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4849724
  • 上传时间:2017-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白城市洮北区洮河镇中心校 所谓“模型思想”,即“建模”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不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建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某种带有“模型”意义的数学结构的过程以下是两位老师利用同一素材教学“减法”的片段:【教学片段 1】出示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幅图,说一说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生:有 5 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 2 个,剩下 3 个师:你真棒!谁再来说一说生:原来有 5 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 2 个小朋友,还剩下 3 个小朋友师:很好!你知道怎样列式吗?生:5-2=3教师听了满意地点点头,板书 5-2=3接着教学减号及其读法教学片段 2】出示情境图同上)师:谁来说一说第一幅图,你看到了什么?生:从图中我看到了有 5 个小朋友在浇花师:第二幅图呢?生:第二幅图中有 2 个小朋友去提水了,剩下 3 个小朋友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吗?生:有 5 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 2 个,还剩下 3 个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也说得很好你们能根据这两幅图的意思提一个数学问题吗?生:有 5 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 2 个,还剩几个?生(齐):3 个。

      师:对,大家能不能用圆片代替小朋友,将这一过程摆一摆呢?(教师在行间指导学生摆圆片,并请一生将圆片摆在情境图的下面师:(结合情境图和圆片说明)5 个小朋友在浇花,走了 2 个,还剩 3 个;从 5 个圆片中拿走 2 个,还剩 3 个,都可以用同一个算式(学生齐接话:5-2=3)来表示在圆片下板书:5-2=3)生齐读:5 减 2 等于 3师:谁来说一说这里的 5 表示什么?2、3 又表示什么呢?……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 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桌互相说一说生 1:有 5 瓶牛奶,喝掉 2 瓶,还剩 3 瓶生 2:树上有 5 只小鸟,飞走 2 只,还剩 3 只……上述两段教学,所体现出来的教学着力点是不一样的第一个片段,属于“就事论事”式的简单教学,教师对教学的定位完全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上,“5-2=3”仅是一道题的解答算式而已第二个片段,除了教学充分展开外,更主要的是渗透了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训练的是学生抽象、概括、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且这种训练并不是简单、生硬地进行,而是和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相贴切——由具体、形象的实例开始,借助于操作予以内化和强化,最后通过思维发散和联想加以扩展和推广,赋予“5-2=3”以更多的“模型”意义。

      从上述可以看出,运用建模思想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当然,对学生“模型”意识的培养和“建模”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具体内容和具体年级而有层次不同的要求,低年级要恰到好处地结合日常实例和常规教学对学生进行“模型”及“模型意识”的渗透、点化,高年级则可以更明确地引导学生关注数学学习中“模型”的存在,培养初步的建模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