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虚词“为”用法举例.pdf
3页为介词1.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 、 “对”等,例如: (1)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有时和“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 所” ,译为“被”例 如: (1)山峦为晴雪所洗,捐然如拭 《满井游记》)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细柳营》)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 “给”等例如: (1)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干将莫邪》) (2)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公输》 ) (3)为天下理财( 《答司马谏议书》) (4)纪渻予为王养斗鸡( 《呆若木鸡》) 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可译作“为了”“为着” “因为” 例如: (1 )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包拯》 )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3)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答司马谏议书》) (4)拯曰: “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包拯》 ) (5)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者得我欤?( 《鱼我所欲也》) (6)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 所欲也》 ) (7)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乘船》 ) 5.与何构成介宾词组,译为“为什么” (1)朗曰: “幸尚宽,何为不可?”( 《乘船》 ) (2)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答司马谏议书》)动词1.做、干例如: (1)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六则》) (2)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陌上桑》) (3)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儒 《陌上桑》) (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 所欲也》 ) (5)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 《祖逖北伐》) (6)乃以正宗刘礼为将军, 军霸上, 祝兹侯涂厉为将军,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 《祖逖北伐》) (7)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鱼我所欲也》)(8)后特征为洛阳令( 《强项令》 ) 2.发明、制作、制造 (1)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公输》 ) 3.当作、作为 (1)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 ) (2)亦以天下人为念 《与妻书》) (3)则亦以其父志为志 《与妻书》) (4)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答司马谏议书》) (5)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 4.成为、变成 (1)近岸,卷石底已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 (2)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帮”( 《孙权劝学》) (3)凡天地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欲也 《订鬼》 ) 5 认为: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黔之驴》 ) (2)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口技》 )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答司马谏议书》) (4)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以为侵害、 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答 司马谏议书》) 6.是: (1)虽不谓吾言为是 《与妻书》) (2)此何以之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 《戴震难师》) (3)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陌上桑》) (4)坊古东向拾级而上,崖半寝宫,宫北为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游 恒山记》 ) 不为侵官,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弊, 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辟邪说, 难壬人,不为拒谏 《答司马谏议书》) (5)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与妻书》 ) 7.欣赏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 (2)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论语十则》)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的用法,译作“呢”例如: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 《公输》 )练习: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过秦论》)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劝学》 ) 3.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 《过秦论》) 4.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 《廉颇蔺相如列传》)5.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 ( 《论语》 )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 《两小儿辩日》) 7.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过秦论》) 8.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9.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 《孔雀东南飞》 10.臣请为王言乐 《庄暴见孟子》) 11.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 《晏子使楚》) 1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