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浅谈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分类.doc
4页浅谈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分类浅谈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分类【摘要】少数教师受市场经济初期的逐利性与社会转型阶段 的价值混乱的影响,产生了对拜金主义的膜拜,导致教师精神迷失、 价值观念转变、献身意识淡化;教师个人追求实在、现实的功利倾向 导致教师长远追求的失却;育人追求功利,重智的考试主义导致教师 情感荒漠化、学问不求深博等本文借鉴西方职业价值观的三种分类 阐述了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类型,希望对提升教师职业价值观层次起到 借鉴作用 【关键词】教师职业价值取向幸福感 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始终与特定条件中的特定个体相联系一个人不 管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 指导和支撑下,人的内心世界才能够抵御外界各种利益的诱惑与挑战 教师劳动的教育性、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与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 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特殊性耍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 观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基于教师角色,对教师职业的工作价值、 职业判断、道德规范等所持的看法与观点它反映了教师的信念、理 想和追求,并通过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教育 态度和教育行为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是不同的 1958年,美国社会学家贝拉等人,根据个体对职业在生活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个体对职业的感觉以及在职业中的行为和个体期望通过职业实现的 目标三方面为标准,首次对职业价值观提出三分法一一谋生价值观、 工作价值观和事业价值观。
随后心理学家艾米・文斯尼斯基和他的同 事又对职业价值观作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 任务、事业和使命感持谋生价值观的人所追求的职业目标是经济收 益和物质回报;持工作价值观的人主要追求个人发展,表现为职位、 地位、权利、名誉等的提升;持事业价值观的人看重职业本身的意义 和价值 一、谋生取向 持谋生取向的教师,工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产生经济收入与物质回报对于新入职的教师来说,解决生 存问题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其工作的首耍功能人的一切需 要都源于生存和发展,可以把人的需要归为两大类:生存需要和发展 需要生存需要比发展需要强烈,发展需要则比生存需要淡泊现实 生活中的任何人,不论他如何淡漠生存而注重发展,他也必须注重生 存;因为没有生存,何谈发展呢?正如管仲在《管子》中所说:“仓 廩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 话》中说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 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 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 科学、艺术、宗教等 [1] 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 是生活乂不能仅仅只有这些。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 两大存在形式,也同时是幸福生活的存在条件幸福的基础是一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的生 存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纶活资料物质生活不解决就专门谈论精神 生活,只是空谈人们首先需要吃、穿、住来维持口己的肉体生命, 然后才能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也就是说,物质生活状况制约和影响着 人们的精神生活一定的物质财富是幸福的条件,但是只有物质财富 还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幸福例如,很多教师在工作几年后便产生职业 倦怠,甚至有些离开教师行业,大多都因为感到自己的工作压力大, 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感和愉悦感,每天都盼着课程快快结束,这部分 人并没有真心热爱教师职业,尽管他们获得了相应的物质报酬,但是 精神上的枯竭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教师正常的职业生活,长此以往必定 会影响教育教学T作的质量因此,人只有把握好物质追求的分寸, 超越物质桎梏,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统一起来,做到物质享受上的 适度,精神追求上的充实,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在马斯洛看 來,幸福从根本上说是个人对其自身的需要及其满足状况的一种主观 感受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人感到幸福是因为获得了某种精神上的享 受,幸福是人在精神上获得的一种满足感。
个体幸福与否,主要不是 受组织或工作情境中的“客观”特征的影响,而是受人们对这些客观 特征的“主观”知觉与解释的影响,而口我参考架构即职业价值观又 会影响个体的知觉与解释过程若只注重教师职业所带来的经济收入, 这样的幸福感也只是低级的幸福感,是一种物质的幸福感,这样的教 师在工作中易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工作木身并不能带给他们任 何职业幸福感教师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才能教书冇人,但是他 决不应该只是为了挣钱而生活,为了挣钱而教书育人故不能把教师 职业仅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教育者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在 精神上、物质上获得双重满足 二、T作取向 工作取向的 教师,除了注重积累财富外,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个人的发展, 包括职位的晋升、权利的获得、声望的提高、地位的上升等这种类 型的教师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升职机会,以便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最终 实现个人的发展持此种价值观的教师所追求的是权力、荣誉、和谐 的人际等人际幸福对于生存已经不成问题的人來说,高级的、精神 的需要满足价值大于低级的、物质的需要满足价值,他应该把发展放 在第一位,应该选取更高层次的幸福,不能仅满足于享受低层次的幸 福。
在他们的一生中,事业上的每一步新进展都使其精神上的幸福感 得到升华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是从创造性事业中获得的全部享受持 这类价值观的教师,会为自己谋得事业上发展的目标做出尽量好的工 作表现他们努力的方向与学校的发展方向是一样的,愿意为了学校 的发展付出与贡献口身的力量相比谋生取向的教师,T作取向的教 师工作投入度深,工作干劲足,教学效果好,学生评价高,有较好的 工作满意度与归属感,在工作中会感受到较大的幸福感追求人际幸 福的教师的幸福感不如精神幸福高级,但是要比满足自己口腹之需的 物质幸福要高级 三、事业取向 事业型的教师会把学牛的 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教育的过程而不是 结果事业型教师以教育为人生的使命、以教育为事业与乐趣、以教 育为最大的情感依托与精神寄寓充分追求职业成就和自我价值的实 现,把精神追求作为自我实现的主要方式和目的自我实现的人把工 作当作使命,对这类人来说丁作是令人兴奋的,充满乐趣的他们对 工作感兴趣,工作本身就是目标和比前两种类型而言,他们工作更 多的是因为他们热爱这份T作他们对T作充满热情,在丁作中能达 成口我实现一个人在满足和实现口我发展需要的过程中是渐进的、 不间断的、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
那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心理体验也 是持久的马斯洛说过:“高级需要的满足能引起更合意的主观效果,即更深刻的幸福感、宁静感,以及内心生活的丰富感安全需要的满 足故多只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2]尽管幸福是具有主观性的, 但是一个人究竟能否获得幸福的感觉,并不以他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而必然取决于他的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是否得到实现和其生存 发展是否达到了某种完满对于事业型教师来说,能够得到真心的尊 重,学生通过听他的课学习到了知识,充实了头脑,懂得了做人的道 理,那么他的重大需要、欲望、目的就得到了真实的实现,他的教师 &涯就达到了某种真实的完满持此种价值观的教师所获得的幸福是 高级的精神幸福,其所产生的价值也远大于物质幸福和人际幸福 自教师职业产生以來,教师职业生活都是在其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主要成分,教师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上 的价值取向随着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重视,教师这一职业出现 了专业化的发展态势,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职业重新认识和定位从 谋生这一层面上来讲,教师职业只是从业者一种求得生存的工具;可 是从较高层次的角度来讲,其在教学活动中具备专业特长与教学技能, 是一种专业化的人才。
因此,教师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有必要对自己职 业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所以,教师可以从自我职业价值观的提升 來提高自我的幸福体验,促使其更积极、幸福地工作,提高教师的职 业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天津,300387) 参考文献: [1]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