝇的圆眼和棒眼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F2的雌果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1B.若F2中棒眼雌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1∶1,则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若F2中圆眼雄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1∶1,则不能确定相关基因的位置D.若F1中雌果蝇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可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是否同时位于X与Y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该棒眼雄果蝇与野生型果蝇(全为纯合子)杂交,F1全为圆眼,说明圆眼为显性,双亲均为纯合子,F1为杂合子F1中的雌雄个体杂交,F2中圆眼个体和棒眼个体的比例为3∶1,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因此F2的雌果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1∶1,A正确;若F2中棒眼雌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1∶1,则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说明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确;若F2中圆眼雄果蝇与棒眼雄果绳的比例为1∶1,则相关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不能确定相关基因的位置,C正确;F1中雌果蝇为杂合子,野生型果蝇为隐性纯合子,二者杂交,不能确定控制眼型的基因是否同时位于X与Y染色体上,D错误。
1.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是由许多个基因组成的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2.摩尔根研究果蝇的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的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B.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摩尔根的实验运用了类比推理的研究方法D.摩尔根所作的假设是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上3.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红宝石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D.控制白眼和截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4.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利用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进行定位的一种现代生物学技术现利用该技术对果蝇的某些基因与染色体进行分析(结果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由实验结果可知染色体由基因构成B.FISH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了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C.实验最好选择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杂交,对结果进行观察与分析D.该结果表明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基本呈线性排列5.某大学生物系学生通过杂交实验研究某种短腿青蛙腿形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到下表结果。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组合1234短腿♀×长腿♂长腿♀×短腿♂长腿♀×长腿♂短腿♀×短腿♂子代长腿48469024短腿4648076A.长腿为隐性性状,短腿为显性性状B.组合1、2的亲本都是一方为纯合子,另一方为杂合子C.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D.短腿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6.从某种性状全为野生型的自然果蝇中,选用一对野生型雌雄果蝇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研究发现,突变型雄果蝇的出现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基因表达的异常导致突变型雄果蝇产生B.若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不能判断显隐性C.若该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能判断显隐性D.突变型雄果蝇的突变基因不一定来源于母本7.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8.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9.摩尔根及其团队在研究果蝇眼色时,发现F1的雌雄红眼杂交,后代白眼占1/4,且都是雄果蝇(如图)针对这个现象,有以下三种假设假设1: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Y染色体上假设2:控制白眼的基因(w)位于X和Y染色体上假设3:控制白眼的基因(w)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假设1不成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假设2成立,F1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则群体中与眼色有关的基因型有______种3)摩尔根还做了一个回交实验(让亲代白眼雄果蝇和F1红眼雌果蝇交配),该实验的结果不能否定假设2或假设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证明假设3正确,可以采取的杂交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后代应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已经证明,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另外有一对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群体中与果蝇眼色和体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10.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果蝇做了下列实验:(1)该小组做染色体组型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染色体组成为XYY的雄果蝇,你认为这种雄果蝇形成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实验中,该小组偶然发现了一只棒眼雄果蝇,于是他们用野生型圆眼雌果蝇(纯合子)与该棒眼雄果蝇杂交,再将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1所示设控制圆眼、棒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根据图中信息,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推测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