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岳阳楼的导游词(12篇).docx

38页
  • 卖家[上传人]:办****家
  • 文档编号:595667331
  • 上传时间:2024-12-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3.93KB
  • / 3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岳阳楼的导游词(12篇)岳阳楼的导游词(精选12篇) 岳阳楼的导游词 篇1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岳阳楼景区的南入口———巴陵胜状,上联“洞庭天下水”,下联,“岳阳天下楼”,甚是豪迈大气进入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岳阳楼五朝楼观,它以青铜微缩铸造的形式,重现了唐、宋、元、明、清朝代五座风格各异的岳阳楼景观不同时代的五座岳阳楼模型建在流水环绕的人工岛上:绿水蜿蜒环绕,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蔚为壮观各楼均参照相关朝代建筑图画而建,是目前亚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青铜模型建筑群  走过五朝楼观,经过南极潇湘牌楼,我们就即将进入岳阳楼主景区来到主景区,背对岳阳楼,我们面对的是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和隐约隐现的君山岛,“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面积2820平方千米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号称“八百里洞庭”洞庭湖据传为“神仙洞府”的意思,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  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最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近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骤减,新中国成立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上最有名的岛就是君山,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等特别是自唐代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岛上古木参天,茂林修竹,仅竹子就有20多种而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也就产自这里  面向岳阳楼,在左侧和右侧分别是三醉亭和仙梅亭三醉亭始建于乾隆四十年,是根据民间流传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建,初名“望仙阁”,同治六年重建而改名为“三醉亭” 岳阳楼的导游词 篇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AAAAA 级旅游景区——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它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

      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吟咏,留下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为岳阳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前方映入大家眼帘的水池中有五座精致小楼,这个景点,叫五朝楼观,它是一道微缩景观,展示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用黄铜铸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感  双公祠是为了纪念范仲淹和滕子京两位先贤而建采用湘北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白墙青瓦祠内还设有两个陈列厅,分别为“岳阳天下楼”和“双公忧乐情”  大家看,岳阳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结构的牌坊,每座牌坊的中间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左边牌坊刻有“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这是由清代大书法家张照所撰右边牌坊刻有“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澧兰无古今”,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撰两座牌坊南北对峙,布局对称,使得岳阳楼更显古朴庄重  岳阳楼南侧的这座亭子叫仙梅亭,始建于明崇祯年间这座小亭子呈六边形,两层三檐,檐角高翘,纯木结构,玲珑雅致  岳阳楼北侧则是三醉亭,因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传说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1983年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落架大修,基本保持了清代原有的艺术风貌和建筑特色  楼顶所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由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

      岳阳楼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共3层,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  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指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挑出的飞檐由斗拱承托,其中承托飞檐的方木块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岳阳楼三层建筑均有飞檐,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仅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营造出壮观的气势  岳阳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叫盔顶,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  出特色,岳阳楼也是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大家请看,它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

      《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岳阳楼记》的真迹悬挂在二楼  我们现在登上了岳阳楼的顶层三楼三楼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雄健挺拔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请大家过来看,雕屏旁有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是唐代诗仙李白所作站在这儿,凭窗远眺,可以领略“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好了,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到岳阳来谢谢大家! 岳阳楼的导游词 篇3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始称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历史最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诗人杜痒咏道:“茫茫雪浪带烟芜,天与西湖作画图,楼前十分风景好,一分山色九分湖都是对岳阳楼地理形胜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名篇佳作千余篇及大量的楹联匾屏、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句!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知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历史上岳阳楼屡毁屡修达50多次朋友们,门前这幅“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楹联,是从明代诗人魏允贞的五言绝句中摘刊的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谁为天下士,饮酒褛上头。

      今天各位就来当一当天下士,以洞庭为酒,开怀畅饮,一起品味博大精深的岳阳楼文化和岳阳的壮丽山川吧兴许你会像诗仙李白一样“醉煞洞庭秋”  登上巴陵古城墙,面前的这座“南极潇湘”牌坊与北边的“北通巫峡”牌坊,均建于清代两坊间咏唱景物的联语均为名家所为北面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撰联,当代著名书法家李铎书写这南面呢,撰联的是清代书写《岳阳楼记》的张照,撰书的是当代书画大师刘海粟,历代文人墨客钟情岳阳楼,由此可见一斑  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岳阳楼高21.35米,宽17.24米,进深14.56米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使整个建筑更精美、庄重、和谐屋面的.宝顶、脊饰、翘首等构件都是清代中叶遗留下来的陶制精品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

      前面说到,岳阳楼这一名称是在唐朝时才启用的,当时,李白、杜甫、刘禹锡、李商隐等才华横溢的风流名士、迁客骚人相继接踵而来他们登楼远眺,泛舟洞庭,奋笔书怀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中是这样描述的:“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晚唐诗人李商隐也写有《岳阳楼》诗:“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这些语工意新的名章丽句,使岳阳楼逐渐闻名起来  但是,岳阳楼真正名扬天下,还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筹办三件大事:一是在岳阳楼下修筑堰虹堤,防御洞庭湖的波涛;二是兴办郡学,造就人才;三是重修岳阳楼滕子京文才武略兼备,他认为“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为著”于是,他想到了与自己同中进士的好友范仲淹,便写了一封《求记书》,介绍岳阳楼修葺后的结构和气势,倾吐了请求范仲淹作记的迫切心情,并请人画了一幅《洞庭秋晚图》,抄录了历代名土吟咏岳阳楼的诗词歌赋,派人日夜兼程,送往范仲淹当时被贬的住所河南邓州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和滕子京一样,因为主张革新政治,受到排斥和攻击。

      他接到滕子京寄来的信件后,反复阅读,精心构思,终于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字字珠玑,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滕子京接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喜出垡外,当即就请大书法家苏子美书写,并谐著名雕刻家邵竦将它雕刻在木匾上于是,楼、记、书法、雕刻合称“四绝”可惜雕刻毁于宋神宗年间大火中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幅雕屏是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大书法家、刑部尚书张照书写的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整个岳阳楼为纯木结构,找不到一颗铁钉在一楼悬挂着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楼堂正中的这幅,是楹联中最长的一幅上联以“一楼何奇”起首,列举了诗圣、名儒、贤吏、酒仙在岳阳楼所留下的诗文政绩和传说,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感慨;下联介绍了巴陵的名山大川、雄关险邑诸位记下了这副对联,就对岳阳楼有了大致的了解。

        二楼正面悬挂了一幅《岳阳楼记》雕屏这里流传着一个故事清道光年间,岳阳来了个姓吴的知县,看中了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雕屏,便用重金贿赂一个民间艺雕高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