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建设部m以下住宅设计要点.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407497511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建设部90m2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2007.01  目 次      1.总则····························2    2.名词解释和面积计算·····················4      2.1名词解释························· 4      2.2面积计算························· 4      2.3面积控制标准······················· 5      3.规划设计··························6      3.1 一般规定·························6      3.2选址··························· 6      3.3居住区规划························ 6      3.4道路交通························· 7      3.5公共服务设施······················· 8      3.6室外环境························· 9      4.建筑设计··························10      4.1 一般规定·························10      4.2住宅套型面积配置····················· 10      4.3套内空间布置 ·······················11      4.4套内空间尺度与面积···················· 11      4.5厨房··························· 12      4.6卫生间·························· 12      1.总 则       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贯彻落实《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国办发 [2006]37号)和《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的精神(以下统一简称为: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特制定本设计要点。

            1.0.2 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能抑制目前追逐住宅过大面积的不良倾向 ;能有效地贯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四节一环保”方针,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住宅建设和消费模式,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TodayHot}    1.0.3本设计要点对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相关概念的定义、住宅面积的计算等加以规范,从住宅设计及未来住宅产业发展的角度,理清调顺住宅领域中不符合规范和与可持续性相悖的做法,便于各地在实际工作中操作和执行      1.0.4为了使各地各类住宅面积控制标准能够公平,使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住宅的套内使用面积标准尽可能相同或相近,本设计要点对各地各类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标准予以修正      1.0.5 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并不等于低品质住宅,中小套型同样可以建成适用、舒适、安全和美观的住宅本设计要点强调中小套型住宅设计要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要在住宅的规划、设计、施工、使用、拆除等全过程中,贯彻“四节一环保”方针,延长住宅的建筑寿命;住宅设计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HotTag}向精细化发展      1.0.6 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设计要把握人的居住行为和人体工效学,努力提高住宅的舒适性。

      提倡灵活的空间布置,满足住宅全寿命周期的需要;大力关注住宅标准化,注重各种技术的集成应用,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大力提倡模数协调,用定制化方式生产;提倡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和菜单式精装修满足住户的个性需求,逐步取消毛坯房,从而达到对资源、能源的充分的合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0.7要正确区分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宅的政策差别、市场差别和设计差别建筑设计人员要坚定对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的正确执行,和住宅建设行业相关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和施工人员一道共同推进我国住宅建设的健康、协调和全面的发展      1.0.8 本设计要点是推荐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新建与扩建的城镇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宅的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作为各地执行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时的参照细则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设计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名词解释和面积计算      2.1名词 解 释      2.1.1套型建筑面积      套型建筑面积是指单套住宅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组成      【注】套型建筑面积定义见《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2006]165号),为与《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等统一,定义中的“住房”统称为“住宅”。

            2.1.2套内建筑面积      以住宅分户墙的中心线为基准的套内建筑面积包括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型阳台建筑面积      【注】套内建筑面积定义见《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1-2000 的附录B,为与《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中的名词一致,原定义中的“套内房屋使用面积”统称为“套内使用面积”, “套内阳台建筑面积”统称为“套型阳台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房屋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的定义和计算详见《房产测量规范》      2.1.3共有建筑面积:      共有建筑面积为住宅标准层各套型共有的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过道等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2.1.4 套型阳台面积      套型阳台面积等于套内各阳台结构底板投影面积之和      2.2 面 积 计 算      2.2.1套型阳台建筑面积计算      不论阳台是否封闭,套型阳台面积的一半计入套内建筑面积      每套住宅套型阳台面积不应超过8平方米      【注】套型阳台建筑面积计算见《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2.2.2套型建筑面积计算      套型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      2.2.3 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计算      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2.2.4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计算      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标准层共有建筑面积÷标准层套内建筑面积之和      2.2.5 住宅建筑面积计算      住宅建筑面积等于各套套型建筑面积之和      2.3 面 积 控 制 标 准      为了鼓励住宅建筑的节能节地设计,使各地各类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标准能够相对公平、统一,以夏热冬冷地区6层以下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90m2为控制标准的基数,该地区其他类型的住宅和其他地区各类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由这个基数乘以相应的修正系数得出各地区各类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积控制标准套型建筑面积修正系数见  表2.3  住宅套型建筑面积修正系数表 地区住宅层别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6层以下1.021.011.000.997-11层1.081.071.061.0512-18层1.111.101.091.0819层及以上1.191.181.171.16    3.规划设计     3.1 一 般 规 定      3.1.1以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为目标,确保各类社会群体基本的生活居住环境,使其具备安全性、健康性和舒适性。

            3.1.2 应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节约土地、水资源、材料和能源      3.1.3本要点可用于在不同阶段的城市规划中,直接或间接指导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的具体规划设计      3.2选 址      3.2.1 90m2以下中小套型居住区布置应方便社会公共服务,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区      3.2.2选址应符合社会融合的原则,共生互惠、便于交往,并宜避免特殊人群,如: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残疾人等过度集中      3.3居 住 区 规 划      3.3.1 90m2以下中小套型住宅的套密度不宜低于110户/公顷      3.3.2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3.3.3 合理提高容积率,并确保居住环境质量      1 . 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建筑层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          2 . 适当增加住宅单元拼接数量,采用板式与板式的拼接或板式与塔式的拼接,以提高容积率      3 . 合理规划布局,利用板楼斜向布置等多种手段,缩减日照间距,节约用地      4 . 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有利于院落的围合和提高土地利用率。

            5 . 作好尽端单元设计,利用侧向日照与采光条件,增加住宅套数      6 . 使用一梯多套的住宅选型,适当增加建筑进深,并利用住宅坡屋面及退台屋面设计,缩短住宅间距      7 .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      8 . 应进行居住区日照环境分析,确保规范日照要求;宜进行居住区风环境模拟,搞好通风组织      3.3.4 为保证居室采光,住宅的非日照面建筑间距不宜小于相邻建筑高度的1/2,当相邻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间距宜采用30米          3.3.5任何类型建筑与住宅相邻时,需考虑视觉卫生的要求,住宅的厅与卧室窗正对相邻建筑的窗宜保持一定间距,多层不宜小于12米,中高层、高层不宜小于18米      3.4 道 路 交 通      3.4.1 加大居住区的开放性,处理好交通站点与居住区出入口的衔接,方便居民的出行,公交站点到住宅的最长步行距离不宜大于300米          3.4.2 居民汽车停车率应符合表3.4.2(表中的指标为低限)的规定,并可按照居住区所在区位折减 表3.4.2  居民汽车停车率控制指标居住区类型普通商品住宅经济适用住宅配建标准(每户)0.60辆0.30辆区位折减比例(%)市中心6060城市一般地区8080郊区100100    3.4.3为保证室外足够的活动空间,居住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应针对不同的居住区类型分别加以限定。

      高层为主的居住区地面停车率宜≤5%;高层为主的低密度居住区地面停车率宜≤15%;多层为主的高密度居住区地面停车率宜≤10%;多层为主的低密度居住区地面停车率宜≤20%     3.4.4居住区交通组织要有利于减少车辆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人、车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