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区别.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35831359
  • 上传时间:2018-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6.1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赢了网 遇到遇到物权纠纷物权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免费解惑!点击!点击>> 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区别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区别摘要:摘要:公示原则指物权享有与变动的可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外部表现方式 公信原则指信赖外部表征而有所作为者,即便其表征与实质的权利不符本文主要介绍公信原则与公示原则的区别目录目录】】一、公信原则一、公信原则二、公示原则二、公示原则三、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比较三、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比较【【正文正文】】一、公信原则一、公信原则公信原则是指一旦当事人在变动物权时依法定方式进行了公示,法律就赋予该物权变动具有完全的效力,即使公示有瑕疵,善意受让人基于对公示的信赖,亦不负返还义务,仍能取得物权赢了网 物权的变动以登记或者交付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如买卖、赠与),即使登记或者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能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

      公信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记载于不动产登记薄的人推定为该不动产的权利人,动产的占有人推定为该动产的权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表明这称为“权利的正确性推定效力” 其二,凡善意信赖公示的表象而为一定的行为,在法律上应受到保护,保护的方式就是承认此行为所产生的物权变动的效力物权的变动之所以要有公信原则,是因为仅贯彻公示原则,在进行物权交易时,固然不必顾虑他人主张未公示的物权,免受不测的损害但公示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如果法律对这种情形无相应的措施,当事人一方也会因此而遭受损失例如,假冒房屋所有人进行转移房屋所有权的登记,彩色电视机的借用人将其出卖,等等如果在物权交易中都得先一一进行调查,必然十分不便在物权变动中贯彻公信原则,使行为人可以信赖登记与占有公示的物权状态,进行交易,而不必担心其实际权利的状况可见,公信原则的目的在于保护交易的安全,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但有时不免会削弱真正权利享有人的利益,这是法律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在权利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进行均衡、选择的结果赢了网 我国的《物权法》第 106 条规定了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第三人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信赖物权的公示而从无权处分人处取得物权,实际上是赋予了登记交付的公信力。

      这是公信原则的体现二、公示原则二、公示原则在涉及公众或多数当事人的场合,商法实行公示原则,要求将有关事实公诸于世,公示的方式,一是登记,二是公告物权中的公示原则指物权在变动时,必然讲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会公开,从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权变动情况,否则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公示原则要求物权的产生、变更、消灭,必须以一定的可以从外部查知的方式表现出来否则,因为物权具有排他的性质,如果没有通过公示方式将物权的变动表现出来就会给第三人带来不测的损害,影响交易的安全例如,在房屋上设定抵押权,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该抵押权的存在,那么,不知该抵押权存在的购买该房屋的第三人就可能蒙受损害因此,民法上关于物权的变动,以“登记”为不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以“交付”为动产物权的公示方法赢了网 对于基于不同法律事实发生的物权变动,公示原则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基于民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原则上非经公示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而对于非基于民事行为发生的物权变动,不经公示虽然可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但是在公示完成之前,当事人不得处分之,例如因继承、法院判决、事实行为等发生的物权变动。

      以登记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从各国立法例观察,始于抵押权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虽然要受到地域的限制,其记载的内容也未必全然翔实,更由于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物权的变动频繁,且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登记制度未必能充分起到公式不动产物权的作用但是,人们毕竟可以通过登记了解物权变动的事实,不动产登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骑着维护不动产交易安全的作用交付为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这是因为动产物权不仅容易而且频繁,无法以等级的方法公示,只能用交付,即转移占有这一手段来表现动产物权的变动三、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比较三、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比较1、、公示原则是指在涉及公众或多数当事人的场合,商法实行公示原则,要求将有关事实公诸于世,公示的方式,一是登记,二是公告赢了网 2、、公信原则,物权的变动以登记或交付为公示方法,当事人如果信赖这种公示而为一定的行为(如买卖、赠与等),那么,即使登记或交付所表现的物权状态与真实的物权状态不相符合,也不影响物权变动的效力公信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公信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人推定为该不动产的权利人,动产的占有人推定为该动产的权利人;除非有相反的证据证明。

      这称为“权利的正确性推定效力” 其二,凡善意信赖公示的表象而为一定的行为,在法律上应当受到保护,保护的方式就是承认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公信原则其目的在于对善意的交易相对人而非真正权利人的保护,仅适用于因法律行为而进行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情况物权法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咨询的帮助来源:(公示原则与公信原则的区别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