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豆汤及加减方临床运用.doc
6页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本草纲目))记载:扁鹊三豆饮由绿豆、赤小豆、黑豆、甘草 节组成,治疮毒初起,又治"天行痘疹,预服此饮,疏解热毒, 纵出亦少"故历代医家多将此方用治痘疹、疮毒之症根据多 年实践验证,本方药性平和,味甘而淡,不伤胃气,而有清热解 毒,活血祛风,养肝润肺,滋燥生津诸作用具有滋养之功,但 滋而无滞,虽清热解毒,但清而不伐全方清中寓补,补中寓清 若能灵活加减,除疮毒、痘疹之外,还可用于因风、热、燥、火 等阳邪为患,导致伤津耗液之燥热等证;更适用于脏腑机能失调 如内脏津亏,或脏腑燥热伤阴之证,如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肺 虚燥热,肺胃鬱热,肝虚不眠等方面经多年广泛运用于临床, 灵活加减,疗效颇佳秋然妈(1287962166) 16:52:22一、基础方及各豆功能(一)基础方及加减药味基础方:黑豆,绿豆,红饭豆替换 用药方:淡豆豉,扁豆加减法:疏风解表加:桑叶、薄荷;清热解毒加:银花、连 翘;泻火解毒加:黄苓、梔子、生石膏;破滞去瘀加:织实、焦 查;清咽利膈加:牛劳子、桔梗;宣肺止咳加:杏仁、贝母、织 壳;宣透痘疹加;虫蜕、芫荽、香菌脚;祛风止痒加:僵蚕、蝉 蜕、刺吉力;清热消肿加:元参、夏枯草;清心除烦加:竹茹、 灯心、梔子;养阴润燥加:麦冬、沙参、果杞、五味子;养肝润 燥加:乌梅、冰糖;补益脾肺加:山药、莲子、歯二;补脾养阴 加:太子参、乌梅、山药。
上列各组药物,视病情需要可选择一、 二组加入二)各豆的功能黑豆: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功能活血, 利水,祛风,解毒本品尚有润肾燥而止盗汗,补肾虚而止遗尿 绿豆:性味甘平,入心、胃二经功能清热解毒,消暑,利水《药性三字经》谓本品"通行十二经",”解一切药草牛、马、 金石诸毒"红饭豆:又名赤豆,本品性味甘酸平,入心、小肠 二经功能利水除湿,止痒,和血排脓,消肿解毒古人有"久 食瘦人”之说淡豆豉:由黑豆经加工发酵而成,性味辛而微苦, 入肺、胃二经,有解毒除烦之功,但因炮製方法不同而性味各异 用青蒿、桑叶同制者,则药性偏寒,用麻黄、苏叶等同制者,则 药性偏温扁豆:性味甘,微温入肺、脾二经,健脾养胃,消 暑除湿,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为缓和滋养之品秋然妈(1287962166) 16:52:48(一)用于麻疹1. 麻疹初期,证偏阳热者,用淡豆豉、黑豆、绿豆,加桑 叶、薄荷、虫蜕、香菌脚若服后疹出顺畅,发热渐退,改用红 饭豆、黑豆、绿豆加乌梅、冰糖,养肝润燥生滓,以资调整2. 麻疹后期,热退、疹消,如出现视物不明,皮肤搔痒者, 若属热伤肺阴,肺阴受损,宜清肺热、补肝阴为主,用黑豆、绿 豆、扁豆、虫蜕、关吉力、赤芍、果杞治之。
痒止后,仍用三豆 加石决明、广木贼、关吉力、密蒙花、鸡肝•滋肝明目,以恢复 视力3. 麻疹曆后,若肝肺馀热不尽,症见低热持续,微咳不止, 治宜养阴润燥兼清肺经馀热,用三豆汤合二仙汤(黑豆、绿豆、 红饭豆、黄苓、杭芍)治之如服后热退咳止.继用三豆汤加乌 梅、冰糖,酸甘化阴调治为宜麻疹后期,变证颇多,如属有馀 之证,或馀邪未尽,或肝肺津枯,均可採用三豆汤加减治之 (二)用于风热和火毒1. 表邪外束,肺胃鬱热,发热,咳嗽,头身疼痛,舌红, 苔薄黄或薄白少津,脉浮数,证属风热袭肺,肺气不降,(如支 周感染等)治宜疏散风热,降逆止咳方用织实三豆银翘散(织实、 黑豆、绿豆、淡豆豉、银花、连翘、薄荷、牛茅子、桑叶、贝母、 苇根)2. 外受表邪,肺胃鬱热,咽痛较剧(如急性扁桃腺炎等),用 上方织实三豆银翘散加桔梗、甘草3. 大头瘟,风温犯肺,三阳经鬱热,致颜面漫肿发红,头 痛寒热,脉数,舌红治宜清热泻火,疏风解毒用三豆汤加味 (黑豆、绿豆、红饭豆、淡豆豉、生石膏、桑叶、银花、连翘、 紫草、焦查、僵蚕、虫蜕、淡竹叶)4. 痒腮,一般由风温病毒所致者,症见发热,一侧或两侧 腮腺肿胀疼痛,拒按,舌红,脉数治宜疏风清热。
方用三豆饮 加味(黑豆、绿豆、淡豆豉、银花、荆芥、连翘、夏枯花、僵蚕、 板兰根)5. 风热所致其他疾患,如尊麻疹、急性过敏性疾病、过敏 性紫斑、天泡疮、漆疮、急性蜂窝组织炎等,各病表现虽然不同, 但病因均多为风热,火毒阳邪外侵,肺胃鬱热,病位反映均在皮 肤、肌肉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故均可用织实三豆银翘散加减 治之秋然妈(1287962166) 16:53:02用于其他方面1. 小儿高热惊风,症由高热伤津,肝失儒养,热极生风所 致者,用黑豆、绿豆、淡豆豉加钩藤、僵蚕、虫蜕、竹茹2. 酒糟鼻初起,多因肺胃鬱热所致,可用织实三豆银翘散 治之3.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虚烦,自汗,低热,血压波动,脉 弦或沉弦,证属肝肾阴虚,津液不足者,可用黑豆、绿豆、淡豆 豉加山萸肉、果杞、五味子、乌梅、桔络、竹茹、冰糖如属胆 热痰滞,烦躁,失眠者,可用梔豉温胆汤加黑豆、绿豆、桔络、 菖蒲、远志如属肝阴虚较重者,用三豆汤与生脉散合方服用(黑 豆、绿豆、红饭豆、太子参、麦冬、淮枣皮、乌梅、冰糖)4. 小儿遗尿,属肝旺脾虚者,用黑豆、绿豆、扁豆、淮山药、莲子、乌梅、冰糖5. 小儿腹泻后,脾弱肝旺,饮食不为肌肤,形体消瘦,性 怪喜哭,证属肝脾失调,治宜调和肝脾,用黑豆、绿豆、扁豆、 桑叶、乌梅、冰糖、竹茹、灯心治之。
6. 多发性疗疮,属风火湿热者,治宜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用黑豆、绿豆、红饭豆、桑叶、荆芥、银花、连翘、僵蚕、牛劳 子、蝉蜕、甘草7. 预防流感,可用黑豆、绿豆、淡豆豉、桑叶、乌梅、银 花、连翘、冰糖8. 预防麻疹,可用黑豆、绿豆、红饭豆、紫草、银花、甘 草9. 食物过敏,周身发痒,奇痒难耐者,用织实三豆银翘散 治之10. 药物过敏,或药物中毒,用黑豆、绿豆、红饭豆、防 风、甘草治之三豆汤及其加减方的临床运用,范围甚广总之, 大凡急性、热性,津液亏损等疾患均可在三豆汤的基础上加减 使用黄豆二十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十五粒煎服”,白饭豆是利湿的,没有它的时候,退烧会缓慢一些许多情况不能用白饭豆,如津液不足的,小便长,出汗,大便干 燥,不大便等,就不能用白饭豆,避免损伤津液白饭豆是利湿 的,如果小便长,就不能用白饭豆,避免损伤津液如尿短,就一定要加白饭豆此时找不到白饭豆,就要加红豆, 或用扁鹊三豆饮(黑豆,红豆,绿豆)可以煮个一大锅,然后分次服用但白饭豆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服 用,煮多少要看情况黄豆,黑豆和绿豆可打豆浆服用可喝许多次,发烧时就可喝豆子也可吃,但豆子不易消化, 最好是不生病的家人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