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心来调结构-静下心来范文.docx
17页静下心来调结构|静下心来 姜大明简历 汉族,1953年3月生,山东荣成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2022年5月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系技术经济专业在职研究生,2022年7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毕业曾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战士、班长、副排长、团政治处新闻报道员、团政治处书记;黑龙江省国营锦河农场办公室秘书;团中央组织部干事,团中央组织部组织处副处长、处长,团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团中央常委、组织部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山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山东省委副书记,山东省委副书记、济南市委书记2022年5月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2022年6月任山东省副省长、代省长2022年1月任山东省省长 姜大明是一位爱笑的省长,这是他给媒体记者和民众最直接的印象,他以笑容面对民众,也笑对各种压力 勇于挑战硬任务的姜大明,近年来提出了“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左右”的硬指标,而在此前的“十一五”时期,他提出的硬任务是“完不成节能减排指标就辞去省长职务”。
如今,他说,“两个百分点这个指标咬着牙也要完成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山东经济的特点,那应该是“大”,不仅总量大,而且以大企业为主,这造就了山东“大象经济”的典型特征,依靠这一特点及较高的投资率,山东保持了“十一五”期间年均13.1%的经济增长,GDP一直位居全国三甲 如今,进入结构调整集中期的山东,同时也进入了阵痛期总量很大的山东期待一次结构重生就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姜大明接受了《财经国家周刊》的专访,这是他出任山东省长的第五个年头,他表示要看淡GDP排名,静下心来调结构,为山东接下来的发展积蓄力量 国家在近几年陆续给山东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国家级区域规划,借力齐鲁大地这两大引擎,“大象经济”应如何起舞?这位当年做过通讯员、码过“豆腐块”的性情省长表示:“机遇就在眼前,要真刀真枪地甩开膀子干起来 调结构是场硬仗 发展方式较为粗放,是眼下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而山东的这个特征在全国也较为典型近些年来,山东主动降低投资的增速,而“十一五”期间山东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即来自于投资,无疑,结构调整是场硬仗 在调整结构中,山东对钢铁产业的重组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
占到山东GDP4.7%的钢铁产业,已经是山东重要的支柱产业,山东的一系列兼并重组动作,引起了外界关于“国进民退”等较大争议,姜大明如何回应这一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全国都在调结构,进程有快有慢,总体上推进幅度并不大对山东来说,您认为调结构的核心问题在哪里,难度体现在哪里? 姜大明:我想这首先是一个决心的问题工业结构不合理是现实问题,调结构又一定要做,这时候就需要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 至于难度,我觉得是如何将政策有效贯彻执行山东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调结构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政策铺展到执行层面,如何统一思想,现在的问题是,嘴里说的和实际执行的不一致,具体执行和执行力度不一致,这种情况还是有的所以我说,政府在这个时候要当个多嘴婆婆,要多说、多讲、多传达,特别是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鞭策前进 姜异康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山东调整产业结构做出了部署,提出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硬仗,要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山东的产业结构调整,我看需要从这么几个方面来看,第一,从山东的一二三产业结构来说,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山东来讲,就是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就农业来说,山东是全国最好的,工业也是位居前列的,但是服务业比重太低了 这些年我们提出了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占比每年提高两个百分点,2022年山东的比重提高了1.9个百分点,2022年在全国下降0.1个百分点的背景下提高了1.7个百分点,这个数字在全国是最好的,说明我们是下狠力在抓,但就是以这个速度往上提,我们第三产业的占比也只是38.3%,全国是42%左右,每年这两个百分点左右的指标,我们是咬着牙往前推我们的目标是,今年服务业投资占到全部投资的比重继续保持在50%以上,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再提高两个百分点左右 我们的农业增加值是3900亿元,这是全国最高的,粮食产量是年产885亿斤,全国第三,我们的土地面积比黑龙江、河南都要小,实现这一结果非常不容易,全国是粮食产量八连增,我们实现了九连增,这其中说到底还是我们的现代农业增长快,山东的畜牧、水产、蔬菜、水果产量都是全国第一 在工业上,山东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一个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一个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为了让基层听得明白,我们提出了“四新一海”,即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
山东是材料大省,钢铁、水泥产业都是全国最好的,而现在我们重点发展碳纤维、离子膜、工艺陶瓷、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 第二个,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山东要在投资拉动上做减法,在民生保障上做加法这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现在的投资总量已经很大了,总保持20%以上的速度是不现实的,所以投资结构要进一步的优化;另一个,我们在很多方面的投入还是有待增加的,比如“三农”、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山东的钢铁产业重组引起了外界很大关注,在山钢重组日钢的过程中,也触动了民众对于“国退民进”的敏感神经,您是如何看待推动山东钢铁重组的这个过程的? 姜大明:现在从全国来讲,钢铁总产量已达到7亿吨,产能严重过剩从山东来讲,加在一起也就是6000万吨,“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全省钢铁产能压缩1000万吨以上,总规模控制在5000万吨,高档钢材比例达到30%以上,还要把钢铁向沿海集中,沿海钢铁集中度要达到43%以上 日照有个条件很好的港口,我们要在那里建设精品钢基地,日钢从历史上看是一个手续不全的项目,我们是要采取重组的办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企业更健康地发展对此外界有好多说法,其中就包括了“国进民退”。
山东的民营企业发展其实很好,魏桥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信发铝业也是全世界著名的铝业集团 我们的现实问题是,山东的国有企业本身就多,我们认为并不是说把国有成分搞没了就好,我们应该看到整个钢铁产业面临的现实还是在产业的低端,我们还在大量进口高端钢,自己则在大量生产低端钢,我们应该致力于把产业推到高端下一步,山东钢铁集团要加大内部整合力度,加快重组日照钢铁的步伐,尽快启动对青岛钢铁的的重组准备工作 我们最近召开了钢铁产业重组的会议,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坚决制止现有钢铁企业以技术改造升级等名义擅自扩大生产规模,绝不允许违规批准建设任何新的炼铁炼钢项目我们还要制定《山东省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方案》,提出山东省钢铁企业由21家减少到5~6家的具体方案 从“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重组山钢、淘汰落后产能的实践看,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试点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体制机制,也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既涉及市县利益调整,也涉及相关企业发展,我们深感只有协调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财经国家周刊》:您曾经对山东“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立下过“军令状”—完不成指标就引咎辞职,事实证明,这项工作完成得很好,在您看来,节能减排实施中最大难题是什么,下级政府存在推诿、延误政策落实的原因是什么? 姜大明:那肯定是影响到了地方政府的利益。
比如你关停小钢厂、小水泥厂,在很多地方,这些企业是利税贡献大户,地方政府对关停自然有抵触但是我认为这些利益要做一个比较,如果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会影响,甚至关停会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加,那我们自然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山东省在淘汰小火电、小钢厂等落后产能上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在节能和减排两项工作上都获得国务院的表彰,两项都得到表彰的只有两个省,一个是山东,一个是江苏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山东的工业结构有了显著改善比如,全省燃煤火电的比重由“十一五”初的90%多降到70%,新能源装机比重由不足5%上升至12%,应该说,山东各级政府在“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工作,表现得还是非常优异的 抓这个工作要有具体措施,我总结要让群众参与进来比如我们考虑把水治理好,能不能有个具体的、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指标我说“水里有鱼”应该是群众能看得见摸得着,就把这个目标喊出去,让59条省控污染河流恢复鱼类生长恢复鱼类生长,但鱼未必能吃,见到鱼之后,第二个目标是鱼能吃,鱼能吃起码水质要达到三类水 环保有各种技术参数,但从老百姓讲,最重要的一个是水,一个是大气的问题今年我们提出加大力度治理大气问题,原来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PM2.5,现在群众对大气的问题很关注,我们提出的目标就叫“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就是要把大气质量形象化。
如果在济南市看不太清楚星星,还是空气污染的问题实现这些目标,要采取各种措施,我们提出要“三抓”,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抓,这是一个决心;第二要坚持不懈地抓,这是一种韧劲;第三要均衡地抓,要把任务分解到各个月 我们正在积蓄力量 近些年来,山东GDP在全国的排名一直在第二和第三之间腾挪,外界也乐得将山东GDP排名与其他省份对比,姜大明说不能十分在意,他认为各个省的基础不一样,不具有更多可比性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给山东的定位是能源、原材料等基础性产业,使得工业的附加值更多地跑到其它地区,如今,东部沿海省份都进入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大周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山东获得了两个国家战略,山东发展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财经国家周刊》:外界喜欢在总量相近的一些省份,比如与山东的邻居江苏等做一番对比,您如何看待这一类的对比,以及山东在全国经济强省中地位? 姜大明: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类比,比如跟江苏,在产业结构上就不一样,发展阶段也不一样从中国大的发展方向来讲,是从东到西;从东部来讲,是从南到北,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到环渤海对山东而言,要粮有粮,有油有油,要煤有煤,要黄金有黄金,要海岸线,都是好岸线,我们的后发优势非常大,山东正在积蓄力量。
山东经济发展最大的历史问题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给山东的就是能源、原材料的定位,生产出来后都到了其他地区,增加值都跑到了其他地区现在我们省的铝产量占到全国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我就给省里的铝行业提出一个要求,不能铝锭生产出来之后被别人拿走,而是应该“吃干榨净点票子”,将产业链拉长,同样,对铜产业、钢铁产业,都是一个道理 《财经国家周刊》:眼下从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方面来讲,全国各地上得都很快,山东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其实新兴产业短期来看对于经济总量的支撑力并不大,山东省在推动这一产业方面是如何思考的? 姜大明:我想在全国都上得很快很猛的情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我们对山东的企业讲,一定要有核心技术,要有创新创业的团队,不能搞低水平重复建设我们不主张再搞大量的多晶硅生产,因为生产过程中耗费大量的电,我们应该着眼于更多搞后端研发,比如我们现在扶持的膜电池产业,比如我们支持济南、青岛发展软件外包,济南成为了全国软件名城,产值达到了1000多亿,支持青岛打造“蓝色硅谷” 正如你们所说,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总量的提升短期内确实不明显,但是我们认为必须要推动发展,先导性的支柱产业必须要抓,客观地说,我们现在跟发达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培育推动新兴产业的同时,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这一方面,主要就是抓技术改造,从“十一五。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