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西药分类.docx
7页第一章 抗感染类药物第一节抗生素类药物1. 青霉素类(青霉素、氨苄(bin)西林、阿莫西林)2. 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吩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3. &内酰胺酶抑制剂(苏巴坦)4. 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5. 四环素类(四环素、金霉素、半诺环素)6. 酰胺醇类(氯霉素)7. 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 )8. 其他抗菌抗生素(多粘菌素E)第二节合成的抗菌药1. 磺胺类(环胺嘧啶)2. 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3. 喹诺酮类(诺氟沙星)4. 硝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第三节抗结核病药1. 抗结核病药(异烟肼、利福平)第四节抗麻风病药1 ,抗麻风病药(氨苯砜)第五节抗病毒药1 ,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第六节抗真菌药1. 抗真菌药(咪康唑)第七节抗寄生虫病药物1. 抗疟疾病药物(青蒿素)第二章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硫喷妥钠)第二节 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苯佐卡因)第三节骨骼肌松弛药(泮(p cn)库漠铵)第三章神经类药物第一节中枢兴奋药(甲氯芬酯、茴拉西坦)第二节镇痛药(哌替啶、曲马朵)第三节解热、镇痛、抗炎药1. 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2. 抗炎镇痛药(双氯芬酸、布洛芬)3. 抗痛风药(别嘌醇)4. 抗偏头痛药(麦角胺咖啡因片)第四节镇静催眠药1. 巴比妥类(戊巴比妥)2. 苯二氮卓类(氯西泮)3. 其它类(加兰他敏)第五节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第六节 抗震颤麻痹药(卡比多巴、苯海拉明)第七节 治眩晕药(倍他司汀(tl ng))第八节脑代谢及循环改善剂(长春西丁)第四章精神类药物第一节抗精神病药1. 吩噻嗪类(氯丙嗪、氟哌啶醇)2. 硫杂蒽类(氯哌噻吨)3. 其他抗精神病药(氯氮平)4. 长效抗精神病药(哌泊噻嗪棕榈酸酯)第二节抗焦虑药1. 抗焦虑药(硝西泮、艾司唑仑)第三节抗情感障碍药(丙咪嗪)第五章抗肿瘤类药物1. 烷化剂(环磷酰胺)2. 抗代谢药(甲氨喋吟)3. 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4. 抗肿瘤植物成分(紫杉醇)5. 抗肿瘤激素类(亮丙瑞林)6. 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顺铂)第六章心血管类药物第一节抗心绞痛药物1. 硝酸脂类药物(硝酸甘油)2. 钙拮抗药(维拉帕米、硝苯地平)3.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普尼拉明)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1. 膜反应抑制剂(奎尼丁)2. &受体阻滞剂(盐酸艾司洛尔)3. 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剂(胺碘酮)4. 其他抗心律失常药(茉普地尔)第三节抗高血压药1. 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乌拉地尔)2血管扩张剂(硝普钠)3. 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马来酸依那普利)第四节抗心力衰竭药物1. 洋地黄类药物(洋地黄毒苷)2.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氨力农)第五节抗休克药物(肾上腺素)第六节调血脂药物(烟酸)第七节抗血小板药物(川芎嗪)第八节 抗凝溶栓(shu a n)药物(肝素钠、尿激酶)第七章呼吸类药物第一节祛痰药1. 祛痰药(盐酸漠己新)第二节镇咳药1.镇咳药(苯丙哌林)第三节平喘药1. 0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盐酸克伦特罗)2. M胆碱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漠铵)3.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氨茶碱)4. 过敏介质阻释剂(奈多罗米)5. 肾上腺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第八章消化类药物第一节抗酸及抗溃疡病药(雷尼替丁)第二节胃肠解痉药(漠丙胺太林)第三节止吐药及催吐药(多潘立酮)第四节 泻药及止泻药(硫酸镁、比沙可啶)第五节肝胆胰疾病辅助用药(谷氨酸钠、美他多辛)第六节酶及菌制剂(胃蛋白酶)第九章泌尿系统类药第一节利尿药1•高效利尿药(吠噻米)2•中效利尿药(氢氯噻嗪)3. 低效利尿药(螺内酯)4. 尿酸化药(氯化铵)5. 黄嘌吟类(茶碱)第二节脱水药1.脱水药(山梨醇)第三节防治尿结石的药物(消石丸)第四节 泌尿道平滑肌解痉药(盐酸黄酮哌酯)第五节治疗尿崩症用药(垂体后叶粉鼻吸入剂)第六节治疗遗尿药(甲氯芬酯)第七节 治疗前列腺肥大药物(非那甾胺)第十章激素及其有关药物第一节脑垂体激素及有关药物(缩宫素)第二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促性激素(氟轻松)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去氧皮质酮)第四节性激素及促性激素1. 雄激素及同化激素(苯丙酸诺龙)2. 雌激素及其类似合成药物(雌二醇)3. 孕激素类(甲羟孕酮)4. 促性腺激素(戈那瑞林)第五节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及抗甲状腺1. 甲状腺激素类药物(促甲状腺素)2. 抗甲状腺药(丙硫氧嘧啶)第十一章调血糖药物第一节降血糖类1. 磺酰脲类(甲苯磺丁脲、格列毗嗪)2. 双胍类(二甲双胍)3.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4. 胰岛素抑制剂(高血糖素)5. 胰岛素分泌剂(基因重组胰岛素生长因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