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doc
9页短跑-途中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短跑是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是我们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锻炼、测验项目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基本的跑、跳、投的能力,本节课任务在原来的基本技术的前提下,学习步频与步幅是决定跑速的概念,了解跑对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本模块学生在执行常规方面比较能配合教师,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参与练习的积极性高虽然本节课是短跑教学中的基础课,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不同,运动能力不同,技术的掌握不同,因此,对本节的课堂效果能掌握80%左右已经达到目的三、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学习步频与步幅是决定跑速的概念,掌握提高跑速的技术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增强体能,提高奔跑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跑的学练,形成坚毅、顽强等良好意志品质,并运用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体育意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大越好”2、教学重点:掌握提高跑的速度练习五、教法与学法1.选择分组不轮换教学2.通过讲解示范法、讨论法、展示法、纠正动作法、对比法、谈话法等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学法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分组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自我评价法六、教学程序(一)开始热身部分: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组织措施:成四列横队如右 ○2.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 △△△△△△△△△4、绕场地慢跑400米 组织措施:成一路纵队慢跑 △△△△△△△△△5、徒手操 4×8 拍 第1节 伸展运动 第2节 扩胸运动 第3节 体侧运动 第4节 侧压腿 第5节 踝腕关节 第6节 跳跃运动(二)学习提高部分:1、提出问题:怎样根据跑的距离和个人特点来调整跑的步幅和步频,以提高跑的速度,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在明确跑的运动原理后,怎样来提高自己跑的速度,发展和提高跑的能力2、体验不同距离、速度的跑: 组织措施:成四纵队练习①、站立式30米跑,2次 要求:快速启动②、站立式30米接100米弯道跑,1次 要求:弯道迈开步幅③、固定步长的高频率跑:1.5米标志线和2米标志线 30米距离 各1次 要求:踩到标线跑、快频跑④、胸顶白纸50米接力跑,2次 要求:不能让纸张掉落3、休息间小组讨论:不同距离的步幅和步频关系:跑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与步幅的两个变量,而步频与步幅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那么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大越好”4、发展步幅和步频的练习 抽签练习讨论并小组代表展示第1组 小步跑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
第2组 高抬腿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3组 弓箭步走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4组 后蹬跑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5、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适当进行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三)整理恢复部分:一、整理活动1.上肢放松活动2.躯干放松活动3.下肢大小腿放松活动二、教师讲评,布置课外练习:提示还有那些可以提高速度的练习三、收拾整理器材七、教学效果预计1、本节课是短跑教学中的基础课,但学生的理解能力层次不同,运动能力不同,技术的掌握不同,因此,对本节的课堂效果能掌握80%左右已经达到目的2、 讨论取决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过程给予适当指导和提示3、 量的安排:运动强度中等,平均心率135-140间八、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问题: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去学、学习节奏该怎么控制?解决办法: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多关注学习弱势群体,注意引导学习;3、教师要有较强控制学生的能力与应变能力。
快速跑课的教案教学内容1.快速跑重点: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大越好”难点:掌握提高跑的速度练习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学习步频与步幅是决定跑速的概念,掌握提高跑速的技术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增强体能,提高奔跑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跑的学练,形成坚毅、顽强等良好意志品质,并运用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终生锻炼身体的良好体育意识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措施次数时间开始热身部分10分钟一、课堂常规二、热身跑三、徒手操1.伸展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①左脚卖出,两手侧平举,②右脚并左脚,两手上举,③左脚后腿一步,两手前平举⑤—⑧同①—④唯左右相反2.扩胸运动预备姿势:直立①左腿向侧出一大步成左弓步同时两臂侧上屈后振一次②同(1)的动作③两腿站立成开立,两臂伸直放下在体前交叉④左脚收回并拢,同时还原成直立⑤—⑧同①—④,唯左右方向相反3. 体侧运动预备姿式:直立①左脚向左一步(同肩宽),同时左臂经侧至侧上举(掌心向内),右手叉腰(虎口向上) ②左臂上举,同时上体向右侧屈一次,立即还原成1拍姿势 ③左臂上举,同时右臂伸直(五指并拢,掌心向内),手沿腿向下伸至膝外侧,上体再向右侧屈一次。
④左臂经侧还原成直立 ⑤~⑧同①~④,唯左右方向相反4.侧压腿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左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尽量远伸然后, 上体不起来;起来,将身体重心从左脚移至右脚,成另一侧的仆步可一手扶,另一手按另-膝,向下压振亦可两手分别抓住左右脚,做向下压振和左右移换身体重心的动作5.腕踝关节预备姿势:直立方法:第一、二八拍:两手手指交叉合并做绕环,左踝关节向外绕环;第三、四八拍:右踝关节向外绕环6.跳跃运动预备姿势:站立①~④后踢腿跑四次,同时两手胸前击掌四次⑤两腿跳成开立,同时两臂肩侧屈握拳⑥两腿跳成并立,同时两臂上举握拳⑦两腿跳成开立,同时两臂打开成侧举⑧还原成预备姿势一、教学活动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2.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二、组织措施:四列横队集合 ×××××××× ×××××××× ×××××××× ×××××××× ▲要求:静、齐,快,服装整齐 见习生随队见习教师带领学生绕操场慢跑一圈要求:1. 注意节奏跟着老师一起2. 充分让身体活动起来一、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示范2. 学生认真参与学习,观察教师示范二、 组织措施 ×××××××× ×××××××× ×××××××× ×××××××× ▲三、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到位要求:动作舒展,有力度要求:肘关节抬平,扩胸幅度大要求:动作幅度要到位,侧屈时两腿伸直,上体不要前倾或后仰要求:挺胸塌腰,下振时逐渐用力,左右移动时要低稳缓慢。
开胯沉髋,挺胸下压,使臀部和腿内侧尽量贴近地面移动要求:按节拍跟做,动作到位,舒展协调要求:动作协调有力上举时手臂伸直有力4×84×84×84×84×84×82分钟3分钟5分钟学习提高部分30分钟一、学习提高跑速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快速跑动作要领:是高重心、大摆幅、快频率的跑,蹬、摆配合协调,摆臂动作幅度大而向前,扒地明显,送髋积极,动作放松,富有弹性现代短跑技术发展的特点是伸髋和摆动或积极落地技术重点: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大越好”难点:掌握提高跑的速度练习一、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根据跑的距离和个人特点来调整跑的步幅和步频,以提高跑的速度,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在明确跑的运动原理后,怎样来提高自己跑的速度,发展和提高跑的能力 如图一2. 体验不同距离、速度的跑:如图一 ①站立式30米跑要求:快速启动②站立式30米接100米弯道跑要求:弯道迈开步幅③固定步长的高频率跑:1.5米标志线和2米标志线 30米距离 要求:踩到标线跑、快频跑④胸顶白纸50米接力跑要求:不能让纸张掉落3. 休息间小组讨论:不同距离的步幅和步频关系:跑的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与步幅的两个变量,而步频与步幅又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那么是“步频越快越好”还是“步幅越大越好”4. 发展步幅和步频的练习 抽签练习讨论并小组代表展示。
如图二第1组 小步跑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2组 高抬腿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3组 弓箭步走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第4组 后蹬跑 通过小组长组织练习,讨论这是发展什么?并由小组代表展示5.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适当进行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自主学习二、组织措施50米起点 30米起点 终点线图一图二2次1次各1次2次30分钟恢复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