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3用水测量时间教科版72.doc
6页《用水测量时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过程与方法:1、 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2、 根据记录推测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 别需要多少时间;▲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2、 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滴漏实验【教学难点】滴漏实验【教学准备】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 毫升水的刻度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学生对古代计时方法的认识1. 大家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光阴似流水),古人把光阴比作流水 古代的科学家们发明了用流水来计时的工具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古 代的水钟,看看他们是怎么报时的?(出示PPT)“泄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告诉我 们过去了多少时间受水型"水钟:容器内的浮标会随着水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师:流水为什么能计时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读题)用水 测量时间,探究古人发明的水钟蕴藏着哪些科学知识二、探究水钟计时,经历流水测量时间的实践活动探究一:水钟聚集100毫升水需要多少时间。
1. 介绍实验器材支架上有一个底部有小孔的漏杯,一个量筒,一个秒表,另外有 一个装有300毫升水的刻度杯我们要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多少 时间,怎样做这个实验呢?办法是不错,你一个人能完成这个实验吗?2. 小组讨论:(1) 小组内怎么分工? 要有计时员……(2) 讨论:怎样可以使我们的测量实验更准确呢?控制员:漏杯中怎么倒水?倒多少呢?(手指抵住漏孔)什么时 候可以移开手指?(出示提示1)发令员:什么时候喊开始?你喊了开始以后,哪些人要马上响应, 分别做什么?(出示提示2) 你的任务完成了没有?还要做什么?我来考考大家,观察量筒内的水位要怎么操作才是科学的方法?(出示提示3)什么时候喊到?喊到以后,其他人要做什么?(出示提示4)这些都是实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获取数据的时候,我们 要注意些什么?记录员计时要注意什么?(出示提示5)(出示提示6)所以一次实验做完了,控制员可以堵住洞口,序把量筒里的水全 部倒入漏杯中,计时员呢,要把秒表归零,等待下一次实验的指令等三次实验全部结束,就把烧杯放在漏杯的下面,让水全部回到 烧杯里出示:友情提醒(1) 堵住小孔,一次性加入300毫升水;(2) 发令,放水、计时同时开始;(3) 观察水量时,视线要与液体凹面相平;(4) 积聚到100毫升时,发令,停表、计时;(5) 记录时间精确到秒(保留整数);(6) 测量3次,取平均值。
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 师生交流:请各个小组将实验数据汇总到实验记录表中已经 记录好的小组,讨论:通过实验记录表,有什么发现,把你们的发现 记录在表格里1) 同一个小组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说明什么?(2) 不同小组之间的数据有什么特点? 这是什么原因呢?(孔的大小 会影响测量时间)如果有小组数据特殊:我们一起来看,这个小组,其中两次实验 的数据很接近,但是有一次实验数据和另外两次相差很大,我们该怎 么办呢?对呀,有可能是实验操作有失误,如果有时间,可以检查实 验装置,再做一次实验来获取数据,如果时间来不及的,我们还可以 直接把这组数据舍弃探究二:水钟流10、50、300毫升水各需要多少时间?1. 同学们,按照你们小组的装置,推测一下,水钟积聚10毫升水 需要多少时间呢? 50毫升呢? 300毫升呢?小组里商量一下,把预测 的数据填到表中,可以保留一位小数你是怎么想的?我们的推测数据和实际测量是不是一致呢?我们 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第二次实验除了刚才讲的那些注意点之外,有没有特别要注意的 地方?能不能一次实验,连续获取三个数据2, 交流(1) 往漏杯里一次性加入300毫升水提示1)(2) 当量筒内的水达到10毫升时,要不要停止计时?要不要按 住出水口?为什么?你们说哪一种方法好?(提示2、3)(3) 当水聚集到50毫升以后要怎么做?(提示4、5、6)出不提不:(1)同样加入300毫升水;(2) 水积聚到10毫升时,不停表,报时;(3) 水积聚到50毫升时,不停表,报时;(4) 水积聚到50毫升后,换用300毫升的刻度杯;(5) 水积聚到300毫升时,停表,计时;(6) 测量3次,取平均值(保留一位小数)。
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4. 汇报各小组汇报数据,教师指导学生将数据填入汇总表;(1) 观察记录表,积聚10毫升水、50毫升水,300毫升水所用 的时间,和我们预测的时间一样吗?每个小组都不一样吗?(2) 再仔细看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跟估测比较,是快了还是 慢了?为什么会出现全班的实验结果和推测都不一样,而且积聚10 毫升水和50毫升水时变快了,积聚300毫升水时变慢了?(3) 你觉得这可能和什么有关系? (水位高低不同)你认为水从瓶子里流出来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学们同意他的观点吗?5. 我们来看一个小实验:两个一样的塑料瓶,在相同位置,用钉子扎一个大小相同的孔 往瓶子里分别倒入半瓶、和大半瓶的水,同时拔下钉子,我们看到什 么现象?为什么?(水位高的瓶子,流出来的水流急)这个实验说明水流的快慢确实与水位的高低有关系,水位高,水 流出速度快,所以开始的10毫升用的时间比较短6. 那么,怎样使这个水钟的流水速度均匀呢?(生:不断加水) 真是跟古人的设计不谋而合啊三、展示古代水钟,了解古人制作水钟的智慧所在1. 我们再来看看古代的水钟,哪个装置是用来保持流水速度均匀 的呢?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指一指。
2. 溢水口为什么要滴水呢?水位一样,流水速度均匀,水钟就能精确记时——古人真是太聪明了3. 关于出水口的大小,古人又是怎么选择的呢?同学们,假如每分钟流掉100毫升水,那么1小时要流掉多少毫 升? 6000毫升=6升 一天呢? 144000毫升=144升这么多水需要多大的存储装置?如果水是一滴一滴往下漏的会怎 么样?你看,古人正是这样,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设计出了精密而实用的水钟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每分钟滴60滴水的水钟,能行吗?我们回家以 后自己来试一试,好吗?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研究水钟附板书设计:用水测量时间泄水型水钟 受水型水钟I I漏壶 滴漏计量时间孔的大小水位高低实验记录单 (第小组)实验分工表控制员: 计时员: 发令员: 记录员: 组员:实验一:测量积聚100毫升水需要的时间水量第一次测量时间第二次测量时间第三次测量时间平均时间100毫升秒秒秒秒我们的发 现实验二:测量积聚10、50毫升水分别需要多少时间水量推测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平均值10毫升秒秒秒秒秒50毫升秒秒秒秒秒300毫升我们的发 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