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专题一 第一框 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5.doc
11页专题一第一框法的本质、特征和作用一、单选题1.从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观点来看,法的本质具体表现在(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②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③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④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故选D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2.有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等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2012年3月30日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一批传谣网站被关这表明( )A.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B.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C.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D.法律具有强制性答案:D解析:分析:国家依法关闭造谣网站及惩处相关责任人,体现了法律具有强制力,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制实施,故选D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主要表现在( )①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 ②任何人都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③任何人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①②③④都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表现在( )①进一步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③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④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与法律相互影响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①②③都是法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表现,④不符合题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5.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 )A.相互渗透 B.相辅相成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答案:C解析:分析:选C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是同一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有同样的阶级性,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与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二者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A、B、D都不符合“最本质”要求,因此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6.社会主义法治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法治强调的是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上述材料说明了社会主义法同一切剥削阶级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法体现了( )A.工人阶级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C.工农联盟是政权基础 D.公民是国家的主人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二者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法的阶级本质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B是社会主义法与一切剥削阶级法的根本区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7.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违者将给予不同数量的处罚这表明 ( )A.法律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B.法律具有约束力C.法律是人们的行为规范D.法律具有强制性答案:D解析:分析:①是对法的产生的认识,不符合题意,题干要求从法的本质角度进行分析,排除;②③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法的本质,故选D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8.马克思说:“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对于上述材料中对法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是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B.法的本质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C.法是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概括和总结D.法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法的本质的认识A尽管说法正确,但不能反映题干材料,故不能选;B说法错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是法的本质;法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但社会行为规范还包括道德等其他方面,故C说法不准确;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9.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主要有( )①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②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③组织社会化大生产④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属于政治职能,①不符合题干“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要求,排除;②③④均属于法的社会职能,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0.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关系变革的要求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C.社会革命力量的推动 D.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即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故答案是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1.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符合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不可能永恒不变这是因为( )A.法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B.法是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共同意志的体现C.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D.经济以外的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没有任何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国家性质不同,法律的性质不同,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的公平、正义,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因此选C;A与题干无因果关系;B否认了法的阶级性;经济以外的社会因素对法的产生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D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2.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法只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什么是正确的B.法的规定是明确的、具体的,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标准和方向C.法具有普遍性,是全民的D.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只规定禁止人们做什么答案:B解析:分析:法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标准和方向,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故B项正确C项说法否认了法的阶级性,A、D两项都是片面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3.《说文解字》对“律”的解释是:“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仪器把法律一词中的“律”字比作均布,说明“律”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是人们必须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材料主要说明了法( )A.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B.只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C.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D.只规范被统治阶级的行为答案:C解析:分析:“均”说明人们必须普遍遵守,因此材料主要体现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故选C;A项与题干内容不符,B、D两项不符合“普遍”要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4.我国的国家性质与我国法的本质的关系是( )A.国家性质决定法的本质B.国家性质体现法的本质C.国家性质影响法的本质D.国家性质反作用于法的本质答案:A解析:分析: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法律必须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故选A项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5.法是一种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中最根本的联系是( )A.经济的联系 B.政治的联系C.文化的联系 D.道德的联系答案:A解析:分析: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中最根本的是与经济的联系,故答案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2012年 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等据此回答16~17题16.会议审议通过了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草案等。
这说明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①制定 ②审议 ③认可 ④批准A.①③ B.①②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①③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17.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上述法律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法律制度这表明( )A.我国法律都不完善,需要不断修订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C.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最高立法权D.加强立法工作是实施依法治国的保障答案:B解析:分析:A说法错误;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C错误;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保障是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故D错误;法律的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2011年6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2011年4月22日,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药家鑫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被告人药家鑫开车撞倒被害人张妙后,又持刀将张妙杀死,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药家鑫仅因交通肇事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罪行极其严重据此回答18~19题18.法作为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法律义务是 ( )A.法律上规定的人们必须履行的某种责任或行为界限B.法律赋予广大社会成员享有的某种利益或行为自由C.确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D.赋予社会上存在的某种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