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doc
8页1高台二中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育人重环节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反思、提高的系统性工作,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贯彻落实市教体局关于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年” 活动的安排精神,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的意见》、 《张掖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和《高台县教育体育局学校文化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有关精神,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铸造精神文化、提升办学理念,研发课程文化、提升文化特色,创新制度文化、提升管理水平为重点,丰富文化活动,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层次,促进全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二、领导小组组 长 :李国彪副组长:武廷泉、成 员 :杜国生、石有清、张登仁、许有荣、姜兴武、雷自军、丁文斌、王学广、杨青岩三、实施原则2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 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四、目标任务1.提升办学理念在继承学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师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形成作风民主、管理科学(领导文化),理念先进、师德高尚(教师文化),团结活泼、积极进取(学生文化)的学校精神文化,促进学校办学理念进一步统一到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上来,统一到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上来2.提升文化特色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文化渗透研究,提升课程实施的文化品位;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丰富课程文化活动,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3.提升文化内涵立足学校实际,努力挖掘学校地域文化,确立学校文化主题,形成环境、班级、办公等文化既浑然一体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打造学校主题文化品牌;积极创建县、市级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或市级学校文化名校,力争培植县、市级窗口学校34.提升管理水平立足学校实际,借鉴先进经验,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修定学校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修改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形成各具特色的制度文化,探索文化管理,规范档案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人本化、制度化、精致化和科学化,大幅度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五、主要工作(一)开展精神文化提升活动,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继续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以“三风 ”建设为核心,努力锻造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共同的团队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拼搏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精神文化,打造全新的学校精神风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内涵,形成鲜明的治校理念要重点抓好文化学术型、文体娱乐型、社会实践型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为师生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要注重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个性校园文化,用文化的精神熏染人、用文化的氛围感召人、用文化的魅力浸润人。
1.加强学校领导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学习风气,学习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和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学校领导干部的理论修养,提升管理理念;开展学校领导治校方略论坛,研讨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结合的有效途径,推广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经验,提炼以学校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先进校风,引领提升学校精神文化2.加强师德建设以深入开展作风效能建设为主线,以爱心从教,用心施教为主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广泛开展教师誓言评选、向先模人物学习等活动,大力倡导 “敬业爱岗,求实创新,教书育人”的教风,净化教师灵魂,凝聚团队精神,提升师德修养;深入开展”感动教育人物”评选, 优秀教师巡回报告“师德标兵” 评选 等活动,引导教师从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等细节入手,修师德、练师能、干实绩、聚师魂,凝聚学校精神文化43.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从守纪律、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会思考、爱学习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规范养成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通过文明歌曲比赛、学生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小品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结合”学生自主学 习规范创新年活 动” ,组织学习规范知识竞赛和学习经验交流,加强学风训练,抓好学法指导,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团结活泼、积极进取的优良学风,彰显学校精神文化。
4.开展学校精神文化内化活动通过校会、班会、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诠释学校办学理念和” 三风一训” 等学校精神文化,做到学校精神“ 入脑” 、“入心”;举办征文比赛 、演讲比赛、座 谈会等活动,将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为,最终在教、学、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达到有机融合、完美统一二)开展课程文化提升活动,打造学校文化特色1.加强课程文化研究一是确立“学生发 展为本” 的课程观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 三维目标”研究,突出加强各学科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育人目标研究;落实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要求,实现学科教学既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又陶冶情操、培养习惯、提升素养的有机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二是开展课程文化研究确立学科课程文化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开展专项研究,培养学科课程文化研究骨干教师;开展课程文化渗透研讨活动,举办课堂教学德育渗透专题讲座,推出学科文化育人研讨课、示范课,引领全县教师提高学科课程研究水平,提高实施课程文化育人的能力三是积极研发学校课程拓宽学校课程研发思路,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结合办学目标,挖掘学校地域和传统文化素材,创新学校课程载体,丰富学校课程内容,实现学校课程与办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凸显学校文化特色;开展学校课程研发评比活动,让课程文化成为学校文化的主导,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作用。
52.开展课程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隐性课程的作用,让学生在学校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扎实开展好校园“ 艺术节 ”、“体育节” 、“科技节” 和“读书节 ”活动,制定实施方案,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活动实效扎实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完善有利于乡村少年儿童开展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的规章制度,落实场地、器材、师资等相关保障加快学校各类社团组织建设,要将各种兴趣小组提升为学校社团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质量;开展优秀社团评选活动,推动社团组织健康、规范发展启动“科技教育进校园” 、“学术讲坛进校园”、 “社会名人进校园”活动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人走进校园,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科普讲座、成长历程宣讲等活动,浓厚学校学术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积极开展市、县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提高师生普通话普及水平和汉字书写水平3.丰富环境文化内涵继续组织 4 月份”校园绿化美化月” 活动,开展学校环境精品”景点 ”建设,学校精品“景点”不少于 4 处;做到校园干净整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良的环境,达到“ 面面 墙壁会说话 、一草一木能育人 ”的效果,实现校园环境精品化。
优化学校环境文化的呈现内容和呈现形式,做到楼层之间、功能区之间,墙壁、走廊等文化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注重效果,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做到环境文化主题化开展班风、班歌和“ 我的学习座右铭” 等评选活动,发挥学生打造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加强班级文化与课堂文化的整合研究,用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层次;以班级文化建设营造教学改革氛围,形成班级舆论导向,促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体现班级文化课程化精心研究和打造办公室文化,在落实学校文化建设要求的基础上,与各学科教师专业成长要求有机结合,建设以”学科发展、教研制度、教研动态、成果展示” 为主要内容的办公室文化, 发挥办公文化凝聚力量、6激励干劲、促进教改的引领作用,凸显办公文化的学科化要重视实验室、餐厅、活动室等功能用室文化建设,与其功能相对应,让功能用室同样成为人文气息浓厚的育人乐园,达到功能用室文化特色化要求三)开展制度文化提升活动,提高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学校制度文化体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刚性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原则,从关心教师的生活学习、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修改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常规管理、校本研训、后勤管理、考核评价等一整套管理体系;修定教育教学工作岗位职责,做到岗位职责与各项制度要求相统一,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构建体现学校精神文化、符合学校办学理念、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突出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体系。
二是健全学校制度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工会、团队会等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走访、座 谈会、民主生活会、设立监督、监督信箱等形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实现学校管理制度的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学校制度学习与落实活动,让广大师生学习、掌握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心行动” 教育与 实施活动 ,做到制度与人文的有机 结合,实现学校管理由制度管理到人文管理、文化管理的转变,大幅度提升制度管理的效益2.加强学校档案管理进一步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建起规范的档案室,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员,重视档案整理工作,分类、分期收集整理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材料,规范装订;高度重视教师档案、学生档案、财务档案及学校发展重要活动档案等长期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要组织好档案管理员培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档案管理员培训活动;开展档案管理专项督查,不断提高学校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扎实做好学校文化 积淀工作,保 证学校档案能够体现学校发展历史,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发挥档案文化的育人作用7六、工作步骤第一阶段(2013 年 1 月-2 月):制定实施方案阶段1.成立“校园文化提升年” 活动领导小组。
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评估标准第二阶段(2013 年 3 月-4 月):组织宣传动员阶段1. 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活动实施计划2. 召开动员会议,部署工作任务,把握开展“校园文化提升年”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增强师生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开展“ 校园文化提升年 ”的良好工作氛 围第三阶段(2013 年 6 月-7 月):重点落实阶段1. 精心凝炼学校办 学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的内涵,形成鲜明的治校理念2. 挖掘学校历史文化 资源,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和个性校园文化3. 抓好师生室舍文化、校园文化 阵地和网络文化建设,注重打造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栏目第四阶段(2013 年 8 月-11 月):整体指导推进阶段1. 组织开展中学生文明礼仪风采竞赛活动2. 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