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劳动经济学-家庭生产生命周期与劳动力供给.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00658650
  • 上传时间:2025-04-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49.82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家庭生产、生命周期与劳动力供给,“,家庭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生产单位,不同成员的商品、时间、货币和技能等生产要素会产生联合效用,家庭行为受货币和时间两个因素限制,”,贝克尔,新古典经济学工作,闲暇模型的不足,工作,闲暇模型主要用于分析男性劳动力的工作决,未能考虑到其他家庭成员对确定劳动供给决策的影响,对工作和闲暇的时间支配其实是夫妻双方共同决定的,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析,男性劳动力和女性劳动力利用时间资源的方式已经产生了变化,已婚妇女支配时间的选择:市场性工作、非市场性工作、闲暇,例,我们怎么分配时间?,中国城市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2,岁、女性为,75,岁,以此计算,男性工作学习时间为,13,年,7,个月,生活必需时间为,32,年,5,个月,家务劳动时间为,5,年,闲暇时间为,21,年而女性工作学习时间为,12,年,生活必需时间为,33,年,8,个月,家务劳动时间为,7,年,6,个月,闲暇时间为,21,年,10,个月我们怎么分配时间?(续),加不完的班睡不够的觉,1,、工作日居民工作时间为,9,小时,50,分钟,其中,上下班路途时间,1,小时零,5,分钟,实际工作时间为,7,小时,52,分钟,加班时间为,53,分钟。

      2,、生理需要时间为,9,小时,9,分钟,其中睡眠时间为,7,小时,19,分钟,一日三餐时间为,1,小时,14,分钟,个人卫生时间为,36,分钟3,、家务劳动时间为,1,小时,55,分钟4,、休闲时间为,4,小时,35,分钟我们怎么分配时间(再续),上班族“个人时间”也是“工作时间”,高收入人群闲暇也加班,新鲜生活缩短睡眠时间,不出门式的办公和生活,外出就餐增多,做饭时间节省,家庭生产函数,贝克尔,U=,f(C1,C2,Ci,),Ci=,f,(,X,,,Ln,)物品密集型(多用现成品,少使用时间)或时间密集型(多使用时间),家庭生产理论,家庭即是一个消费单位,同时也是生产单位,在家中的大部分时间性质上更类似于工作而非闲暇,家庭不仅生产消费品,还生产人力资本(孩子),分析途径,对于家庭生产而言,如何分配时间存在着三种选择:,市场(有酬)工作,家务劳动,闲暇活动,女性劳动者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家庭的非生产收入增加会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此为收入效应,市场工资的增长会导致两种替代效应:,市场劳动与家务劳动之间的替代(与个体在家庭中的角色有关),市场工作与闲暇之间的替代,正是可能由于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以上的替代效应导致了男女之间替代效应的差别,对男性而言,由于参与家庭劳动较少,因此工资上升的替代效应主要发生在市场劳动和闲暇的选择上;而女性的角色决定她较多的从事家务劳动(至少在,80,年代前较多),这种替代效应更多的表现在家务劳动和市场劳动之间。

      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Joint-husband-wife labor supply decision,家庭成员会发现,无论是市场工作还是家务劳动,进行某种程度的分工是有益的,因此,一方更多的做家务,而另一方更多的工作或加班如何确定谁留在家里?谁出去工作?,谁从事市场工作的效率更高(即可以从有报酬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商品拥有量),谁从事家庭工作效率更高(取决于一定的商品和家庭生产时间),看男女双方在市场工作和家务劳动中的比较优势,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续),夫妻是否会同时从事有报酬的工作?,夫妻双方并不需要将全部的时间用于家中,因为许多家务活动可以通过雇人来做或选择商品密集型的方式来做,当市场工资水平上升,妻子从事家务或闲暇的机会成本上升,这会使她产生从事市场工作的动机,一旦市场工资率超过条件工资率,家庭主妇就会放弃非市场活动,而转向市场工作(,以市场工作代替非市场工作的替代效应,),同时,工作一定时间后,工资继续上升也会带来收入的增加,产生减少工作时间即增加非市场工作或闲暇的动机,(,工作时间趋于减少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这类工资的增加又会提高非市场性工作的机会成本(,工作时间趋于增加的替代效应,),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决策(续),除此妻子所存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外,还存在着,交叉效应,:,妻子收入水平增高对丈夫以为着非劳动收入的增多,若丈夫的工资率不变,则这会刺激丈夫的闲暇需求,减少市场劳动时间(,即如果夫妻双方在生产上是相互替代的,一方劳动力供给增加必定减少另一方的劳动力供给,),但同时,夫妻双方在家庭商品消费上又是互补的,如对闲暇的消费、度假、旅游等活动大多数是共同活动。

      在互补的条件下,(,增加工作时间的决策也会导致另一方劳动力供给增加,)理论上无法预测夫妻双方在家庭生产和消费上是替代还是互补,如果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作用相反,也不可能说明哪一种交叉效应更有优势,因此,联合供给决策更多的是一种,经验观察,例,衰退时期的劳动力供给:,discouraged vs.additional workers,在一个传统家庭中,丈夫从事市场工作,妻子全部时间用于家务劳动如果经济衰退使丈夫失业,会怎样?,丈夫的市场生产率暂时下降如果妻子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工资率没有变化,为了保持家庭原先的效用,则家庭可能决定由她来寻找市场工作,丈夫则代妻子从事家庭生产(但此时他可以积极的寻求工作,“,失业者),妻子开始找工作,成为劳动力队伍中的,“,附加,”,成员;家庭收入下降导致寻找市场工作的家庭成员增加(,类似于收入效应,),但同时,经济萧条时期,在职人员的工资率和失业后找到工资的概率都会下降,这会导致求职者预期工资的下降那些本应寻找工作的人在经济萧条时期可能会,“,丧失信心,”,,滞留在劳动力市场外这些,“,灰心丧气,”,的工人造成的劳动力人数下降类似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反向变动,),例,衰退时期的劳动力供给:,discouraged vs.additional workers,如果在经济萧条时期,劳动力“附加工人”增加,则公布的失业率同样提高(增加了求职人数),若“灰心丧气”的工人在失业后退出劳动力市场,则寻找工作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研究表明,附加工人效应非常小,仅限于极少数家庭;但几乎俄每个家庭都发生预期工资的下降,导致灰心丧气工人的效应占优,因此,劳动力在经济衰退时期倾向于萎缩,经济恢复时期倾向于扩张,。

      这部分“灰心丧气”工人效应优势造成了所谓的“隐性失业”,即看到了,经济衰退时期失业率的下降,生命周期与劳动力参与决策,就整个社会来看,个体生命周期呈现出平均年结婚年龄延后、生育年龄延后、平均寿命延长等变化,为了到了工作年龄,人们仍然就学而不是就业?,选择何时结婚或生孩子?,决定何时就业?是否会更换工作?,选择何时退休?,就学决策,为何要上大学,经济学中的两个目的:,大学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为了教育必须舍弃一些收入机会(就业),大学教育是一种消费,可以提高现在的效用(如逃避就业等),当把大学教育看成是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条件是:,预期的内部收益率是否大于市场利率,当把大学教育看作消费,则家庭收入和相对价格变化会产生影响,家庭实际收入不断提高,则入学率提高,大学的相对价格(学费)上升,则对入学率产生阻碍,最终结果取决于双方的相对优势,结婚决策,婚姻的优势:,婚姻形成的夫妻共同生活,使生活成本下降(分工),夫妻上方生产率差距带来了互补性优势,婚姻优势的丧失:,女性受雇机会增大,男女双方工资水平差异缩小,结婚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可能存在巨大的心理、财务成本,从上述方面看,收入的低差异性和社会因素等带来的高风险性使得婚姻时间推迟,“,正如企业一样,夫妻双方通过订立一份把他们长期结合起来的契约,避免了支付交易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这就大大减少了监督和管理费用因此,家庭就是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人们结婚的目的在于想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收入如果婚姻收入超过单身收入,那么人们就会选择结婚;否则宁可单身如同存在一个商品市场一样,也存在一个婚姻市场这个市场具有高度系统性和组织性在一个有效率的、自由竞争的婚姻市场上,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伴侣,因而能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例如,一夫多妻制下,男性婚配可能是一个低质量的女子,其平均质量低于一夫一妻制,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所以,一夫多妻制市场不断缩小,贝克尔,养育子女的决策,微观人口问题,对于孩子的经济学看法:,孩子是一种投资品,期望未来从子女处得到满意的收入(所有形态),孩子是一种耐久消费品,拥有子女可提高满意度和效用,拥有子女的费用是所需的养育费用和时间机会成本,若支付成本(费用和时间)一定(,收入约束,),则父母只能选择增加子女数量或提高子女质量,若母亲育儿,父亲工资率上升,则收入效应使得对孩子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增多(,选择多生育,);同时,母亲由于不能参加工作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变大,出现了替代效应(,选择少生育,)收入效应和提高效应的大小,共同决定孩子数量与质量,养育子女的决策(续),高学历女性替代效用比收入效用更大(即使对于已经工作女性,她们的机会成本往往更高),替代效应占优导致其生育率较低,外部教育等服务越发达,参加市场劳动的工资率越高,收入效应越强烈,收入效应占优导致子女需求量增加,“,孩子是双亲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生育孩子以及生产数量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成本。

      如果生第一个孩子的成本和收益分别小于不生育孩子的成本,那么,生产孩子就有利可图如果一个孩子和两个孩子获取的预期总收益一样,那么,就会出现提高质量、减少数量,用质量代替数量的行为,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生率降低而对孩子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家庭论,生命周期中家庭生产率的变化,孩子出生后家庭边际生产率下降,等效用曲线由陡峭到平缓市场工作时间增加了就业与转换工作决策,人们会比较职业生涯中不同阶段工作的 收益如何,变为终身收益决策,期望总工资收入,未来期望,贴现率(注重未来:贴现低;注重现在:贴现高),薪酬体系,信息的完整性,信息是否完整影响劳动者的主观判断工资率,期望工资率随信息增多而递减(调整自己的高预期),最低供给价格(除信息外,主要受偏好的影响),退休决策,推迟退休的效应,养老金影响,推迟退休既有收入效应(带来工作的劳动收入增加),也有替代效应(养老金减少造成收益减少),取决于具体情况,再就业机会的多寡,健康程度,健康的人无差异曲线趋缓(推迟退休造成的效用下降不那么大),健康人的退休年龄会更推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