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名称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doc
34页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请书项目名称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申请人: 刘安华 申请学校: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通讯地址:河源市东环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邮政编码: 5 1 7 0 0 0 联系:13380928399/0762 - 3800090 传 真: 0762 - 3800096 电子由卩箱: youfengxidng98@163・ com广东省教育厅制二OO六年十一月、简表项目 简 况项目名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类别A、总体研究 "B、专业大类C、教学管理 D、自选项目申报项目类 别B、资助项目起止年月2007年7月1日一2008年12月30日项目 申 请 人姓名刘安华 性别男岀生年月1960. 10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博士 /中国所在学校学校名称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邮政编码51700013380928399/0762一 3800090通讯地址广东省河源市东环路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3-2004涂料技术导论本科30华南理工大学2004-2005TiO2光催化基础与应用研究生40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5毕业论文指导本科20周华南理工大学2003-2005研究生指导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主要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获奖情况2000-2002非碳热法制备有机硅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 299740092002-2005利用天然植物再生剂制备再生胶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广东自然科学 基金 0208822002-2005芳纶材料在绿色环保轮胎中应 用的生产技术开发国家十五科技 攻关2002BA314B062002-2005芳纶材料在绿色环保轮胎中应用的生产技术开发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组总人数职称学位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单位数106020132主要成员(不含申请者)姓名性别出生 年月职称 职务工作 单位分工签名曲建国男1957 年3月副教 授系主任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教学、行政管 理俞彤男1967 年6月副教 授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实训教学管理尤凤翔男1960 年12月副教 授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教学管理刘嘉瑜男1945 年9月教授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教学督导 后期文件总结车辉男1965 年6月副教 授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教学过程的 实施陈海明男1 980 年 10月助讲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教学计划及其 过程设计唐继旺男1981 年9月助讲河源职 业技术 学院教学执行和教 学大纲编制江振鹏男1953 年10月总经理河源市 宝源集 团合作企业方任 务总负责包瑞荣男1961 年9月副总 经理河源市 宝源集 团假日 酒店合作企业方任 务执行二、立项依据:(项目的意义、现状分析)项目的意义:高职教育要真正发挥其角色功能,实现应用型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 养目标,必须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教育法》第23条关于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的规定,揭示了职 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基本特征,为我们在实践中探索高职酒店管理 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我院酒店管理专业开办以来, 先后与河源市的翔丰酒店、假日酒店、凯悦酒店签订了人才培养工作的 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了以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产教合一为 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 探索研究在实践过程中,除积累了 一些经验外,也发现实现工学结合 模式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方式及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 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今天当我们重新在高等教育中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时,已 经认识到工学结合对高等教育的重大意义,但究竟怎样来避免新中国初 期“半工半读”的不成功,怎样让工学结合中的学生、企业、学校和教 师四方市场化的融合在一起,用什么有效的实现形式和方法已成为工学 结合教育模式发展的一个瓶颈;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多半只 停留在模式的结构和运作等基本层面,较少触及这一模式中课程究竟如 何设置,教学方法如何取舍,学生职业能力如何测评、教学质量在企业 如何评估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多次以多种形式强调了 “高职 教育应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酒店 管理专业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积累了 一些经验但也都遇到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方式等如何在酒店 里有效执行等问题也就是说,目前已不需要讨论是否要采用工学结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和解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 效实现的形式和方法的问题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 式和方法包括适应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与酒店的合作模式、学生在酒店技能培训 内容、培训方法、理论课的授课方式、敬业精神教育、培训效果分析方 法;教师在酒店挂职的产教合一模式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研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形 式和方法,解决学生与学校、学生与酒店、学校与酒店的协调问题、学 生在酒店边上课边实习等难题,从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人 才培养模式这对于我院在今后更有效地采用这一模式,培养掌握真本 领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对国内其他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 专业和其他专业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意义在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充分 利用了酒店企业的设备设施和人力资源,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在企业管 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亲自参与酒店的服务经营过程,使学习和 工作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为学生创造了学校课堂不可比拟的全真的职业 氛围,从而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技能培养,既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 培养方式的针对性、应用型和实用性特征,又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的教育方针和以服务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 想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有持续一年时间的驻店生活,学生的半工半读、 工学交替(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在时空上是统一、连续的,在管理上 是经济的、高效的,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时空分隔条件下半工、半读各行 其是、貌合神离的窘迫状态,打破了高投入、低效率的管理困境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使半工半读交替环节高效有序地完成,而且 在整体上创新了高职教育的管理方式,从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的签订到 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建立和定期举行的联席会议,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 到学生的工作管理和期末的考核评价,都是校企联动,双管齐下,彼此 呼应,紧密配合这种校企耦合效应,既是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人才培 养模式的产物和内容,又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管理方式。
这一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既是劳作的 主体,又是学习的主体,亦工亦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动手又动 脑,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轮流驻店带队实习,深入企业,参与管 理,可以及时获得企业管理的前沿信息,为更新专业教学内容,提炼并 开展课题研究,创造了真实的观察环境和科研机遇,拓展了高职教育产 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模式又是一种助学举措,学生顶岗实习,酒店除了让学生免费 吃住外,又给学生一定的劳务补贴,这既减轻了贪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又为贪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身心、人格的正常发展提供了条件通过半工半读、工学结合、产教合一的办学过程,学生掌握了职业 技能,形成了团队精神;教师得到了企业管理的锻炼,改善了知识结构, 提升了双师素质;学校拓宽了办学途径,发挥了高校对社会的文化辐射 功能,并为自身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酒店在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形象的同时,实现了人力资源上高素质、低成本的竞 争优势这种校企师生互惠共赢的格局,预示了高职教育旺盛的生命力 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现状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作为官方认可的称呼是“半工 半读”。
半工半读在我国走过了将近50个年头2005年8月,在教育 部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周济部长强调要以建立和完善工 学结合培养模式为目标,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2006年教育部把大 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纳入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 要点,并将其作为即将启动的创建示范性职业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2006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 见》{教职成[ 2006 ] 4号},并正式启动与天津市合作共建国家职业教 育改革试验区的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经成为深化高等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为全面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 式,交流各校的经验与做法,2006年5月26 - 29 H,在北京举办“全 国高职高专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交流会” 2007年4月21日至24日,“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讨 会"在天津举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顺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潮流,随着国家的大力推行,最近几年内,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具 体操作形式的实施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就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 100所开展半工半读 的试点院校。
教育部提出,这100所试点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院 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研究,制定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 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比如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训基地 采用股份制企业(有独立法人资格)运作的方式,实现了学生生产性实训 和顶岗实习过程,很好地解决了来自企业教师的待遇和实训基地运作经 费问题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以来,我们在2004年和2005 年的两个班级中同河源假日酒店(四星)进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模 式的合作与探索,并总结与积累了一些实践操作层面上的经验,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与经验,但也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遇到许多急待解决的问 题,例如怎么操作才可以根据需要,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学生在酒店 实训过程中怎样评估教学质量、怎样考核学生职业能力等等这就需要 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工学结合模式的理论体系精髓,需要我们更市场化地 尝试工学结合模式的有效实现形式,并不断总结,从而在工学结合教育 模式中突破实际操作层面上的瓶颈,走出一条可行的工学结合实践的创 新之路三、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 具体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改革目标:坚持“以服务为目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构建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产教合一”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并研究和探索出实现这一模式的有效形式和方法。
促进学生通过“手脑 并用、做学结合”的途径,获得身心协调发展,实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 目标具体改革内容:(1) 深入研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