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了了解诗经中的淇河.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2978625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4.4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了解诗经中的淇河了解诗经中的淇河一、淇河之旅--- 天然太极图天然太极图景区阳春三月,春风扬绿,正值踏青的好时节,乘兴驱车淇河,观看了著名的 “天然太极图 ”淇河是神奇的河,她源出山西陵川,穿行于太行峰峦峡谷间,绘出了让世人惊叹的“天然太极图” 沿岸风光旖旎,景色怡人,素有“北国漓江”之称,而其独特悠远的意境更胜南国漓江淇河又是诗一样的河,娟秀的身躯里蕴藏着源远流长、独具风韵的淇河文化,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 39 首民歌采集于此,占整个《诗经》的近 1/8,其中单是描写其秀美风光的就有 13 篇 “瞻彼淇澳,绿竹猗猗” 、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等诗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流传天然太极图”位于河南鹤壁上峪乡境内的南山村淇河段,距市区约 5 千米,占地100 多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太极图汽车沿盘山路蜿蜒行进,灰白色石灰岩构成的山峦连绵起伏,太行山生态林工程,构筑的鱼鳞坑遍布山麓,蔚为壮观,昔日童山已开始披绿淇河南山村段,峰峦叠嶂,俊秀的淇水蜿蜒东流,青山秀水相映两岸的河滩地貌因太行山的多次抬升与淇水的下切作用形成了多级台地;沿河漫溯,河水清澈见底,鱼儿漫游,微风吹过,波光粼粼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

      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诗人许穆夫人的这首《竹竿》时对此情景的最好赞誉放眼淇河对岸,只见地壳抬升形成的断层岩壁自西向东倾斜,西部岩层断落于河边;河西是太行运动抬升形成的大断崖——著名的青岩绝,绝壁上入青天,下插淇水,绝中山雾缭绕,绝下碧波滔滔,淇水由此转向东流,形成巨大的反 S 形,地理形势峻、秀、险、奇构成青岩绝山体的岩石为石灰岩,因大自然长期的风雨侵蚀表面圆润,许多地方显示出岩溶作用的痕迹北坡山路蜿蜒崎岖通向山顶,岩缝中阳光闪烁,翠绿的山韭菜惹人采摘,送一株入口 ,鲜辣清香其味无穷登临绝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面体的石碑,碑座八面分刻先天八卦:乾、坎、艮、震、巽、离、昆、兑;碑身八面,分刻天然太极图碑、 《诗经》 、 《周易》 、许穆夫人题记等;碑顶的八面椎体上分刻着后天八卦图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名胜古迹荟萃,如商周文王观图台,北宋千佛洞,明代浮雕石刻,白蛇洞及盘古托天娘娘女娲宫、白衣菩萨、药王、龙王、关圣庙等源于《易经》文化、宗教文化、民歌、民谣、神话故事等有关景点随处可见沿绝顶来到观图台,手扶石栏,顿时山风啸啸迎面,山下太极图壮观的景致尽收眼底:汤汤淇水呈反 S 型环绕阴阳二鱼,阴鱼昂首向西,甩尾东北,青岩裸露,捧拥圆地;阳鱼仰面向东,甩尾西南,地势南倾,春光明媚,油绿的麦田和艳黄的油菜花点缀其间,更显山河的壮阔俊美。

      青岩绝绝壁面积约 3000 平方米,绝壁上岩路狭窄,南天门和北天门相距 500 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进,曾是殷商都城朝歌天朝大理寺的御狱大牢周文王姬昌被囚羑里前,羁押在此,于此发现天然太极图,并和伏羲八卦结合,推演出 64卦 384 爻,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古老的占卜术为造就千古灿烂的《易经》文化奠定了基础,这里也成了《易经》文化的发源地绝顶岩溶地貌发育,溶洞内石钟乳千姿百态,山泉甘冽其中千佛洞是罕见的北宋彩绘古窟,内有石佛造像近千,个个栩栩如生白蛇洞深不可测,内分两洞,下连淇水,相传白蛇、青蛇在此相聚修炼成仙,演绎出流传千古的《白蛇传》故事区域内古迹还有文王潭、春秋许穆夫人垂钓处、晒网坡、元代古柏、明代石塔、清代青岩寺、古瓷窑遗址等中午时分,餐于河边小店,品尝着清炖鲫鱼、油炸螃蟹、凉拌野荠菜、山韭菜炒鸡蛋等以淇河特产和山珍野味为特色的美味佳肴,别有一番情趣淇河鲫鱼为鱼类中的珍品,是罕见的三位体鱼,清光绪 27 年《淇县舆地图说》云“淇水之鲫,为邑中物产之最 ”淇鲫鳃甜、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著名的“淇河三珍”之一,在明清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古诗赞曰:“以其食鱼,唯淇之鲫 ”据《市地方志》载:“淇河鲫鱼历代君王喜食者甚多,名、清代均列为贡品,常专差贡献,颇受嘉评。

      ” 观看天然太极图,饱览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奇景,体味厚重的淇河文化,缅怀古人,品味珍稀佳肴,感慨万千,倍感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钟爱淇河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着世代淇河儿女,铸就了灿烂的淇河文化,谱写出中华文明的篇章淇河以她的坚定和执着,历经 300 多万个春秋,在神州大地上奔腾不息,描绘出天然太极图这壮阔绮丽的画卷,孕育着自然界“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也”的深刻哲理,耐人寻味引自 2004.1.6《鹤壁职教》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校报,原题为《踏春观图》作者为该校教师 孙伟华二、探索发源地淇河是一条古老的自然之河、文化之河、历史之河千百年来,以其长流不息,滋养了两岸数百万人民但是,淇河,到底发源于山西省的什么地方,那里又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是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想弄清楚的一个问题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经过 8 天艰苦的探访,结合有关史料以及市网通公司高级政工师陈建增同志 6 次徒步考察淇河源头所取得的成果,我们初步确定了淇河的三个主要源头就在山西省陵川县在探源过程中,我们深为陵川县壮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物产资源所震撼、所陶醉,为陵川人民可贵的实干精神所感动陵川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晋豫之交,太行山脉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起伏贯穿全县,沁水盆地的东南边缘又处于该县的西部,因而形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天然地形。

      全县总面积 1680.73 平方公里,人口仅 25 万余人鹤壁与陵川相距虽仅百公里左右,但两地海拔却相差很大鹤壁海拔仅 100 米左右,但陵川县绝大部分海拔都在 1200-1600 米之间,最高海拔 1791.9 米此地海拔虽高,但由于地形独特,加上植被完好,因而降水较为充沛,年均值在 700-1000 毫米之间,居山西省首位该县东北部六泉乡一带年均降水更多,达1100 毫米左右淇河的三个主要源头就集中在这一地区置身此处,但见峰岭相连,一座座山峰如斧劈刀削,拔地参天,举首仰望,犹如泰山压顶而来;但见沟壑纵横交错,山谷幽静深邃,神秘莫测;但见一条条冰清玉洁的小溪,如鸣响着的环佩,又如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童,瞪着明亮清纯的眼睛,欢笑着、蹦跳着从千沟万壑间跃出;但见一处处涌泉,从山根或洼地中涌出,形成一串串拖着长尾巴的气泡,到水面又形成一圈圈细密翻滚着的波纹;但见一汪汪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水潭,如九天撒落在人间的明镜,它们折射着、晃动着太阳那浅黄色的光线,飘动着虽在初冬却仍绿意葱茏的细发一样的水草或弯弓一样的藤蔓,倒映着白杨树伟岸的身姿或垂柳婀娜迷人的身影;但见一幅幅从悬崖间飞身下泻雪也似的瀑布,或纤细如线,或粗大如柱,或宽似帘幕,它们初如九天银河直挂崖壁,继而在空中又变成了千万条雨柱,变成了朦朦胧胧的雾霭,伴随着震天彻地的轰鸣,如喷珠撒玉般洒将下来。

      还有那随山势蜿蜒的公路,如龙游蛇行,它时而铺在谷底,时而挂在山间,时而又跃身峰顶,行在其间,仰看绝壁千仞,怪石耸天,俯视崖谷深邃,泉水长流,前望山横路阻,后视欲退无门,真是既险且美,令人且惊且喜;还有那飘在谷底、山间、崖顶的薄雾,无论远观抑或近视,犹如飘飘仙境,若断若续,那的确是一种只能心悟而不能言传的至美境界;还有那在背阴处到处可见的尺把长、二尺多长的冰锥,在阳光下寒光闪闪,和着近旁潺潺的流水和天上洁白的云朵,组成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这一切,活脱脱就是一幅幅构思精巧、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它们是大自然用独具的慧眼,靠罕有的巧手,将它们精雕细琢而成后赐予人类的瑰宝 在这醉人的山、水、雾之间,给我们又一深刻印象的是这里极好的植被虽是冬季,但我们行及之处,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杂草、灌木、乔木尤其惹人眼目的是,这里到处是一片一片多成纯林状态如绿云样的油松,给冬日的山区平添了无限生机据介绍,陵川县森林面积达 127 万亩,人均 5 亩多;林木蓄积量达到 150 多万立方米,人均 6 立方米还多;国土绿化率达到 60.3%,森林覆盖率为 46.6%,居山西省第一淇河源头陵川县六泉乡的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 67%,居该县之首。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陵川人民在植树造林和保护环境等方面都付出了数十年的艰辛努力三、百科名片淇河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棋子山,其源头峰峦叠嶂,峡谷幽深据国家质部门实测记载,形成于下澳陶统,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历史相关对联淇水千古流,一河诗赋唱九州;润泽阎浮八千里,忱酬!荫庇昆黄到永久卫武修篁幽,六七贤圣居宸楼,神勇荆轲疏大义,风流!骄子荟萃写春秋地理位置入豫后经辉县市、林州市、浚县,淇县,在浚县淇门入卫河, 全长 161 公里淇河河谷狭窄,两岸峰峦竞秀,千岩万壑,地形复杂, 高低参差在水文地质上多属奥陶系岩石溶裂隙水鹤壁境内是淇河最秀丽的河段河水清澈见底,纯净甘甜,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河流淇河历史历史风光淇河不仅是一条清洁的河,更是一条古老而美丽的河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形成了独具风骚的淇河文化河水流经太行山脉形成独特的淇河风光"水影山光,胜过桃源" ,享有 "北国漓江"之称《诗经 》有十三篇描写淇河风光" 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其美妙令人神往文化渊源淇河又是中华民族的发样地之一,是一条文化底蕴深厚的河流它孕育过一代商王朝,哺育过众多英杰。

      大禹、周文王、鬼谷子、王梵志、花木兰、许穆夫人、黑山军首领张燕、唐代诗人王维、明末文豪罗贯中等都曾在此留足沿淇河溯流而上,有丰富的文化遗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西周辛村墓地、黑山农民起义军遗址、罗贯中晚年隐居处、淇河天然太极图、青岩石窟、白蛇洞、白龙潭、白龙庙、鸡冠山、隋唐双塔寺、盘石头水库等景点都具有较高的研究、观赏价值天然太极图2001 年春,在淇河中段发现的全国最大的"天然太极图 ",十分引人注目该图坐落在太行山东麓,鹤壁市郊区上峪乡漠河南山村段,当地地名叫青岩山,位于鹤壁高速公路西10 公里处,占地 100 万平方米淇水流经此地,与山脉相绕,形成二幅自然、原始、壮美、神似的太极图腾该图左携殷墟(今安阳) ,右扶朝歌(今淇县),纵恒坎离,定位乾坤,阴阳二鱼隔河相呼应阴鱼昂首向西,甩尾东北,阳鱼仰面向东,摆尾西南,阴阳二鱼隔河遥相呼应淇水呈反 S 形从鱼间流过阴鱼岩石裸露,目里一方圆地,阳鱼土地肥沃,眼中松柏翠滴淇水幽柔含情,怀抱阴府,背负阳宫太明朝阳含露,太阳拜月藏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巧中太极韵律在太极图上我们还发现被埋在泥土里的一个清代石碑,上刻"天市锁钥 "四个字。

      其意是说这里是人与上天沟通的钥匙这说明,对"太极图腾 "这一地貌的认识不是现在才产生的在太极图的阳鱼上有一个高 146 米的青岩绝壁青岩绝壁倚水向东,路窄独人行,是古代的一个天然监狱公元前 ll 世纪,周文王姬昌囚禁美里之前曾羁押于此,终日怀揽太极,静思致远,受此自然地貌感悟,完善了我国古老的先天数,为创造千古灿烂的《易经》文化奠定了基础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杨晓国研究员 1996 年发表在《学术论丛》上的一篇论述围棋起源的文章中有一理论观点,他认为,"伏羲八卦 "图中,"太极"应有其地理坐标,其地理坐标应是太行山淇河头到殷墟、朝歌这一中心地域这一地域不仅反映了"其卜" 的中心位置 ,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王权中心之所在淇河天然太极图的发现与杨研究员论证的太极地理坐标不谋而合杨研究员于 2000 年 6 月 18 日亲自到鹤壁考察,非常认可这一发现天然太极图为研究《易经》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被称为"太极之源" 文化乐园在淇河河畔还有罗贯中晚年隐居著就《三国演义》的地方,有白蛇洞及白蛇传的传说,有青岩绝石窟,有白龙庙水上乐园等库区将成为淇河中上游一道亮丽的风景淇河特产双背鲫鱼淇河流经淇县北、东南两面,长达四十五点五公里。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三十九首是写淇县的淇河里特产一种鱼,名叫“双背鲫鱼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