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工程基础第一章.doc
19页安全工稈基础第一章第一节安全工稈概述一、 安全工程及其研究对象安全工程是研究人类在生产或生活中,在防御备种灾害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以保证人的身 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减少物质财富损失为目的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的综合学 科在学科体系中归属安全科学技术的二级学科它包括消防T程、爆炸安全T稈、安 全设备工程、安全电气工程、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部门安全工程及其它三级学科在内的安 全科学的技术学科体系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彖,在总结、分析已经 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白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血的有关知识,识 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 技术知识体系安全T程的研究对彖最初主要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工业生产与其他生产活动一样, 是人类改造白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会遇到而且必须克 服许多来H H然界的或人类活动带来的不安全因索人类一旦忽略了对不安全因索的控制, 或者控制不力,则可能发生事故,其结果不仅妨碍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可能造成设施、 设备的破坏,其至伤害人类白身。
白工业革命以来,几乎工业技术的每一项进步都带来新的 事故危险性防止工业事故,是顺利进行工业生产的前提和保证;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 的生命健康,是工业安全的基木任务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稈中安全这一基木任务的T作称作安全生产,把保护劳动者在生 产劳动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随着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应用,T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产品越来越复杂, 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的危险性也越來越大如果不能有效地消除和控制产品中的不安 全因素,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就可能存在发生事故而遭受伤害的危险到20世纪70年代,产 品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安全工程研究对象乂从工业生产过程安全扩展到了 工业产品安全核电站、化工、石油化工等工业设施生产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危及企业 内部职工,而且殃及周围社区居民,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20世纪X0年代以来,相继发生 了一些震惊世界的重大工业事故,例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984年墨西哥 城的液化五油气爆炸,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孰酸 盐泄漏,导致2000人死亡、2力人受伤因此,防止重大工业事故,保护广大公众生命•2- 安全工程基础健康,在当代安全工程中占一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除了生产活动外,人类的生活活动中也时而发生事故,例如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学校事 故、家庭事故、群集事故等特别是随着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大、社会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 化,生活活动中发生的“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1994年 克拉玛依友谊宾馆火灾,造成325人死亡、129人重伤;1996年白俄罗斯明斯克地铁站发生 群集事故,导致57人死亡、78人受伤安全工程中关于生活事故预防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 入二、 安全工稈研究的基木内容安全T稈研究的基木内容是根据对伤亡事故发生机理的认识,应用系统丁•程的原理和方 法,在T业规划、设计、建设、生产育到废除的整个过程中,实施预测、分析、评价其中存 在的乞种不安全因索,根据有关法规综合运用备种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消除和控 制危险因素,创造一种安全的生产作业条件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基木措施,是实现工业安全的技术手段它包括安全检测技术和安 全控制技术两个方面前者是发现、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其危险性的技术;示者是消除或 控制不安全因素,防止工业事故发生及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财产受到损失的技术在丁业安全领域,安全技术是工业生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技术是伴随着工业生产 的出现而出现的,又随肴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中广泛 使用机械、电力及烈性炸药等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使工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另一 方面,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能源也带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导致工业事故频繁发生,事 故伤害和职业病人数急剧增加工业伤亡事故严重的局面,迫使人们努力开发新的工业安全 技术近代物理、化学、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了工业安全技术领域,例如,H・戴 维发明了被誉为“科学的地狱旅行"的安全灯,对防止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起了重要作用;著名 科学家诺贝尔发明了安全炸药,有效地减少了炸药意外爆炸事故的发生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彻底改变了工业生产瓯貌,安全技术也不断发展、更新,大大增强 了人类控制不安全因素的能力如今,已经形成了包括机械安全、电气安全、锅炉压力容器 安全、起重运输安全、防火防爆等一系列专门安全技术在内的工业安全技术体系在安全检 测技术方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逐渐取代人的感官和经验,可以灵敏、可靠地发现不安全 因素,从而使人们可以及早采取控制措丿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现代T业生产系统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业生产是由众多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不同种 类的生产作业综合组成的整体;每种生产作业又包含许多设备、物质、人员和作业环境等要 素。
一起工业事故的发生,往往是许多要索相互复杂作用的结果尽管每一种专门安全技术 在解决相应领域的安全问题方面十分有效,但是在保证整个工业生产系统安全方血却非常困 难,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安全技术在工业伤亡事故的发生和预防方面,作为系统要素的人占有特殊的位置人是工业事故中 的受伤害者,保护人是工业安全的主要目的另一方面,人往往是工业事故的肇事者,也第一章绪论 -3-是预防事故、搞好工业安全生产的生力军于是,安全T程的一个重要安全生产法规一、安全法规的基本概念1. 安全法规的基木概念安全法规是指在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同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有关的乞种社会关系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是为保护劳动者健康安全,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坏,由国家制定并 由国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安全法意义上的劳动法律关系是指丿崔主与雇员(企事业单位和 生产人员)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时发生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保证安全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 范是同危害安全生产的错误和犯罪作斗争的法律武器安全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由于安全法规是整个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法的一般特征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安全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关于安全技术和工业一卫生的规定;(2) 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规定;(3) 关于女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别保护的规定;(4) 关于劳动保护的组织和管理制度的规定;(5) 关于劳动安全和卫生监察制度的规定。
任何企业和个人都要亳无例外地贯彻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安全法规(包括劳动保护法规)企 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保护法规实施而制定的具体措施或办法各种技术规范, 如操作规稈、技术规稈、技术标准等是调整人和白然Z间关系的准则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 技术规范,往往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有利于它的安全生产秩序, 便把遵守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技术规范确定为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有时胃接规定在法律条 文中,使Z具有法的性质所以,违反这些制度、规范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承担法律责 任2. 安全法规的本质安全法规实质上是危险情况下安全行为的模拟或抽象描述它由i系列危险模式和对应的 安全行为模式所构成,包括危险模式、安全行为模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安全与危险的互补关系,安全行为模式也指否定的危险行为模式常用的否定词为•4- 安全丁程基础“禁止"、“不宜"、“不能”等危险模式是安全法规的适用条件,描述行为的时间、地点和 对象等当某一法规条款适用范围很广时,其对应的危险模式常被省略而安全行为模式则 描述法规的执行者的大致情况及行为的特定模式在安全法规中,执行者常被省略安全法规既控制人与客观环境Z间的关系,又控制人与人Z间的关系,它同H然界公律和 社会学的事实有看密切联系却又截然不同。
白然科学和社会学都属于“是"的范畴,告诉人们 “当A存在时,B就存在”而安全法规属于“应当"的范畴,告诉人们“当A存在时,B就应 当存在一般行为规范也属于“应当”范畴安全法规与一般行为规范的区别是:安全法规将那些与 安全没有密切联系的行为规范排除在外;安全法规将那些没有现实意义的行为规范排除在 外;安全法规受法学体系的制约,它的制定、执行和适用都有与其相关的规则;安全法规既 有描述的意义,也有强制实施的意义;在安全法规与一般行为规范相冲突的时候,安全法规 具有至上性和不可违抗性3. 安全法规的特性(1) 科学性安全法规应遵循H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2) 公益性安全法规应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故大的社会公共利益3) 公平性安全法规执行者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H者应协调一致4) 和谐性安全法规应与木国主要的安全法规和有关安全的国际标准保持协调或延续5) 强制性安全法规应借助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二、安全生产法规制定依据安全生产法规是法的组成部分法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和根木利益的集中表现,是通过一 定的国家机关认可、制订的,具有一定文字形式,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或规 范)的总和它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Z上,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 展、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行动准则。
安全生产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稈中的生命安全和疗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稈、条例、 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又称劳动保护法规安全生产法规的主要作用是调整社会主义生产过稈中,商品流通过稈中人与人Z间、人与 自然Z间的关系,维护社会主义劳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生产与安全的辩证关系,以 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我国制订安全生产法规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第四+二条规定: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第四十三条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T 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二第四十八条规定:“妇女享有同男了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雹此外,《宪法》中关于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公民有受教冇的权利,公民必须遵守劳 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徳,以及国家逐步改善人民物质生产等规定,都是安第一章绪论 -5-全生产法规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三、我国现行主要安全生产法规简介建国以来,我国制定的安全生产法规多达数百种,下面对其中最基木、最主要的现行法规 作一简介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宪法对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所作的规定有:第四十二条规定:“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 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第四I•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考有休息的权力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修设施, 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力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宪法中的这三条规定,应该作为我国安全生产立法的三项基本原则,任何安全生产法规的 制定均不得与这三项原则相违背2. 基本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1997年3月14 LI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相对于1979 年的I口刑法做了许多重大的修改和完善,其中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增 添了一些新的罪名:第一百三十一条[重大飞行事故罪]航空人员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 成严重示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飞机际毁或者人员死亡的,处三年以上 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三十二条[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铁。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